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业内主流公认第一,荷兰的无敌农业,为啥败给了我国的寿光?
2018年,山东省寿光市因为一场洪涝灾害吸引众人目光——广大群众积极自救,在短时间内就让10.1万个受灾蔬菜大棚恢复正常生产,受灾群众安然无恙,举国欢欣。
而这场抢险救灾的主角之一,当属寿光各类各样的“日光大棚”。
要知道,寿光大棚可是我国独自研究,并打败了业内第一的“荷兰温室”的存在。
面对着现代化农业史多达百年的农业强国——荷兰,我国的“日光大棚”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在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发展到今日,寿光“日光大棚”已经有了三代的变更,就如同在寿光涝灾中,它们坚挺到了最后一刻,完美地保障了大棚内的蔬菜。
如此顽强,令国人赞叹。
那么,荷兰的农业水平究竟有多强?为何会败给我国的寿光?寿光的“日光大棚”究竟有何玄机?

(寿光大棚内的蔬菜)

一、老牌强国:历史悠久的荷兰农业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乡村农业在欧洲一直都是隐藏在幕后的存在,其往往或多或少地被工业化的光辉所掩盖。
但在荷兰,情况却是不同。
荷兰是世界史中农业发展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应用现代农业的国家。
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早期,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荷兰乡村内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
当时,荷兰的可耕种农田经历了“泥炭土沉降”这一危机,土壤质量的变化导致了可耕种田地的减少,再加上人口增长所导致的土地分割进一步加剧,最终促使荷兰做出改变,向着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迈进。

(荷兰农业举世闻名)

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发展,荷兰已经成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农业强国,是业内公认的“农业第一”。
所谓的“业内第一”绝非浪得虚名!在20世纪,荷兰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冠绝世界:
举世闻名的拦海大堤工程为荷兰农业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借由“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将荷兰全国的耕地面积扩大了接近一倍……
举全国之力为农业保驾护航,由此观之,荷兰的“第一”名号确实当之无愧。

(荷兰农场)

但是,不仅是“大”的工程做好了,荷兰“小”的细节也面面俱到。
早在二战结束后,荷兰的农场就被誉为“农业实力比肩美苏的军事实力”。
再到21世纪,纵观荷兰农场的内部结构——温室主体结构、温室内外遮阳系统、作物生长系统、温室环境控制设备包括加温系统降温系统、保温系统、二氧化碳补充系统、补光系统、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温室节水灌溉系统……各类装备令人眼花缭乱,这和我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传统相去甚远。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荷兰温室”。

(荷兰温室)

荷兰温室以荷兰“文洛型”玻璃温室为主,这是荷兰自主开发创新的成果。
所谓的“文洛型”玻璃温室是以科学家之名所命名的,其特点是温室较高,屋顶达5米,采光好透光率高、结构合理,配套齐全;
环境密闭,有热效率高的加温系统,有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能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灌溉设备、二氧化碳发生器等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为温室整体利用率,和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手段。
凭借着“荷兰温室”,荷兰一跃成为了世界上“四大蔬菜种子出口国”之一,在全球广受赞誉。
因此,荷兰温室走出荷兰,面向世界,向全球布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荷兰温室就在全球温室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兼并了全球累积80%的市场——就连中国企业都纷纷求购,以满足高质量作物的生产。

(荷兰温室)

可是,大家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荷兰温室在发达国家应用极好,而在发展中国家效果参差不齐。中国的企业也纷纷弃置荷兰温室,另谋他法。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巧妇难为无米炊,因地制宜是王道

原来,荷兰温室“温”的秘诀在于“天然气”!
无论是灌溉、施肥,还是喷药、土壤消毒等,荷兰温室都在24小时提供天然气保温。但是中国天然气资源人均不足,怎能轻易浪费呢?

(天然气)

就以荷兰的马铃薯生产为例,一公顷的马铃薯从播种到成熟收获就需要消耗十万多立方米的天然气,这相当于中国近千个三口之家全年的天然气消耗量。
如此这般巨大的消耗量,不是当时的中国乡村所能承受的。
更何况,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仍然面临着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双重压力,中东、苏联的天然气尚未与我国建立起合作关系,“煤气罐”、烧柴火才是那段艰辛岁月的真实写照。
显然,荷兰温室不适合中国。
但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山东省寿光市人找到了荷兰温室的绝佳替代品,那就是“日光大棚”。

(寿光蔬菜享誉全国)

纵观寿光,其辖内气候温暖,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历史文化悠久。
改革开放前,寿光人民并没有因为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而过上富足生活,反而过得穷困潦倒,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难以保证。
改革开放后,寿光农村发展进步了许多,农民生活改善了不少,但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没有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年人均收入仅在300元左右。直到1989年以后,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才真正改变了寿光农民的命运。
这也就是“日光大棚”。

(日光大棚)

当时,“日光大棚”如同塑料薄膜一般,虽然简陋、卖相也不好看,但确实是实现了防寒保温之功效,可谓是物美价廉。
倘若遇到极寒天气,农户们还会把棉被、茅草铺到日光大棚上,为的就是保住粮食。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这种大棚虽然比不上荷兰温室,但是产量却是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自此,我国温室的发展,自寿光为中心,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寿光在温室发展建设中,走在全国的前列,温室生产企业不断壮大,无论在技术,产品质量和先进性方面,在全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今,寿光的温室发展经历了塑料大棚、连栋温室、智能温室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迅速增长。
在最初的塑料大棚阶段,其因为结构简单、造价低,制造容易、生产方便而一度占据着寿光最广阔的市场。

(日光大棚)

最多的时候,也就是2006年前后,寿光塑料薄膜大棚有13.22万座,占温室总量的94.3%。
但是,塑料薄膜易老化,透光率下降比较快,对温室生产蔬菜花卉来说只能是“暂时的伙伴”。
因此,寿光人继续开拓思路,发明了“连栋塑料温室”,相较于日光温室,它的结构更为复杂,在高度等方面比大棚要高、面积大,为全国所效仿。
连栋塑料温室选用材料更为精细的塑料,能够很好地弥补日光大棚的不足。

(连栋塑料温室)

它能够提高覆盖材料透光率,增加温室太阳能入射量。
正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连栋塑料温室就是力求把太阳光的利用率推向极致,而透光率正是检验日光泽润蔬菜瓜果的关键。
透光率越大,太阳光所能传达给蔬菜瓜果的热量就越多,这不仅仅能提高蔬菜瓜果的存活率,更能实现节能的功效,毕竟太阳能有什么污染呢?
但寿光人并不满足于此,因为薄膜温室虽然一次性投资较低,但由于薄膜易损坏,薄膜的使用寿命最多只有5年,更新薄膜和维护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连栋塑料温室)

此外,薄膜温室其承载能力差,密封性差,还存在冷凝水滴漏等情况,一旦刮风下雨,很容易就损坏了。
因此,勤劳的寿光人不断地改进塑料大棚的构造,想要尽可能多地增加温室的自然光的入射量,为蔬菜瓜果们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条件。

三、跳出“大棚”之外:创造与进取

经过艰苦的努力,如今,智能温室已经成为了寿光主推的第三代“日光大棚”——其采用大块玻璃覆盖,减少了大棚骨架的面积,这就好比是把房梁全部拆掉,然后换上一整块大布,没了那些房梁,能透入的太阳光不就更多了吗?

(智能温室)

但智能温室可不单单只有这一点好处,它还搭配了“温室外部清洗装置”,这一装置用于去除温室顶部的灰尘,保证太阳光都能完完整整地照射进去。
此外,第三代“日光大棚”更是对温室内部进行了“加厚处理”,这样可减少热损失25%左右。
纵观“玻璃温室”,其虽然一次性投入高,但是它一般配置齐全,透光率较高,抗老化能力强,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透光率。
而且,玻璃温室的防护性很好,刮风下雨根本无法撼动其分毫,这就使得其后期的保护费用很低,在加上长达20多年的寿命,玻璃温室的成本其实也高不到哪儿去。

(智能温室)

因此,寿光温室发展之路欣欣向荣,荷兰温室反而“不受待见”。
而迎着新时代的新风,寿光人不断创新,并由此创造了独特的“寿光模式”。
在国家的带领下,寿光市把“蔬菜产业标准化、智慧化”当作新的发展方向,带领人民实现“乡村振兴”,可谓是风光无两。
现如今,寿光已经谋划了18个供俄蔬菜生产基地,将“智能温室”大棚的蔬菜面积发展到60多万亩,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寿光“菜博会”成为全国3家5A级专业展会之一。
可见,寿光不仅仅是“大棚”出色,农业知识的输出能力也是首屈一指,中国有此“寿光”,又何须羡慕荷兰温室呢?

后记:

寿光的温室结构正在向“节能型”目标发展,而节能温室正是近期温室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节约能源正成为人类发展的共识。

(寿光温室技术发展迅速)

如今,寿光的温室控制技术已日趋成熟,正如荷兰温室环境调控的重点一样,主要包括温度、二氧化碳以及光照的调节与控制等,目前正在赶上荷兰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同时,寿光市农业设施生产公司在全国同行中有很好的声誉,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每年生产各类温室超过300多万平方米,其中某公司研制成的高档次智能型玻璃温室,已达到了国际同类先进水平,成本仅及进口温室的一半。
只是,寿光温室配套作业机械器具相对缺乏,妨碍了温室功能的发挥,与荷兰温室设施方面的差距还较大。
但未来之路漫漫,寿光“温室”的发展必将如初升之朝阳,潜力无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寿光独有温室大棚
为什么北方农业温室大棚越来越少了?
北援吉林南助上海,这个东北第一蔬菜大省低调太久了!
“智能大棚让我们可以种菜致富了”,农业资讯,中国农业网新闻频道
约!4月20日,寿光菜博会(种博会)“云”上见!
央媒观豫丨特色农业成为优势产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