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下)

南越王赵眜是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王,南越开国君主赵佗的孙子(据记载赵佗享寿一百余岁,在位约67年,儿子都没能活过他),在位16年,号称“文帝”。

南越世系表(点击可查看大图)

上一篇【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上)】介绍了墓室的基本情况,本篇将展示墓中冠绝岭南的随葬品。赵眜的墓中共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竹器等文物1000余件,其中众多精美绝伦的玉器是该墓的一大特色,显示了南越国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展

“文帝行玺”金印

“文帝行玺”金印是迄今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此印为方形龙钮金印,通高1.8厘米,边长3.1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98%,印面呈田字格状,阴刻“文帝行玺”4字,小篆体,书体工整,刚健有力。钮作一龙蜷曲状,龙首尾及两足分置四角上,似腾飞疾走。这枚金印铸后局部又用利刃凿刻而成,出土时印面槽沟内及印台四周壁面都有碰痕和划伤,并遗留有暗红色印泥,显系长期使用所致,说明金印是墓主生前的实用印。

帝印

帝印为青白玉制成,螭虎钮,正方形,印面阴刻“帝印”二字。印台四周刻勾连雷纹,上的螭虎匍匐于云海之间,腹下有穿,可系带。

“泰子”金印、玉印

“泰子”金印方形、龟钮,印台长 2.6 厘米、宽 2.4 厘米,通钮高 1.5 厘米,含金量 98%,重 74.7 克。印文阴刻小篆“泰子”二字,有边框和竖界。印系铸制,又经局部凿刻而成。印面光平如镜,铸制工艺比 “文帝行玺”印更为精致。在传世玺印中没有印文作“泰子”的印章,此次出土系首次发现。据研究,“泰子”即是太子。墓主赵眛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之孙,不应封称太子,所以推测这枚“泰子”印应是赵佗之子,赵眛之父的遗物,因活不过他的父亲,未及嗣位就死了,将“泰子”印留给了儿子赵眛。

“泰子”玉印,印台长2.05厘米,宽2.05厘米,通钮高1.25厘米。玉印的印文风格与金印不同,“泰”字风格与秦代的《峄山刻石》相像。

丝缕玉衣

丝缕玉衣为殓服,长173厘米,肩宽44厘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制成。为便于穿着,玉衣分十部分分别制作,由头套、上身衣、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组成。其中头套,手套和鞋的玉片均在片角钻孔,以丝线连缀;其余玉片用麻布衬里,每块玉片表面用窄丝带作交叉粘贴,然后再用宽丝带沿玉片的边缘作纵横粘连。由于整件玉片皆以丝带缀连,故称之为“丝缕玉衣”。

南越王赵昧组玉佩

玉佩局部

南越王赵昧组玉佩长约60厘米,由32个饰件组成,有玉、金、煤精、玻璃等不同材质。自胸至膝,覆盖在玉衣之上。墓中共出土11套组玉佩,此套最为精美华丽。

犀角形玉杯

玉杯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壁厚0.2~0.3厘米,重372.7克。杯形如兽角,杯底有细软弯转的绳索式尾,缠绕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阴刻弦纹一周,杯身以浅浮雕和双钩法饰勾连云纹。器体轻薄,抛光琢制俱佳。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这件玉杯造型独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玉器中唯一的一件,在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铜承盘高足玉杯

铜承盘高足玉杯由高足玉杯、托架及铜承盘三部分组成,以金银铜木五种材质制作,为南越国制玉工艺与金属细工相结合的杰作,可能是南越王用来承聚甘露及服用长生不老药的器具。

玉盒

玉盒盒盖与盒身有子母口相扣合,纹饰相似,盖内有线刻的双凤纹饰。盖顶钮套里有可活动的玉环。玉盒内外打磨光洁,雕镂精细。盒盖原已破裂,后经修补,表明其是墓主人的珍爱之物。

鎏金铜框玉卮

卮是古代常用酒器,质地有银、铜、漆、玉、石、陶等,以玉卮最为珍贵。这件玉卮由鎏金铜框嵌9块青玉片构成,底部为一圆形玉片。漆木盖周边镶嵌三个弯月形玉饰。

鎏金铜框玉盖杯

玉盖杯的鎏金铜框上截嵌有8块长方形玉片,下截嵌入5块心形玉片,杯盖嵌入一块青玉。体现了汉代高超的镶嵌工艺水平,以及南越王视金玉为至贵至美之物的概念。

玉剑饰

这套玉剑饰器型别致,做工精细。其中剑珌器型浑厚,两面饰有两大一小高浮雕螭虎行于云间,动态十足。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玉佩分为内外环,内环透雕一游龙,龙爪伸出环外,外环透雕一凤鸟,站在龙爪之上。构图完美,工艺精湛,极具汉代浪漫和写实的特征,是汉玉中的艺术珍品。

兽首衔璧玉佩

玉佩中部兽首仅左侧透雕一螭虎,可能是玉匠因材施艺,使整体造型呈现不对称的美。兽鼻与一玉璧相套,壁可以前后翻动,构思巧妙。

龙虎并体玉带钩

龙虎并体玉带钩,青白玉,玉质细密温润。钩首呈虎头形,末端为龙首,龙虎双体并列弯曲。龙张口咬环,虎伸爪探环,构成龙虎争环的造型。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原为一件龙形配饰,断裂后配置一虎头金钩,形成了这件猛虎咬龙尾的带钩。虎额上阴刻“王”字,更显佩者的尊贵地位。

龙形玉带钩

龙形玉带钩两件成对,钩体呈细长形,首尾均为龙头,勾勒出龙角、龙眼和龙眉。龙身上饰勾连雷纹,状似鳞片。钩钮为椭圆体,位于钩中部。

八节铁芯龙虎玉带钩

八节铁芯龙虎玉带钩由一根铁芯连8节玉组成。钩首为虎头,钩尾为龙头,通体圆雕。铁芯锈蚀,局部形成深褐色斑。这种铁芯玉带钩在秦汉玉带钩中并不多见。

“右夫人玺”龟钮金印

金印通高1.6厘米, 边长2.2厘米,通钮高1.6厘米,重65克。印纽为立龟,龟背隆起,细点刻画出龟甲裂纹,印文阴刻小篆“右夫人玺”四字,有边栏和田字界格,印文刻凿痕迹明显。此金印是东侧室内出土的4枚夫人印中唯一的纯金印章,显示出右夫人地位尊崇,然而根据西汉葬制,皇帝与皇后不同穴而葬,由此可知右夫人只是诸妃之首。

右夫人组玉佩A

这套组玉佩由20个饰件组成,其中以连体双龙玉佩最为精美。

右夫人组玉佩B

这套组玉佩由7个饰件组成。其中玉舞人着长袖衣裙,体态轻盈,做漫舞状,腰间悬挂玉佩。墓中只有右夫人随葬有两套组玉佩,均出于其棺位及玺印附近,可见右夫人在四位夫人中地位最高。

左夫人组玉佩

这套组玉佩由7个饰件组成。其中花蕾形玉佩以花蕾为主题、以凤鸟为点缀。殷商以来,玉器纹饰以动物纹比较常见,植物纹样极少,这件花鸟结合的玉饰实为难得。

铁铠甲及复原件

铠甲通长49厘米,用709片铁片以丝带穿结而成,这种轻型铁甲既能保护身体,又可以保持灵活性。

蓝色平板玻璃牌饰

蓝色平板玻璃牌饰出土于东侧室和西耳室,共11对22件。经鉴定,牌饰中的玻璃属于中国铅钡玻璃,而非西方的钠钙玻璃,是目前发现国内最早的蓝色平板玻璃。

四连体铜熏炉

该熏炉盒盖呈田字型,揭开后盒内分为4个互不连通的小盒,可以同时放置多种香料,该形制较为罕见。

船纹铜提筒

提筒是古代越族的盛储器。墓中出土铜提筒共9件,以此件最为精美,筒身有四组船纹,四船首尾相连,高高翘起。船中有弓形大橹,显然是能远航的海船。图案反应了一支船队凯旋后祭祀的场景。

蒜头纹银盒

银盒出土时内装有许多药丸。其造型风格与西亚波斯帝国银器相同,是岭南发现最早的舶来品,说明南越时期可能已开始对外交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下)
南越王陵探秘:西汉珍宝重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看海昏侯墓到底比南越王墓牛在哪里?
主棺室的重大发现 | 南越王墓发现35周年
广州海丝遗迹行之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