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3年7月23日播出《辨清误区 巧控糖 》1-2
 
 
 

《辨清误区 巧控糖-1》

 

糖尿病、无糖食品、蔗糖、葡萄糖、甜味剂

 

专家:杨晓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无糖糕点、无糖饼干、无糖奶粉……随着健康饮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无糖食品出现在市面上,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到底含不含糖呢?对糖尿病患者能否起到降糖的作用呢?敬请收看: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杨晓晖主讲的《辨清误区巧控糖》。



 

无糖食品是指不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它的目的不是以调节血糖为主,而单纯为了增加美好的口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我们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 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即0.5克)。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无糖食品是不存在的。一般每100克产品要加40克的蔗糖,现在却只有0.5克了,剩下的35克用什么来凑体积呢?一般来说,用来做填充的大都是淀粉、淀粉水解物或糊精之类的碳水化合物。而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内含有的淀粉在体内会转化成葡萄糖,实际还是糖的来源之一,跟吃馒头、米饭一样,同样也会导致血糖的升高。所以,无糖食物本身就是含有热量的,如果过多食用同样会影响血糖。



 

专家提示,“无糖”只是没有蔗糖而已。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品种。市面上常见的无糖食物,如无糖饼干、无糖蛋糕、无糖豆奶粉等等,这些无糖食品多是没有添加蔗糖,而是用甜味剂来代替糖的食品。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甜味剂都是安全的。专家提醒高血糖患者在购买无糖食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通过无糖食品的配料表,看清该产品是用什么甜味剂代替了有关糖类,不能盲目食用,不是所有甜味剂都不含热量,其中有些甜味剂也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所以一定要会选择甜味剂。











 

 

 

《辨清误区 巧控糖-2》

 

低血糖、血糖监测、升糖指数

 

专家:杨晓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糖尿病是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甜蜜杀手”,严格地控制血糖是延缓病程、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然而在我国,“控糖”的误区使很多人面临更大的死亡风险——低血糖。频繁地出现低血糖,到底是不是糖尿病的先兆呢?



 

专家提示,如果在饭后2个小时,频繁地出现低血糖,需到医院排查是否患有糖尿病。正常人胰岛素分泌高峰在餐后3060 分钟,而糖尿病人在餐后24 小时;糖尿病人在进餐后血糖达到高峰了,而胰岛素分泌还没达到高峰;等到体内血糖开始下降时,却迎来了胰岛素的分泌高峰,从而发生了低血糖。详情请看本期节目。



 

心慌、发抖、出虚汗是低血糖的常见症状,但是许多低血糖深藏不露,低血糖的早期以脑功能失常为表现,症状不易察觉。专家提示,如果身边有糖尿病的亲友,请留心观察以下不典型的低血糖症状,这对防止更严重的脑损害十分重要。否则,当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时,会立刻陷入昏迷、神志不清的危险状态。详情请看本期节目。





 

专家提示,如果家有糖尿病的老人,请在老人的老年证后加一张纸条,注明老人是糖尿病患者,以免老人在外出游玩时发生危险,从而节省检查和等待的时间。突发低血糖时,人们往往首选甜度很高的糖块,其实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提前准备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饼干,才是更安全的急救措施。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频《养生堂》 2013-07-23期 辨清误区 巧控糖(1)
糖尿病患者,莫陷入这些饮食误区
关于糖尿病的10个控糖误区,很多糖友还在犯!
如果你的血糖总是高高低低,看是否和这8个糖尿病饮食误区有关
【医言医语】糖尿病患者七大认识误区
养生堂《辨清误区?巧控糖-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