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NP和微波化学:使用银纳米线的透明导电薄膜
userphoto

2023.10.20 上海

关注

本文666字,阅读约需2分钟

摘   要:一种使用银导电性纤维(银纳米线)的透明导电薄膜,其特点在于,具有高透光率,可兼具可视性和导电性,适合于在寒冷地区的自动驾驶等应用。

关键词: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寒冷地区、自动驾驶、LiDAR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DNP)和微波化学株式会社宣布,开发出一种使用银导电性纤维(银纳米线)的透明导电薄膜。预计于今年12月开始提供样品。

透明导电薄膜的特点在于,具有高透光率,可兼具可视性和导电性。

一般来说,透明导电薄膜的工艺是在PET薄膜上形成ITO(氧化铟锡)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薄膜,这需要在真空中成膜或高温烧结。

然而,由于ITO薄膜不具有柔软性,因此存在导电部件会因温度突然变化而破裂的问题。

大日本印刷通过结合其专有的油墨配方和精密湿式涂布技术,开发了一种在低温下均匀形成银纳米线薄膜的透明导电薄膜。

由于可以在低温下形成薄膜,因此增加了选择基材的自由度。此外,由于银纳米线是纤维状的,因此与ITO相比,它们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柔韧性。

其采用直径约11nm的银纳米线,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下实现了高透过率和低漫反射率。其方块电阻在30~70Ω/sq.范围内,可以保持比ITO更高的透明度。

银纳米线分散体和FE-SEM图像

另外,通过对透明导电薄膜通电,还可以使薄膜本身有效地发热。在LiDAR(激光雷达)中使用透明薄膜加热器时,可以防止结冰和结露。而且,由于减少了漫反射,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因此其适合于在寒冷地区的自动驾驶等应用。

此外,微波化学改进了晶体控制技术,直接用微波照射银。该公司开发了一种在长度方向生长晶体并生产高长径比的超细银纳米线的技术。与现有方法相比,可以减少CO2排放。

未来的目标是,通过将大日本印刷的防反射膜、液晶相位差膜等功能性光学薄膜与新开发的透明导电薄膜相结合,在显示器、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和通信等领域提供透明薄膜加热器和电磁屏蔽等新功能。


(1)征稿启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材料|美国杜克大学在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下,研究出可在纸上打印电子器件的纳米线“墨水”
北京大学研发石墨烯柔性透明电极连续卷对卷生产新工艺
石墨烯专题
银纳米线油墨可印出超薄纸电路
Chem. Soc. Rev.最新综述:聚苯胺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广泛应用
由于固态电池内部比液态电池导电性更差,需要添加更多的碳纳米管导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