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晋时期都城体现高超工匠技艺和佛教思想,中轴线理念得到完善

一个都城中的中轴线不只是简单地强调君王“居中而治”、将城市中的主要建筑左右对称排列,更强调了秩序和等级。

传统中轴线与都城的整体规划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空间和文化的理念。

不同时代的都城规划理念、功能建筑群与空间的设置、工程技术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等,皆不尽相同。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时间延续了将近400年,在这期间,建立起数量众多的地方政权和割据势力,存续的时间也都长短不一。

这些不同的政权在其都城的建设上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布局创新与改变。

其中曹魏的邺城,出现了集中排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组合,与今天的中轴线排列有很大的共通之处。

曹魏邺城

上图是曹魏邺城的平面图。邺城是汉末曹魏政权的中心,从东汉建安九年开始,到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为止,后来,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都曾将这里作为都城。

在曹魏邺城中,首次出现了单一的宫城,官城正殿文昌殿、大朝正门与南城墙正门形成全城中轴线,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城中轴线的雏形。

魏晋洛阳城

魏晋洛阳城是三国时期的魏和西晋的都城,魏文帝从邺城迁都至洛阳,到西晋灭亡,共计93年的时间。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曹魏和西晋时期的洛阳,在城垣建筑方面基本保持了东汉洛阳的旧貌。

但在内外布局上,特别是修复东汉北宫时,参考了邺城的布局。整座城市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中轴线,从南宫一直延伸向外到都城南部。

六朝建康城

建康城是魏晋时期中国南方政权的都城,历三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前后为都的历史有360年之久。

东晋时期,建康城得到大规模的改造。由于东晋的皇室都是魏晋旧族,对洛阳念念不忘,因此,在改造建康城时,基本仿照魏晋洛阳城的制度,使建康城的布局成为北魏重建洛阳城的范本。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建康城向南延伸出的中轴线直达城外,与魏晋洛阳城极其相似。

北魏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是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的都城,自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到东魏迁都邺城,为都共41年。

从上图可以看出,北魏洛阳城的建造参照了六朝建康城。

宣阳门、铜驼街、太极殿构成全城的南北轴线。

宫城位于城中心偏北,左祖右社,衙署已经相对集中于宫城南部御道两侧。

城外南方建设灵台、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相较于前代都城,中轴线格局基本确立。

有以上几座都城的布局可以看出,魏晋时期以来,都城内中轴线格局越来越明显,礼制建筑越来越多的整齐排列在中轴线两侧。

另外在这一时期的都城建设上,体现出了当时工匠技艺水平的高超和宗教思想的传入。


白石摩尼宝珠纹地砖

上图为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铜雀台遗址出土的白石摩尼宝珠纹地砖,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摩尼珠有很多种叫法,又被叫做摩尼宝、摩尼宝珠、如意宝、如意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如意摩尼等。

这是一种佛教常见的纹饰。

在佛教故事里,摩尼宝珠能如自己意愿,变出种种珍宝。

摩尼宝珠纹出现于当时的宫毁建筑中,说明当时中国的佛教已经发展到统治阶级也普遍接受的程度。

青石螭首

上图为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铜雀台遗址出土的青石螭首,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这个螭首的质地为青石,螭首微上昂,造型夸张华丽,前段打磨光滑,后段粗糙部分仍保留包砖痕迹。

螭首后段衔接处特征显示其应为角螭首,是高台建筑台基顶部、围栏下部,突出台体的装饰性构件。隋唐以后逐渐演变为具有实用功能的排水构件。

总的来说,魏晋时期工艺水平极大提高,外部宗教思想传入,和本土的儒教思想相结合,都体现在这一时期的都城建设之中。而中轴线的思想,在都城建设中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的都城大多有明确的南北向中轴线,重要的祭祀建筑也都整齐的排列在中轴线的两侧。


首都博物馆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辉煌中轴”特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中世纪都城系统”的考古学观察——以长安城为中心
钱国祥:中国古代汉唐都城形制的演进——由曹魏太极殿谈唐长安城形制的渊源
中国建筑(十三)中国古代建筑之三国两晋南北朝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十大城市排名
由北魏太极殿看中国古代都城的
第8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