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杜的酒钱

2019-06-06大公报

明人蒋一葵《尧山堂外纪》中有一则故事,融汇了历史、文学、经济等元素。宋真宗有一回问近臣:唐朝的酒价多少钱?宰相丁谓回答说:一斗值三百钱。真宗很好奇,追问依据。丁谓乃以杜甫诗“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作答。真宗禁不住为杜甫点讚:“子美诗可谓一代之史也。”

  蒋一葵的年代,距北宋已过去了六百多年,这则故事并非原创,也是转载于宋人笔记。但这百字故事,本只是一幕短短的帝王剧、文艺剧,后来却演变为悬疑剧和学术纪录片。问题就出在“三百钱”上。

  从课本裏杜甫那瘦削枯槁的形象上,小学生也都知道杜甫很穷。“三百钱”这首诗题目就叫《逼仄行》,顾名思义,杜甫写的正是自己苦逼的生活。诗末四句是:“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诗与酒不可分家,几乎没有不爱酒的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酒是诗歌灵感最丰沛的源泉。而对酒最高的讚美,也是将其诗意化,所谓“酒是瓶子裏的诗歌”也。李白是诗仙兼酒仙,人所共知;杜甫虽然日子过得局促,但其实也是资深酒徒。高兴的时候自然要“白日放歌须纵酒”;潦倒之际为了喝上一口,不惜典当、赊帐、借钱,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那句著名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面三句便是“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

  那麼问题就来了。写酒钱的可不光是杜甫。李白“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气魄和知名度都比杜甫的“三百青铜钱”高得多。白居易也上演“助攻”:“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李、白二人的酒价,一斗十千,也就是万钱,竟然比杜甫高几十倍。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是同时代的人,但物价水平却相差如此悬殊,令人费解。这就引发了后人的考据兴趣。

买一斗酒,李白是金樽美酒斗十千,而杜甫则是恰有三百青铜钱,差了三十多倍。诚然,李白的生活水平比杜甫好,也许喝的酒不同,诗仙喝的是茅台,老杜只能拿二锅头过过瘾。

  而且人家李白过得潇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杜甫区区三百钱,却还要感叹“街头酒价常苦贵”,要是活在今天,粉丝们恐怕要发起众筹接济他了。但杜甫好歹也挂名过工部员外郎,朋友中也不乏达官显贵,酒也不至於太差。

  因此,更可能的原因是,文学可以夸张,可以虚指,不必较真。曹植是与李白同一量级的酒仙,不也是“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吗?总不能过去了五百年,唐朝还和三国一个价。李白这“金樽美酒斗十千”与“玉盘珍馐直万钱”,都只是形容这顿饭金贵。“十千”、“万钱”对仗,一个意思。唐朝诗人崔国辅也写过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王夫之就开玩笑说,如果从杜甫买酒的地方贩酒,卖给崔国辅,“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

  但有人从《新唐书.食货志》中考证出,唐德宗时期,为了筹集军费,禁止民间酿酒,收归官营,酒价斛收直三千。一斛等於十斗,换算下来正好是一斗三百钱。这麼来看,杜甫的诗真无愧於“诗史”之称。

  然而问题又来了,李白的“十千”可溯自曹植,杜甫的“三百”也非原创。北朝诗人卢思道就写过:长安酒贱,斗价三百。”如此而言,杜甫诗中的酒价也未必是官方数据。就像李白“一日须倾三百杯”,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二人虽都是吃货,但也都非患有强迫症的计数君。

  南宋诗人陈造是杜甫的粉丝,日子过得也不宽裕。大病初愈,馋酒喝,无奈囊中羞涩,又捨不得学杜甫典当衣服,只好苦吟一首:“病减还思近麴生,嚼花嗅蕊对空瓶。不应斗酒钱三百,犹惜春衣耐独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酒价知多少?唐朝的酒真的都价值千金吗
唐朝诗人们的酒债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
杜甫很忙
古人的金钱观系列之“将进酒,谁买单”?
唐才子评传(6)四明狂客贺知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