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时代不缺少野心家
userphoto

2022.08.23 河北

关注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如是描述工业革命后的社会。时代从不缺少野心家,在纷繁浮躁的社会中,安分不易,守己更难。

被国家豢养的人,不需要“铁肩担道义”,“忠”字足矣,关羽被奉上神坛。研究 经史子集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将读书人从劳作中拉出来成为知识分子,但正是因为不是劳作,使得知识分子阶层具有固有的依附性和投机性,站在高处更能“辣手著文章”,整日说仁谈道,不亦乐乎。

如此看来,文官制度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文人阶层和仕官制度天生建立了纽带联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读书人多年苦读,为的就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将自己的才华智慧、时间精力贡献给朝廷。首拍失败还可以进入次拍,投到达官显贵门下作家臣、幕僚,参与齐家、治国、平天下。

封建社会人分三六九等,阶层之间存在壁垒,读书科举是跨越壁垒的楼梯,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古人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新文化运动将德先生引进中国,阶层差距被科学机器绞得粉碎。生产力飞速提升,社会发生剧烈动荡。旧的社会制度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之前靠统治阶级养活的知识分子不得不重新投靠、站队。

老儒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好,在西方文化传入,强调个人主义的时代背景下都显得不合时宜。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后,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仍能保持文化自信心,如辜鸿铭教授——“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这等自信是文官制度下最后的遗珠。后来的改革废除了科举制度,国难当头,年轻人也都轰轰烈烈搞革命、办运动,尚读风气不复存在,学生罢课一再上演。极度扩张和崇尚个性的时代,未能产生杰出思想家,学生的单纯冲动反倒被不怀好意的政客利用。

1977年恢复高考,读书再次和仕途结合,文官制度稳定后让社会中的聪明人进入制度,报国效力,重获机会改变自身命运和家族命运。

通过文官制度笼络读书人,让他们在制度规范下建功立业、发挥才干。这时代不缺少野心家,时代给后浪一个机会,后浪还时代一个奇迹!我辈中人,不负时代。

撰稿:李柔和

编辑:陈小凡

签发:李柔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宋代皇权—吏员体制向士大夫文官体制的演变
闲说精致的利己主义
1905年停罢科举,大清王朝做出了一个自掘坟墓的决定
传统士大夫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历程
人到中年,不读懂这两个厅级官员的范进周进,不足以谈人生
Buddha的空间 [http://1005257606.qzone.qq.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