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通道转兵”到遵义会议  陶玉川

.

从“通道转兵”到遵义会议

北京晚报 | 2021年11月15日

  ▌陶玉川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前段时间,笔者重走了长征的部分路线,体会到了当年红军的艰辛与不易。纵观长征的整个历程,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点。其伟大意义在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次会议还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这里不妨沿着现实和历史的足迹,探索遵义会议能够成为中国革命转折点的内外因素。

  任何事物发生质变,必定会有量变的积累。在长征路上,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湘江之战、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猴场会议,无疑为遵义会议的质变,逐步积累量变。

  1934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悲壮的湘江之战,使得中央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尽管突破了这第四道封锁线,但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惨重失利,使得工农红军从高层将帅到普通官兵,对当时以李德、博古等人为代表的最高决策层产生了怀疑,无形中为遵义会议更换决策者做了铺垫。

  湘江战役之后,红军途经湖南通道县,并在这里召开了会议,决定转道贵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它促成了毛泽东重回中央决策圈。

  12月12日,蒋介石调集15万兵力在通道以北的城步至靖州一带,部署了一道严密防线,同时电令湘、桂、黔地方军分兵堵截合围,企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南。面对如此严峻局面,中革军委临时在通道县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在周恩来的强烈建议下,毛泽东参加了这次决策会议。与会人员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等六人,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此时的李德、博古,仍然抱着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但毛泽东根据国民党在湘南布置的重兵情况,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避开强敌寻找新的机遇。李德因为生气离开会场,而剩下的5人则通过了毛泽东的建议,最终,红军转道贵州。

  由于中央红军突然改变了行军方向,致使蒋介石在湘南布置的围剿计划成为空谈,这个决定在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

  12月13日,在击溃黔军一个营的阻击后,红军顺利进占了黎平县,获得了休整时间。休整期间,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正式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与会者有:周恩来、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刘少奇、李德等人。会上,博古、李德等人依旧坚持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而毛泽东则坚持避开蒋介石已布好的重兵防线,改向黔北进军。

  经过激烈争论,会议以多数赞同,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并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同时,会议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因此,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之一。它不仅确定了红军的行军方向,而且毛泽东的战略主张也开始获得多数干部的支持。但掌握红军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等人仍然顽固地坚持北上入湘的计划,且四处散布其主张,并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重新研究。面对此情,毛泽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即将进行的乌江战役。因此,毛泽东也希望尽快召开会议解决问题。

  1934年12月31日,红军抵达乌江南岸的猴场古镇。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红军渡江后的行动方向,史称猴场会议。与会人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李富春、李德、博古、伍修权(翻译)等再次经过激烈争论,最终多数代表赞同毛泽东的建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黎平会议的决议,再次肯定毛泽东同志渡江北上的正确主张,并决定立刻抢渡乌江,占领遵义。

  会议还强调了军事指挥权问题,规定“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这也从实际上结束了李德、博古等人“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为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夯实了基础。

  当时正值1935年的元旦,红军面对乌江天险,创造性地用编扎的竹筏,架起一座浮桥,经过几天的奋战,红军突破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渡过乌江,北上向遵义挺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柏辉章的公馆举行。会上,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决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协助周恩来实施军事指挥,同时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在这里迎来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革命迎来新的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会议的成功不仅是红军内部的变化。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那就是上海秘密电台的消失。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共主要负责人的产生,比如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以及王明等人都与共产国际的决策密切相关。上海秘密电台的消失,则改变了这一现状。

  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及红军的无线电台功率有限,无法与位于莫斯科的共产国际直接联系,只能通过共产国际在上海局的秘密电台进行交流。而共产国际的指示,也是通过这个秘密电台向中共及红军下达指示。

  1934年春,该电台的控制人曼弗里德·斯特恩伯被召回莫斯科,并被派往西班牙,而其位置没有安排继任者,于是这个秘密电台就到了中共地下上海局的手中,控制人为李竹声、盛忠亮(曾在苏联留学)。

  1934年6月27日,由于打入中共内线的特务告密,时任中共上海局书记的李竹声在公共租界开会时被捕。在被押往南京后,经不起诱惑与威逼而叛变,并供出了时任中共上海局组织部长盛忠亮及其住址。随后,盛忠亮在法租界被捕。之后,盛忠亮也叛变了革命。

  由于李竹声、盛忠亮的叛变,中共上海局遭受沉重打击,大部分地下党员被捕,上海的秘密电台因而遭到破坏。正是这部秘密电台的消失,切断了共产国际与中共的联系(1936年又恢复了联系),从而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遵义会议也被看作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标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成功的关键
从细节看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前的三次会议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标志着毛泽东从逆境中重新崛起?
红色古蔺 | 博洛交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