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论与实践】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及教育资源(树人研究院 高中)
一、研发历程
树人研究院之前致力于群文阅读。在高中新课标出台后,我们看到高中语文设置了“整本书阅读单元”,2017年树人研究院开展了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课程的研发。推出了相应的读写课程、教学案、实施手册。
二、课程开发
2017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怎么教的定义:

进入课程的整本书阅读与学生课外自发的阅读是有区别的。进入课程的整本书阅读,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即使读书百遍也无法做到其意自现,没有思考甚至无法做到开卷有益。
实现深度思考的路径是专题学习,组织学习活动,有聚焦才有深度。
如何实现有深度的学习:

首先,以母体确定教学价值和方向。
以《红楼梦》为例,很多学生读不下去,很多学生读了之后很茫然。如何确定以“青春与毁灭”为母体的视角确定教学方向。
青春不仅仅指大观园儿女的年龄,更是他们的生命状态。(书中的一些具体的情节,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生活中)而书结局,又是悲凉的,从“青春与毁灭”这个角度切入阅读,学生就有了一个明确的阅读视角和方向。 
以《乡土中国》为例,为学生设计了“何处来、何处去”这个母题。书中描述的传统文化的根,告诉了我们从何处来。而社会发展的方向,告诉了我们。往何处去。所以借助这个母题,学生就有了进入《乡土中国》的钥匙,就能读懂这14篇文章整体讲的什么,才不会被那些学术概念所吓倒。 
母题既是阅读整本书的视角,同时也体现了一本书核心的意义和价值。
然后,以议题确定教学框架和内容。
议题都是围绕母题这个核心来开发的,共同指向母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母题。结构化的议题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零散化。
以《乡土中国》为例:

5个议题从整体上关联了整本书的14篇文章,但是每个议题又有它不同的侧重点和焦点。
《红楼梦》为例:围绕“青春与毁灭”设计了6个议题:爱情的执著与无赖、梦想的憧憬也飘散、才华的绚烂与虚掷,生命的鲜亮与空寂。悲剧的外因与内因、最终的结局与开花。爱情、梦想、才华、生命都与青春息息相关共同指向“青春与毁灭”,再让学生去分析悲剧造成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主要人物的结局, 6个议题就从整体上涵盖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重点关注的。
最后,以问题确定思辨读写的抓手。
如果设计问题:

以《红楼梦》为例:在探讨梦想这个议题的时候,可以围绕袭人的梦想来展开。袭人的梦想是想成为宝玉的姨奶奶,让自己终身有靠。在贾府的悲剧中,袭人没有成为宝玉的姨太太,她嫁给了宝玉的好朋友,也算是终身有靠。
设计问题:袭人是不是“万艳同悲”中的例外呢?你怎么看。
通过这个问题的识别,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表象去探究红楼人物命运的悲剧本质。
母题、议题、问题三者的关系:

“母体”是师生要共同建构的书本的意义,也就是读这本书到底要读出设么。“议题”“问题”是达成目的的抓手。
是通过“问题”把书读懂,通过“议题”把书读透,通过“母体”读出书的核心意义和价值。
整本书思辨读写的五大课型:

阅读指导课,目的是激发阅读兴趣,介绍阅读要领,安排阅读进程。
总体梳理课,是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关键环节。
议题思辨课,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议题让学生分组,以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讨论,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老师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思辨中理清重点和难点。
母题阐释课,教师引导学生就母题进行分析与归纳阐述阅读的核心价值。师生共同建构阅读名著的意义和价值。
转换运用课,是将阅读经典名著的所得迁移、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读以致用。比如在阅读了《乡土中国》之后,让学生利用这本书中相关的知识,解读相关的社会现象。
这五大课程涵盖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五大课型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要挨着上完。根据不同的书,有些课型可以多上,有些课型可以少上、不上。

与篇章阅读对比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路径和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基于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4个环节来进行阅读。

阅读之前提供前提性知识,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文本。第二,引导学生完整、有重点、有思考地把原著读完。第三,通过整体性的梳理、议题探究、母亲理解,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书本的核心意义和价值。最后,通过阅读检测以及将阅读所得运用到语文实践中“读以致用” 。
《红楼梦》为例:

前提性知识:关于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版本信息、内容等相关文史知识等。于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原生态阅读:引导学生读好原著,为学生梳理原著基本内容框架,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先对原著建立整体的感知。如:《红楼梦》分成序幕、盛世、暗涌、没落、归处五个部分,让学生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阅读。降低阅读难度,也便于老师做阅读进程的管理,组建相关讨论。
针对重点内容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阅读。读到宝玉挨打这个部分的时候,引导学生梳理情节, 了解“挨打”的前因后果,以及背后各种矛盾的冲突。这样的任务要少,不能太繁琐,不然就会影响阅读兴趣。 
批判性理解:要做到批判性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路径和台阶。首先需要总体性的梳理。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梳理。关键是找串联全书的“线索“”。如:阅读《红楼梦》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梳理书本的内容,然后通过总体梳理课。进行交流和展示,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引导,进一步思考讨论和交流。《红楼梦》的主角是一群有情有义的女性角色,当中的女性角色除了那些大家小姐之外,还有贾府的丫鬟。在作者的笔下,丫鬟不再是夫人小姐的附庸,而是一个个独立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通过任务,假如你是大观园管家,请问贾府丫鬟建立一份档案,对这些人物进行梳理。
有了这样的梳理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议题探究。同样在议题探究的环节也建议老师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形成自己的判断。老师在通过议题探究课形成研究成果,进一步加深理解。接下来的母亲理解是师生要共同建构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检测与应用:就是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运用于语文实践中。
(下一篇为活动原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教育话改革 深度整合促发展 | 记四川省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融合教研学术研讨活动
思辨读写: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路径
2021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孝义四有好老师」 刘艳红:让思政课有意思 有意义 有力量
双减与新课程标准下用好统编教材提升语文素养
研学并举:学习新课标,推进新课改(初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