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真州竹枝词》,观二百年前仪征灯会盛景
    读《真州竹枝词》,观二百年前仪征灯会盛景

                                陈玉金

又是一年上灯时。

记忆中仪征在大庆路举办过一次自贡灯展,估计是二十多年前了,印象还颇深。那个时代,毕竟大家都没有见过什么叫现代化灯展。

好像也看过南京夫子庙灯展,摩肩接踵的那种。

扬州宋夹城灯展去过,也有十年左右了。

2019年在仪征枣林湾举办过大型灯展,没有能去参观。

总是疲于工作,对身边的上灯、落灯等灯市、灯会,基本上是通过新闻、微平台信息得知。

今日翻阅多年前在仪征鼓楼桥南买的旧书,夏友兰、陈天白、顾一平于一九九三年编著出版的《扬州竹枝词续集》,拜读了清代仪征人厉惕斋《真州竹枝词》。其中描写灯会的内容吸引了我。

厉秀芳,1794年出生于江苏仪征。字实夫,号惕斋。少失恃,事继母黄孝闻乡里。道光二年举人。五赴会试不第。道光二十三年(1843)授山东武城知县。在任八年,政绩颇著。咸丰初,以养老乞归。太平军兴,避战乱徙居东台,以诗酒自娱。同治六年(1867)寿终。工诗,著有《真州竹枝词》二卷,共四百一十二首,前有引言,长达一万二千余字,《小方壶斋与地丛抄》收入这个引言,改题《真州风土记》。

《真州竹枝词引》中详细叙说了正月十五前后五日,仪征张灯五夜的繁华盛景。读之了解了当年的盛况。《真州竹枝词》一共412词,其中有26首词与“灯”有关,13首词更是描绘了春节后上灯到落灯的精彩。

有写《灯市》、《落灯》大场景盛况、猜谜语《灯社》的,有写具体的各色具体品种灯的,《荷花灯》、《手灯》、《麒麟灯》、《花鼓灯》,有写单位挂的灯,《巴湖龙灯》、《埠行龙灯》、《鳌鱼灯》、《掣署观灯》,还有描写相对现代的乘风飞扬的《洋灯》,也有《收灯分》这等事,感叹金钱广入僧庵,校门寂窘不堪。

《真州竹枝词引》云:南门大街出售纸绢绸绫灯,不一状,又有荷花灯供神,手灯娱童子,麒麟灯送女家。无论大家小户,皆所必需。

十五日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盐船各帮水手竞以龙灯为戏,或城里嬉游,或郭外跃舞。其有年年入城者,曰“三楚黄龙”,咻声盈耳,金鼓震天,声闻数里。本地则有埠代及各行工人,每制灯相夸耀,犹忆昔年张圣木、童实夫两埠行龙灯。十三四岁短童,一律金抹额、月白杭䌷短袄,翩然戏舞,笙管随之,灯过后犹馀音袅袅不绝也。

龙灯外,俗尚花鼓灯,其前八人,涂面扎抹额,手两短棒,曰“大头和尚”,与戴方巾、穿红绿亵曰“呆公子”者,互相跳舞。厥后曰“连相”,曰“花鼓”,曰“侯大娘”,曰“王二娘”,曰“渔婆”,曰“缝穷”,曰“疯婆娘”。凡女装者,统曰“包头”;其男装者,曰“瘸和尚”,曰“瞎道士”,曰“渔翁”,曰“补缸匠”,曰“花鼓老”,相率串各戏文。于中择喉齿清脆者唱滚灯,所操皆本地时调,名《剪剪花》。手执莲蓬灯,头顶小红凉篷,曰“猴子头”,唱惟此脚色最多;旁有弹丝弦佐唱者,曰“后场”。主人延之家,各出串毕放赏。是若干人者,皆在门内饮啖,独后一人高戴白毡帽,反穿白羊皮马褂,一手摇铃,一手持伞灯,曰“王夸子卖膏药”,主人以所卖者不祥,屏之门外,此即昔所谓“社火”也,世俗相沿,由来旧矣。

大比之年,学役制鳌鱼若干截,若龙灯然,但盘旋而不舞,状元魁星灯从其后,送绅士家,则捧魁星跃舞其门,以为登鳌之兆。人予之钱,耻曰受赏,曰“收灯分子”。

卫市口掣署,灯尤大观。甫入门,灯光燦然。两旁高树,交柯接叶,挂连珠灯,或数盏,或十数盏,垂垂而下。中间甬道,搭高架,放烟火,堂上细十番与六房笙管相应。是时耳遇皆声,目遇皆色,应接不暇,无惑乎来观者之肩摩趾错也。

元夕家宴,啖元宵以应节气。元宵者,搓糯米粉,包桂花卤于中而为团,所以象月圆也。室自有群灯,又买之灯市,如壁灯、秋虫之类,与孩提竹马手灯互相辉映。宴毕,命家童放九条龙、双蝴蝶、线穿牡丹、金盏银台、飞鱼花子诸火药,小孩放滴滴金。花香酒熟,月白灯红,室家团栾,洵可曰乐。

又有好事者放洋灯,飘宕天际,随风而逝。或有藏头诗句,任人猜摸,猜得者,赠以笔墨笺扇等事,谓之“灯社”。或为高跷之戏,装各出戏文,下缚丈木于足,步出层檐,则又视花鼓一新。

十八日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亦家自为宴以志庆。十九日拜藏影像,洗除欢乐。欢乐俗名“挂乐”,谚曰:“家家撕挂乐,人人寻下落。”士人则攻书,工人则返肆,而年事以毕。

清人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中有一组十三首词,描绘了当时仪征城灯会之盛景和制作之精巧:

《灯市》:新正好景在初旬,结伴城南共踏春。市口相逢成一笑,大家都是看灯人。

谁家灯式巧玲珑,正集街前评未终。忽有一乘商轿至,匆匆要挤入人丛。

《荷花灯》:灯制红蕖匠意工,想由省识画图中。画中有个莲花座,龛外还于龛里同。

《手灯》:儿童心性最难凭,花样稍歧有爱憎。莫若大家都一色,买条几截小龙灯。

《麒麟灯》:记得于归百两迎,慈亲此夕倍钟情。愿儿早孕麒麟子,也兆侬家宅相成。

《巴湖龙灯》:拟金伐鼓众追从,听尔咻声意早慵。偏是世人看不厌,盛夸三楚老黄龙。

《埠行龙灯》:雏童妙舞最轻盈,襟袖连翩玉笋清。柳巷花街都过了,犹馀一片管弦声。

《花鼓灯》:大头棒响率先来,王夸铃摇在后催。花鼓下场连相上,可知公子不曾呆。

和尚跛行道士盲,悄同少妇叙幽情。渔翁撒网渔婆笑,手把鱼篮唱一声。

翦翦花原是土讴,琵琶弹动便轻柔。一心要博豪门唱,唱煞灯前猴子头。

旨酒嘉肴无是公,只于门外咽春风。贴人膏药原非事,休傍墙隅怨主翁。

《鳌鱼灯》:百花灯里竞呈材,凤舞龙飞戏几回。独有鳌鱼最骄贵,从容缓步学宫来。

《收灯分》:金钱广募入僧庵,寂寂黉(hong)门窘弗堪。犹幸世情重科第,魁星也不亚伽蓝。

《掣署观灯》:六房歌管列西东,火树交柯甬道中。何必更寻仙阙去,此间已是广寒宫。

又看烟火盒高悬,欲去情还为此牵。直待一轮推满后,灯光添个夜光圆。

《洋灯》:幸乘风力起飞扬,直欲灯光掩月光。可叹此光无一霎,不知漂泊到何方。

《灯社》:镇日清游馆未开,戏将谜语任情猜。些些赠物浑闲事,笑比金门射策回。

《落灯》:落灯时节约芳邻,饭后同来踏软尘。剩此一宵须尽乐,诘朝便有督工人。

在厉惕斋《真州竹枝词》中还有另外十三首关于“灯”的词,都和当年的节令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月初二日,土地神诞辰,大街小巷,公祀当坊土地,张多灯于神前。人窃其灯以送妇人不育者,苟怀孕,则来年诞辰,一以奉十,而还灯于神前。

《土地灯》:偷得明灯只一枚,隔年十倍献灵台。莫嗤土地神通小,也似观音送子来。

三月底富家排日宴客赏花,檐前张布幔遮风,日夕则鹅颈灯罩。

《鹅颈灯》:插向花丛似列星,照他群客到兰亭。羲之若见应相问,颈下何无双粉翎?

端午时节,五月初一龙船下水,初五人往天池看龙船。十五日,出都天会,是日,倾城往观,河无虚舟。都天会用灯仪仗,皆灯会矣。

《灯会》:神会来时已夕晖,旌旗一色有光辉。城中儿女都欢喜,却苦村姑傍夜归。桕烛檀香满路中,风光不与上元同。盈门多少如花女,照见红颜分外红。

日间划龙船,旗帜皆灯,是为灯龙船矣。

《灯龙船》:天池波印日痕深,月朗灯辉更赏心。忽听棹歌声袅袅,水龙幻作火龙吟。夜色晶莹影倒悬,灯光低映水澄鲜。不看波面看波底,果有潜龙跃在渊。

七月七夕乞巧,人家陈瓜果于庭,以应时。中元节,水巡,划子船、神座船,数百盏灯,一船放荷花灯,飘飘然随潮而下。

《瓜灯》:几番费尽刮磨功,才与然灯佛照通。供人神厨僧欲恼,此人瓜祭太空空。

《水上放荷花灯》:遥瞻我佛坐莲台,欲泛慈航首重回。本谓此花清出水,哪知都向火中开。

八月十五日中秋,满街卖宝塔灯,晚间祀月,供必有灯,他若戏台走马诸等,高下罗列,又或制兔灯,牵之游街,锣鼓随之。

《宝塔灯》:从来佛照最多情,拟向然灯问一声。未到重阳熏塔节,缘何今夕已光明。

《戏台灯》:纷来沓去任游嬉,才舞灯前又转移。未必此光能不夜,可曾想到下场时。

《走马灯》:是谁举火到华堂,累尔忙忙走不遑。一路尽为烟罩住,不知何处有康庄。

《兔灯》:一碗银灯万顷秋,行来村巷路悠悠。想因捣药嫌辛苦,偷到人间作夜游。

十月初十,嘉庆年间万寿节,演戏、悬灯,三条街道一路辉光。

《万寿灯》:小民终日荷恩波,况值昌期乐更多。到底康衢知帝力,宵来处处有笙歌。连宵喜说上春台,霁月光风寿寓开。踏遍花街灯不断,笑听一路管弦来。

春节前,门灯高悬,戳灯双峙,红烛满堂,灯光交错,灿若列星。

《门灯》:一碗明灯灿若霞,主人门第自高华。何来醉眼朦胧客,认作寻常卖酒家。

《戳灯》:红烛双辉白玉阶,福祠左右对安排。村人不识朱门式,道是灯悬两扇牌。

观古而知今,二百年前,真州在历史上的繁华,不言而喻。古代学者,学识渊博,读《真州竹枝词》中的一组“灯”,仅窥其一角,囫囵吞枣,个中深邃,概需时日研读求解。

本期图片感谢摄影师@王子、@心灵之友

感谢耐心阅读,您若喜欢,请顺手点亮"在看"吧~

欢迎留言,欢迎互动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镇水灯会,重现昔日乌镇灯会的盛景!
元宵灯会(泗门元宵灯会)
上元灯火
畲乡龙灯
央视聚焦三门峡陕州灯会
不知道了吧?老底子的杭州人这三件事儿是元宵节必做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