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催化CO2转化为甲醇的催化剂结构的阐明
userphoto

2022.09.23 上海

关注



本文1967字,阅读约需5分钟

摘   要: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Zn含量对使用氧化锌锆(ZnxZr1-xO2-x)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的氢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和计算发现了活性位点结构。研究结果证实,当Zn含量较低时,Zn-O-Zr位点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并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另一方面,关于在ZrO2中添加过量的Zn时,Zn会在ZrO2中不均匀分布的机制,研究小组也成功地从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方面进行了说明。今后,研究小组将在催化剂中溶解锌(Zn)及其他多种元素制成固溶体,从实验和计算两个方面设计催化活性位点的结构,从而开发出具有更高性能的锆基催化剂。

关键字:高效催化剂、CO2捕集与利用(CCU)、氧化锌锆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甲醇、零排放社会

背景

为实现零排放社会,CO2捕集与利用(CCU)正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一种实现碳净零排放的战略。CCU是一种有效利用从大气或燃烧废气中捕集的CO2的技术,所捕集的CO2可用作燃料和化学品的原料,有望解决能源问题。

近年来,在CCU技术中,使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并通过电解水制氢,以及由氢气和CO2合成甲醇的尝试备受关注。甲醇作为燃料和化学品的起始原料,是一种重要的物质。研究小组此前已在积极开发由CO2高效合成甲醇的固体催化剂(图1a)。

图1(a)利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用二氧化碳(CO2)和可再生能源的零排放社会的构想图;(b)固体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

此前,关于Cu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50℃左右,反应压力为3~5MPa)用于由CO2合成甲醇的氢化反应方面已被广泛研究(图1b)。由于可以使用固体酸催化剂(400℃或更高)将甲醇转化为烯烃和芳香族等有用燃料和化学物质,因此需要提高甲醇的合成能力。该系统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由CO2合成甲醇的反应受到热力学平衡的巨大限制,进而会影响整个系统的CO2转化效率。尤其在日本等限制高压反应器安装的国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作为代替上述Cu催化剂的甲醇合成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备受关注。由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现出独特的反应特性,因此能够使新工艺成为可能,而不是现有工艺的延伸。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由于氧化锌锆催化剂(ZnxZr1-xO2-x)可在较高温度(>300℃)下催化生成甲醇,与上述甲醇转化的反应温度范围(≧400℃)重叠。因此,如果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CO2→甲醇氢化)和固体酸催化剂(用于甲醇转化)同时设在一个反应器中,则可以一次实现从CO2→甲醇氢化开始的多步反应。通过一次多个反应生成有用物质,可以提高产物的时空收率。使用这种双功能催化剂(ZnxZr1-xO2-x+沸石)的先行研究表明,即使在1.0MPa的低压条件下,低级烃的收率也很高。

当前的问题之一在于一次合成工艺的时空收率尚未达到实用水平。这是由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甲醇合成性能仍然不足。作为提高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方针之一,阐明催化甲醇合成反应进行的催化剂的表面结构非常重要。

研究方法及成果

【确认锌引入量对甲醇生成的影响】

研究小组使用图2a所示的固定床流动反应器评估了ZnxZr1-xO2-x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ZnxZr1-xO2-x中的锌(Zn)含量增加时,甲醇的时空收率在Zn含量x=0.25时达到最大化(图2a)。

图2(a)本研究使用的设备示意图,(b)设备照片,(c)甲醇的时空收率。

【阐明锌含量与催化剂结构之间的关系】

当利用DFT计算研究Zn含量与催化剂结构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Zn含量较低时,Zn很容易暴露在ZnxZr1-xO2-x表面并形成Zn-O-Zr位点(图3)。该DFT计算结果与通过大型辐射设施SPring-8的光束线(BL14B2)所观察到孤立的ZnOx簇一致。此外,当使用电子显微镜和表面分析仪在原子水平上分析ZnxZr1-xO2-x结构时,发现含有Zn的簇区域在氧化锆(ZrO2)表面附近分布不均匀(图4)。另一方面,当Zn含量较高时,除了含有Zn的簇外,还确认到了ZnO纳米粒子的形成(图3)。综合催化性能评价试验和结构分析的结果,发现ZnO纳米粒子不参与甲醇合成反应,Zn-O-Zr位点的数量决定了甲醇合成性能。

图3 催化剂结构图

图4 氧化锌锆催化剂(ZnxZr1-xO2-x)在x=0.25时的电子显微照片

此外,DFT计算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加,作为反应物的氢气(H2)的吸附变强(图5a),同时CO2的吸附能力变弱。由此可知,催化剂中的Zn位点在H2吸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锆(Zr)位点则在CO2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图5b)。

综上所述,可知CO2和H2都吸附在表面形成的Zn-O-Zr位点上,当它们相遇时,CO2氢化反应进行。通过DFT计算对表面结构和行为进行详细了解,有望开发出更高性能的催化剂。

图5(a)二氧化碳(CO2)和氢气(H2)的吸附能;(b)吸附结构

未来展望

本研究中,研究小组找到了甲醇合成的最佳催化剂组成,确定了催化甲醇合成反应进行的特定催化剂表面结构,但要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如燃料),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寻找材料来提高性能。此外,由于已证明了实验与计算科学之间结合的有效性,今后研究小组将通过结合信息学等来促进新型催化剂的开发。

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能否实现“零排放”取决于脱碳技术的成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由CO2合成甲醇反应的商业化工厂屈指可数,可以说在国际上仍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鉴于甲醇有望作为各种化学物质合成的起点,这项研究将是尝试由CO2合成有用化合物的重要一步。


翻译:王宁愿

审校:刘   翔

李   涵

统稿:李淑珊

超越现有技术!世界最高效率空气中CO2直接回收技术

在400-500℃下高效循环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开发成功!

通过碳循环实现CO2再利用社会

利用非过渡金属催化剂从大气中CO2生产合成气的技术——以CO2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学品

意大利初创公司开始利用二氧化碳储能的实证

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大合集

NEDO:确定CO2分离回收技术项目的委托企业

甲醇的新型制造方法——通过创意实现低温低压下的CO2回收再利用

CO2回收技术在制造业和能源相关设施中的应用

从脱碳到“活用碳”!CO2资源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首创的催化工艺——由CO2合成塑料

新型零碳能源技术——BECCS和DACCS

专栏:Fuel Cells in 2070 | 以DMFC为中心,展望50年后的甲醇和燃料电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ci. Adv.:李灿院士团队实现CO2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
核壳ZIF-67@ZIF-8衍生的中空Zn/Co ZIF粒子的制备—催化剂制备5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及其研究进展
李灿院士&冯兆池JACS:ZnZrOx不对称位点促进CO2到甲酸盐的转化!
Science Advances:高选择性CO2加氢合成甲醇催化技术
改进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 Cu/ZnO 基催化剂,以及使用甲醇作为可再生能源存储介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