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格尔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论述和列宁的评论

否定之否定这个问题,对黑格尔来讲,对《哲学笔记》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争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比较统一的看法。

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其次,它有没有普遍性?一种看法认为否定之否定指的就是发展过程具有周期性,或者叫重复性、反复性、循环性等等,就是说事物是在循环反复中前进的,所以这个规律的基本特征就是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按照这种理解,它的普遍性又在哪里呢?能不能说一切发展过程都是有周期性的呢?另一种意见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理解,它的普遍性就不能成立。为什么呢?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它不是按周期发展的,这个规律的普遍性就成问题了。这种例子可以举出很多,许多事物的发展看不出循环性或周期性。比如昆虫的发展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卵一 幼虫蛹一成虫卵。

如果把昆虫的发展过程看成卵虫一卵,这当然是有周期性、重复性的,但是,如看成上述五个阶段,周期性在哪里说不清楚。而这五个阶段是很自然的 阶段,不承认其阶段性显然是不行的。

又比如水,三个阶段很清楚: 冰一水一汽,它的重复性、周期性又在哪里呢?中国朝代的变更很 多,其阶段性也是很清楚的,一个朝代一个阶段,这些阶段的重复性又在哪里?当然可以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就是周期性。 但是这些朝代呢?仍然解释不。

我们总不能说汉代重复周代,晋代重复汉代。总之,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它们有周期性,也可以 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它们没有周期性。所以有人就说:不要讲什么周期性、重复性、循环性,某些事物有这个属性,某些事物没有, 否定之否定作为一个普遍的规律,其具体内容应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循环是曲折,不是循环也可以是曲折,曲折总是普遍的。第三种意见认为事物的发展不但具有重复性或周期性,而且一个周期总包括三个阶段,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三段式一样。究竟哪一种意见正确呢? 这个规律是黑格尔提出来的,所以,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黑 格尔那儿谈起。

在《绝对观念》这一章中,黑格尔总结了他的《逻辑学》,其中谈到辩证法的历史、逻辑学的方法、逻辑学的体系、否定之否定等问 题,而在这些问题中又以否定之否定为中心。

在黑格尔看来,否定之否定就是逻辑学的方法,或构成逻辑学体系的总公式。我们知道,绝 对观念就是黑格尔的神,就是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核心,但黑格尔在谈到这个概念本身时,却没有谈什么神,而是总结全书,大谈辩证法。

列宁对此感到极大兴趣,他说:“极妙的是:关于'绝对观念’的整整一章,几乎没有一句话讲到神(差不多只有一次偶然漏出 了'神的’'概念’)”,此外注意这点几乎没有专门把唯心主义包括在内,而是把辩证的方法作为自己主要的对象。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就是辩证的方法, ——这是绝妙的。”

黑格尔在绝对观念这章中讲否定之否定,就把它提到了最高的、核心的地位,尽管黑格尔把否定之否定看作辩证法的核心是不正确的,但他所提出的这个规律的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因素。

列宁对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非常重视,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拉萨尔 (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里特的哲学)一书摘要》和《谈谈辩证法问题》中都谈到过否定之否定这个问题,他不仅肯定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而且唯物主义地改造了、发展了这个思想。

要理解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无疑首先要理解他的否定思想。

黑格尔指出,通常把辩证法了解为单纯消极的东西,它只具有否定的结果,而否定又被了解为简单的否定、纯粹的虚无。他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他认为,否定既是对第一个东西的否定,而又包含着第一个东西。他说:这个他物在本质上不是空洞的否定的,不是那被当作辩证法的通常结果的无,而是第一个东西的他物,是直接东 西的否定,因而,它被规定为间接物,一般说来在其内部包含着第一 个东西的规定。所以,第一个东西实质上也储藏和保存在他物之中。”

列宁认为“这对于辩证法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列宁又发展了黑格尔在这里提出的合理思想。他说:“辩证法的特征的和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否定,并不是徒然的否定,并 不是怀疑的否定、动摇、疑惑(当然,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这些,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 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的东西的,即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 折中的否定。”

列宁的思想是:第一,辩证的否定不是单纯的否定,不是怀疑、动摇,折中。第二,它是保持肯定的东西于其自身的否定,这就是说,它以一个肯定的新东西来取代旧东西,并把其中合理的东西保存下来,这样,否定便不是发展的停止,而是发展的继续,不是把过去与将来绝对分开,而是把过去与将来联系起来, 因此,这样的否定便成为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应该指出,列宁承认在否定的东西中包含肯定的东西,是指保存合理的东西于新东西之中,而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把整个肯定的东西包含于否定的东西之中。第三,这样的否定就是辩证法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没有辩证的否定就没有运动、变化、发展,就没有新东西取代旧东西的辩证的过程。列宁对于辩证的否定的了解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辩证的否定的了解是完全一致的。

显然,辩证的否定决不是外部的否定,而是内部的否定,这种内在的否定性也就是内在的矛盾性,它是发展的泉源。这一点,黑格尔也指 出过。

他说:“刚才考察过的否定性,形成概念运动中的转折点。这个否定性是自身的否定关系的一个单纯之点,是一切活动的内在泉源。 是生命的和精神的自己运动的内在泉源,是辩证法的灵魂,而所有真的东西本身都含有这种辩证法的灵魂,并且只有通过它才是真理,因 为概念和实在之间的对立的扬弃,以及作为真理的那个统一,完全是以这个主观性为基础的。”

黑格尔在这里把否定性说成是主观性,也就是精神性,因为在他看来,只有精神性的东西才能成为积极的主动的东西,而物质则是消极的、被动的,这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表现。但是显然这里有着深刻的思想,也就是这种否定性“是一切活动的内在泉源”。

我们知道,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泉源,这当然要以内在的否定性,也就是内在的矛盾性为前提,没有内部矛盾当然说不上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列宁把黑格尔的这个思想看作 “辩证法的精华”。

在此,黑格尔还透露了真理(概念和实在的统一) 的获得也是由内在矛盾性所推动的,也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辩证过程, 即主观与客观这一组矛盾的辩证发展的过程,因此,列宁认为黑格尔这一段话中的重要思想就是他表述了“辩证法的特征:自己运动、活动的泉源、生命和精神的运动,主体(人)的概念和实在的一致) 。

那么,辩证法是不是完全否定外在否定的存在呢?形而上学的错误不在于承认外在否定,而在于只承认外在否定,不承认内在否定。正如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的关系一样,内在否定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外在否定起次要作用,外在否定通过内在否定而起作用,例如小麦被磨碎吃掉,小麦本身的发展过程结束了,但它作为养料而参与到人体内部的自己运动中,即人体的内在否定的过程中去了。有了这第一个否定,才有第二个否定,即否定之否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发展
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问题
关于列宁提出辩证法的十六要素
《哲学笔记》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构成哲学体系的几个原则
黑格尔关于“否定再否规律”的论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