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书画装裱的宣和裱

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成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月。

宣和装:又称“宋式裱”。是北宋徽宗(赵佶)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因徽宗宣和年号(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

它的做法之一是,除画心前后镶黄绢隔水和以青绿色绫作天头外,笺纸拖尾,签条贴在前隔水左上方,按固定位置铃盖六枚骑缝章和一方内府收藏章(称为“宣和七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梁师阂《芦汀密雪图》卷,较完整地保留了“宣和裱” 的原貌。

这种装式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依赖于七枚印章的作用。尤其是当撞边、转边、套边三种卷轴装式同时并存时,人们很难再从几乎统一的接镶顺序及镶料颜色上去辨认“宣和裱”的本来格式。后来,不知从何时起,立轴也有了“宣和装”。

宋 苏汉臣《长春百子图》 局部

它的通常做法之二是:画心镶接隔水之后,四周套镶古铜色绢边,再镶接天地头(亦有将左右两条古铜色绢边,直通天地头的做法)。宋 张训礼《围炉博古图》的画面上,有一用竹竿挑起的立轴裱件,其装式特点与上述“宣和裱”基本相似,唯张氏所画立轴的两条边看不清楚,隔水上下也无窄边。

另宋 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卷上,有几个儿童正在观看一幅展开的墨竹立轴;画心上下各镶一条饰料,左右镶通天边。

这些实例告诉人们,宋代的立轴,业已存有几种装式,在尚未单独命名时,统称为“宋式裱”或“宋裱”,还是比较恰当些。实际上,那种铃盖“宣和七玺”的“宣和裱”卷轴,早已不复存在了(复制品除外),现在所指的“宣和裱”,大都是对立轴而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装裱基础知识
装裱 | 历代书画装裱款式大全
书画装裱识别指南:屏、立轴、册页、手卷都是什么意思?
书画装裱知识详解
各种书法形式的装裱方式
史上最全面装裱知识全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