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塞腰鼓》课文赏析

《安塞腰鼓》课文赏析

《安塞腰鼓》课文赏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通过描绘西北地域风情来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时代精神的抒情散文。它气势磅礴而又短小精悍,艺术手法丰富多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都可以感受到蕴涵其中的艺术美。
  一、虚与实相结合的抒情美
  《安塞腰鼓》是一个虚实相生的范例。它以实的描写给人以最强悍、直观的视听冲击,又把读者带入一种虚的境界:写现场感受,写安塞腰鼓的强大震撼力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鼓声,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鼓声引发出主观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以思索的空灵形态附于鼓声之上;写舞姿,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由实而生虚,实的形体幻化成虚的思绪,虚的思绪又具有了丝丝缕缕纷飞的若有若无的状貌和无形的沉重感。虚与实的这种相因相生使安塞腰鼓蒙上了一层迷人的光晕,充满了艺术的张力。还有用其他实体事物来侧面映衬和表现安塞腰鼓的,如: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甚至化虚为实,如: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这是一种诗化的表现手法。读者能够在这篇散文中读到许多具有诗性的佳句,感受到虚实结合的抒情美。
  二、隐与显相结合的含蓄美
  《安塞腰鼓》透过传统乐舞表演的独特魅力,歌颂人的生命力量,写得粗犷、雄浑、酣畅淋漓、直抒胸臆、不事含蓄,这是它显的一面。然而作者又将一些与时代背景相关联的内容隐含起来。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扎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束缚”“羁绊闭塞指什么?挣扎”“冲破撞开的是什么?作者没有确指。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思索的是什么,阵痛因何而生?作者也没有确指。然而作者是站在20世纪80年代回溯黄土高原的千百年时光,审视着传统的乐舞,他笔下所要冲突”“撞开的东西自然也包含此时此地的贫穷和落后。用心的读者也会毫不牵强附会地联想到这些社会背景。作者将这些内容用暗示的笔法写出,自有其意味深沉、寄寓丰厚的效果,比用显笔更能发人深思。
  三、大与小相结合的视角美
  《安塞腰鼓》的视角是独特的,知觉的选择性与艺术的创造力被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视角的选择中,或选其大,或取其小。观其大则浑然一体,观其小则细致入微。
  一方面,为适应腰鼓表演的恢宏气势,作者采用全景式乃www.52qqming.cn至俯瞰式的视角,使阔大的场面、深远的背景尽收眼底,我们看不到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人的个体以及景物的个体,人的穿红着绿、山石树木的参差斑驳,种种繁杂、零乱而无用的细枝末节都被过滤,被省略,于是,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大片的山崖成了一个巨大的鼓面,所有的心灵成了一个巨大的鼓面。这是何等的壮阔啊!但也只有这样的壮阔才能适应安塞腰鼓的气势。
  另一方面,作者又把最耀眼的细节提取出来,我们仍是看不见人物的个体,却看见了这些个体的局部:锤把上的流苏——旋风一样,舞姿中的脚步——乱蛙一样,明眸里的瞳仁——火花一样……这些最精粹的局部内容给浑然壮阔的大场面点染上闪闪的亮点,是整个画面上最灵动、鲜活之处。有了它,那些粗线条的场面勾勒才更具活力而不显单调。同时,百十条流苏的飞扬,百十双脚的蹦跳,那么多的火花的闪射,合起来又是一种独特的大,独特的整体。
  四、繁与简相结合的和谐美
  《安塞腰鼓》的表述总体而言是很简练的,一切烦琐的交代都被省略掉,只见粗犷的线条轮廓,只见粗线条轮廓中的数个亮点。但在这样的总体风格下,在短短的篇幅中,又令人惊奇地存在着许多繁笔。如: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以及上面提到的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在这些地方,充满了对同一个内容的多重表现。发狠”“忘情”“没命束缚”“羁绊”“闭塞震撼”“烧灼”“威逼,一组组近义词的铺排连用,虽然没有产生出新的语义内容,但多层次的复沓表述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情感冲击波,具有明显的强化效果。古人谈文笔的详略,形容详处是密不透风、略处是疏可走马,《安塞腰鼓》已深得此语的精髓。
  五、动与静相结合的映衬美
  《安塞腰鼓》中,为了增加行文的跌宕感,调动一切手段映衬安塞腰鼓的表演,作者刻意安排了两次动与静的转换,分处散文的开头与结尾。
  先是由静入动,意在蓄势。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好似一组沉静的塑像,一片静默的庄稼做了他们最好的背景,除了风的吹动,一切都是静止的,就连响鼓也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突然之间就爆发了,火烈地动起来,响起来了,一种骤响易彻的表达效果由此而生。这里的妙处还在于大的动静关系中套着小的动静关系。开始时高粱、后生的静像映衬了后来腰鼓表演的动感,而风吹高粱叶子与衣衫的动感又衬托了后生及高粱的静默。结尾处的第二重动静转换,意在余味。当腰鼓最响、舞姿最狂的时候,却戛然而止,一切归于静寂,留下一个巨大的感觉空白,静到空洞,静到陌生,静到让人滞留在上一刻无法自拔,难以适应,像来到另一个星球。与开头一样,这里也有两重动静关系,安塞腰鼓的愈捶愈烈到复归静默是大的一重以静衬动,那一声渺远的鸡啼又映衬了眼前充满陌生感的寂静,似真似幻,让人难以确定是否真的置身于天外,因而留下独特、悠长的余味,这是小的一重以静衬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塞腰鼓课文及赏析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学案与检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