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阳日报社四省五市考察采访纪行① 江苏常州:冲刺“万亿之城”

编者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南阳日报社深入落实全市“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积极开展新闻助政,策划推出“四省五市考察采访纪行”采访活动,派出5路记者分赴常州、昆山、绵阳、菏泽、赣州5市,采访报道他们在加快高质量发展、观念能力作风提升方面的典型经验,高端借智,以此引导我市各地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一流,为加快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汇聚磅礴力量。今日刊发江苏常州篇,重点介绍常州在抢机遇进军“新能源之都”、文旅产业破壁出圈、聚天下英才汇龙城、优服务甘当“店小二”“急郎中”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敬请关注。

“两湖”创新区。
云悦读

【常州市情】

常州市,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西岸,东与无锡市相邻,西与南京市、镇江市接壤,南与无锡市、安徽省宣城市交界。常州市下辖5个区,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4385平方千米。2022年末,常州市常住人口536.6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0.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7.8万元。

春至深处,草木蔓长,大地锦绣。

行进在奋斗的春天里,每一缕春光都不可辜负。3月底4月初,本报采访团乘高铁从南阳东出发,约5个半小时抵达常州。

满眼铺开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印象中的工业重镇常州,没有想象中的灰色与拥挤,满大街的新能源汽车,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群……常州高质量快发展,以崛起之势冲刺“新能源之都”,已然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标杆城市。

品读常州、感悟常州,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这个“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的精神“勇争一流,耻为二手”——源自常州阳湖恽氏祖训“当事事为第一流”。

遥望往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创造了“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诞生了一批名企名品名牌。

细思眼下,2022年,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位列苏南第一。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五,投资热度全国第一。7个项目入选“2021-2022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数量居江苏省第一。溧阳市庆丰村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方,创成“江苏第一方”。常州还是江苏省唯一空气质量五项主要指标全部改善的城市。

放眼未来,如振翅飞翔蝴蝶的“两湖”(滆湖、长荡湖)创新区,推动常州向湖而生、拥湖发展,从运河时代迈向湖湾时代,立志成为长三角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一流的城市。这就是新常州的奋斗目标、远大理想。

勇争一流、耻为二手,作为一种城市精神,浇灌出幸福之花,绽放在笑靥之上。常州,获评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幸福都是拼出来的!今天,我们从4个维度解读常州精神的深刻内涵和“532”战略的时代命题。

奥体中心。

抢抓机遇超前布局

“新能源之都”令人瞩目

到常州,第一眼就是“新能源之都”的巨幅广告,这样的牌子随处可见。

今年,常州满怀豪情冲刺GDP万亿之城。去年,经济增长走出“V型”曲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江苏省均、领跑苏南。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常州高质量发展势如长虹?

答案是新能源产业!这就是常州锻造持续优势、形成澎湃动力的“制胜之道”和“独门绝技”——以产带链、以链兴群,支撑“GDP万亿之城”的能级跃升。

2022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对常州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去年,常州市工业总量首次破2万亿元。

回望常州新能源产业崛起之路,那该是怎样的10年?

机会总是一刹那,攥到手心就是机遇。2013年,常州明确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智能电网在内的十大产业链,开始了漫长的“建链、补链、强链、长链”建设。

2016年,宁德时代落地常州下辖的溧阳市,成立江苏时代。

从此,常州赢得新能源赛道上起跑卡位的第一棒。2022年,溧阳市动力电池产业集群跻身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与宁德时代一样,落户常州市金坛区的中创新航,以其筚路蓝缕的崛起之路,堪称常州“逆向招商”的经典之作。

2015年,金坛区引进中航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6年前,中航锂电在洛阳诞生。2018年,出现巨额亏损。

面对如此情势,金坛区果断“抄底”。由此,中航锂电变身中创新航,其身份由洛阳央企子公司转换为常州地方国企,总部从洛阳市迁至金坛区。

常州的精心呵护,使中创新航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总出货量排名从行业第9跃升为第3,去年10月6日成功在港交所实现IPO,市值一度超过600亿元。

“电池+电机+电控=新能源汽车。”和南阳人一样的渴望,常州人怀揣汽车梦想,紧盯新能源这个风口,下定决心换道领航。

完备的产业链,形成强大的磁力场。北汽、上汽、东风等纷至沓来,常州迅速形成了以理想、比亚迪等新能源头部车企为龙头,布局蜂巢能源、贝特瑞、星星充电等配套企业,形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0年功成,崛起的“新能源之都”从梦想照进现实——

新北区舞动比亚迪这个龙头,武进区以理想汽车为总牵引,金坛区构建研发能力国内领先的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溧阳市打造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和储能电池示范高地,天宁区争创省级车联网先导区……

负重10年,常州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去年11月,常州登上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位列全国第5,前4位是深圳、上海、北京、武汉。全年,新能源整车产销超34万辆。

上市后备企业411家中,新能源领域相关企业83家。据常州市政府办副主任赵海清介绍,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再翻一番,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记者感言:奋力打造“新能源之城”,常州用了10年铸成此“剑”,这可是一剑可当百万师的“剑”。10年发展哪有坦途,但常州发展目标一脉相承,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发展步伐一路走来。对此,不得不佩服常州当初战略抉择的前瞻性、连续10年发展定力的稳定性,无不感动于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的“四敢”精神。毕竟,高质量发展,需要瞄准目标的“方向盘”和提供动力的“发动机”。

文旅融合迭代创新

“恐龙城”讲好“恐龙故事”

南阳到常州,两城相距800多公里,却有着相同称号——历史文化名城,相同的市花——月季。

当然,两地也有很多的差异,如三次产业占比。2022年,常州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8∶48.8∶9.4。

作为三产的“脊梁骨”,文旅融合迭代创新,破壁出圈。2022年,常州全年接待游客637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38.9亿元,接近地区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

常州日报记者周洁坦承,没法跟邻近的苏州、无锡比资源。但在文旅发展上靠的是创新,常州人拼的是创意,“特别会讲故事”。她认为,3个文旅经典可概括为成语:无中生有,点土成金,小题大做。

“无中生有”,5A级景区恐龙园名扬四海。

1993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侏罗纪公园》,掀起了全球“恐龙热”。全球“恐龙迷”期待在现实中感受“侏罗纪公园”。

恰巧,1996年,原国家地矿部为保护珍贵的远古动植物化石,拟规划建设中国地质博物馆分馆。正是这样一个契机,让原地矿部、常州市政府和中国地质博物馆三方一拍即合,全新的中华恐龙馆最终落户常州。

常州本无“龙”,从此成为“恐龙城”,为“常州,别称'龙城’”再添新版本。中华恐龙馆于1997年奠基,2000年对外开放,2010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6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近6000万人次。

从“一馆”(中华恐龙馆)到“一园”(中华恐龙园),再到“一城”(环球恐龙城,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而今占地4800多亩。这个“恐龙王国”已成为常州文旅头部地标和江苏文旅领军品牌。

2022年6月2日,江苏省重大项目——“东方侏罗纪”一期300亩,在中华恐龙园以东开工奠基,与恐龙城形成“姊妹乐园”。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长三角首屈一指的一站式休闲度假目的地。

今年春节前后,恐龙园文旅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沈波率团多次抵达南阳,谋划南阳·中华恐龙园项目。项目经理张俊随团去过西峡,“真的被恐龙蛋化石'震(撼)’到啦!”

“点土成金”,淹城遗址化古为今成名片。

淹城遗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距今2700余年,是迄今国内发现少有保存完好的春秋时期地面城池遗存。

城内保护,城外开发。春秋淹城旅游区在此原则下,开发建设淹城春秋乐园。2016年,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测算,“常州武进春秋淹城”品牌价值达20.85亿元。

常州百姓口中的“三个土墩墩”,真正实现点土成金。

“小题大做”,天目湖引发乡村旅游爆棚。

天目湖,坐落于常州溧阳市南八公里处,因属天目山余脉而得名。作为江苏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它被誉为“江南明珠”、“绿色仙境”。

天目湖将“一锅鱼头”炒热,为溧阳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核心动力。2017年,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水利设施类上市公司。“天目湖”品牌让溧阳近10万人捧上旅游的“金饭碗”。

文化赋能,旅游为民。常州在江苏率先实现省辖市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覆盖。“教我如何不想她!”常州,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记者感言:来到常州,站在恐龙城中,作为南阳人颇有“羞愧难当”之感。想想南阳的恐龙蛋化石——世界第九大奇迹啊,比比跟常州恐龙园的发展悬殊,不能不说南阳文旅“捧着金碗叫苦穷”。值得庆幸的是,开放的南阳迎来了常州恐龙园集团,真心期待精妙的文化创意能给南阳文旅注入新力量、凝聚新实力。

引才育才人尽其才

英才与常州“双向奔赴”

常州国土面积相当于南阳四分之一,人口总数略微超过南阳一半。

创新之核,服务领航。一向爱才重才的常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打造有志青年人才社群生态,构建引才育才留才的“强磁场”。

“卡脖子”技术攻关,关键靠人才。新春伊始,常州再次发布“硬核”招募令:瞄准“卡脖子”技术,推出系列优渥政策,组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攻关联合体”,打造最优创新生态,向“卡脖子”技术难题发起冲击,为常州产业发展增添动能。

安身,是拴心留人的第一步。

“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去年11月16日,“金凤凰”人才公寓启用,8栋楼总计1683套精装房间。拎包即可入住,按照标准这是常州第二家五星级人才公寓。

“金凤凰”人才公寓主要为常州科教城配套而建,被誉为扎根科教城的“栖息地”、创业就业的“梦工厂”。科教城是常州地区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最具创新特色和活力的区域。截至今年4月1日,已有500多人入住“金凤凰”。

常州以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拴心留人这篇“大文章”。至2023年3月,常州已建成投用人才公寓7.1万套。其中,五星级人才公寓两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10个。

安心,须学得一技之长。

到访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实训基地那天,汽车实训车间正在改造中,一个月后将升级为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这里,每年接受学生实训4.3万人次,还有企业和社会培训1.7万人次。

产教融合,助力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目前,常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00余家,建有国家级和省级留创园9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家,青年就业见习基地500多家。

常州依托厚实的制造业基础,构建了上下贯通、有序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7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重大工程,449人入选省“双创人才”,30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名。

去年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常州就业景气指数在江苏省排名第一。常州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1万名,其中硕博研究生高层次人才4700多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400个,高技能人才数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

常州,因人而兴;产业,因人而盛!

记者感言:“非常不栖,进无止境”,这是常州人才品牌。从一个“家”起步,开启英才与常州的“双向奔赴”,创新平台让年轻人练就一技之长,创业从此有了前景……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已经成为常州的现实图景。服务领航,拴心留人,未来可期。常州经验,对于处在发展关键期的南阳来说,颇有参考价值。

营商环境全国标杆

争当服务企业“急郎中”

当下,南阳党员干部正争当“店小二”。

常州特别加缀了“急郎中”,意在暖心服务,把脉问诊,开出药方,达到“药到病除”服务企业的良好效果。

常州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民企众多、民资活跃,已有9家企业入选“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春节过后,在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期间,常州推介的重点是营商环境,努力营造与上海、深圳、杭州无差别的宜居宜业环境。

营商环境是常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常州经验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让政府更有为,让市场更有效。

政府有为,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十百千”工程,新增国家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省智能工厂11家,均居全省第一。

——推进国内国际物流双循环通道建设,海铁联运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南沿江城际铁路、常泰长江大桥等工程稳步推进,机场航站楼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

这些“有所为”,带来的是市域治理体系和能力的进一步现代化,为城市拓宽了综合发展的上限。

市场有效,让市场主体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今年,常州市公安局制定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新能源之都”建设二十二项措施》。常州市人社局推出15条“硬核”举措,助力常州市打造新能源之都。

武西太湖国际人才社区,是常州第一个为涉外人士打造的综合性居住区。武进区副区长朱岩说,这里的工作人员自称“店小二”,她认为更是“急郎中”,24小时开通服务电话,实行首问负责制。

2021年,在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常州“政务服务”“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名列全省第一。去年,常州开办的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入选了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示范引领“最佳实践篇”。

常州之行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仅仅是常州“532”战略的冰山一角。这是推动常州“迈入GDP万亿之城,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的动力之源——

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定位,力推“532”发展战略,即“五大中轴”指长三角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三个中心”指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两个示范”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

常州远征已经开启,展现在前方的必将是更加灿烂的明天。

记者感言:常州营商环境鲜明特征就是多维度、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居民素养高,城市环境优美、文明风尚盛行,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这些已成为常州最鲜明的主题和最激昂的旋律,立体化营商环境在这座“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苏南城市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特派记者 贾林伟 陈大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州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资助申报 424人符合条件
【读城记】常州,凭空造龙
厉害了!!常州目前动力锂电池电芯产能全省第一,全国前三!!
沪宁城际润泽的龙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名城】三吴重镇、八邑名都......这座三千多年历史的名城不仅有恐龙园
常州2016年灯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