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建筑营造-木结构的类型
userphoto

2023.01.04 天津

关注

中国境内不同区域木构建筑的风格差异颇大,但从结构角度看则较为统一,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技术体系。

抬梁式结构通过使用大跨度梁枋,可以获得较开敞的室内空间,在大型建筑上得到广泛使用,而穿斗式与井干式则多用于小型建筑。

同时,与木结构并行,砖石结构在各时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早期以砌筑台基、墓室、小型建筑最为常见,至元明时期则出现了较大型的砖拱券建筑,多以仿木建筑形象出现,俗称“无梁殿”。

夯土技术自原始时期开始,就在建筑基础与墙体建造上得到了广泛使用。至晚近时期,更发展出了以土楼为代表的集合式大型住宅体系。

抬梁式木结构

抬梁式结构是中国传统木构最主流的技术类型。基本特点为柱顶置梁,梁的端部安放檩条,梁中部通过短柱支叠短梁,层层而上,可至三到五层。如柱顶使用斗拱,则梁头安置于斗拱之上。借助大跨度的梁枋,这种结构可以提供开敞的室内空间,故而为各类高等级建筑广泛采用。

穿斗式木结构

穿斗亦称“串逗”,常见于南方地区。基本特征为檩条直接置于柱头之上,沿进深方向用穿枋将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屋架。沿面阔方向,再用穿枋将各榀梁架串联起来,由此形成整体框架。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用材节省,取材便利,可以用细小木料组合为屋架。但由于柱列密集,无法提供开阔的室内空间,一般只用于小型民居之上。

混合式木结构

穿斗式结构为降低过密柱列的影响,部分吸收拾梁式的做法,发展出了混合式做法。此种做法仍为柱头承檩,以穿枋连接柱列,但通过局部使用大型穿枋,形成了类似拾梁式的格局,有效减少了室内立柱数量,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做法,故而现存穿斗式结构普遍具有混合式的特征。

井干式木结构

因其状如古代水并的围栏,故名并干。并干式结构首先将木材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利用榫卯咬合,形成房屋四壁,然后在侧壁上承檩构成房顶。但此种做法木材消耗巨大,故而多见于林区,中国只在东北、西南山区少量出现。

石砌结构

在中国西南山区,如羌族及嘉绒藏族聚居区,山体多为板岩或片麻岩,易于开采加工,且经人耐用,故而逐步形成了以石材砌筑墙体的结构形式,此类建筑墙体为石砌,屋顶为木结构,上覆士层,很适合当地干燥少雨的气候特征。

夯土结构

夯土技术早在原始时期即已出现,通过人工夯筑,可以大大增加夯土体的强度和耐久性,是古代墙体、台基常用的构造方法。由于夯土是分层夯实,在夯土体之上能看到明显的分层痕迹。

砖拱券仿木结构

中国早期纯砖石结构多见于地下墓室,地面以上除佛塔及桥梁外,较少使用此类技术。至元明时期,伴随砖瓦生产的迅速增长,同时通过吸收中亚与西亚地区的拱券技术,汉地出现了样式繁多的砖拱券建筑,多数为仿木建筑造型。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筑结构特征
藏式古建筑木结构的建筑与结构特征
木结构|图说木结构建筑的前世今生
古建筑砖石构件和墙体年久失修,除了拆砌还有什么办法
《不朽的古代建筑》第一集“稳定与变异”
中国古建筑中的科技与智慧(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