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伤寒:乌梅丸方证辨难(下)




厥阴病令阴阳气不相顺接,寒归丑土而下凝,寅卯因寒凌而生机泯灭。寒气下凝则生湿,草木生机上灭则草木枯。厥阴为风木,木气旺则常绿,木气枯则易焚,而厥阴病则正是丑土代表的下焦寒湿重,而寅卯代表的中上焦因木气枯而生无根之火热,此火因无来自肾阳的持续蒸动,而无力通达四肢,只能飘乎于上焦,木燥则渴,风动则消,故厥阴病会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症状出现。所以《伤寒论》中厥阴病篇的主方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无不是温下寒的同时又清上热,或实木气而交通上下阴阳之气,以使阴阳气重新顺接。

至于蛔的生成,结合现代科学来理解,人们饮食五谷杂粮瓜果菜蔬,难免会有细菌或虫卵被同时食入。而这些虫卵一般在阴暗、湿热的腐草败叶等环境下最容易发育为成虫。正常的人体环境中,五脏一气周流不停,新陈代谢功能正常,这些虫卵随着气血、水谷的不停运行,很难滞留发育,很快就会被排出体外。而恰恰是在厥阴病时,木气滞而湿气生,湿久化热,加上肝木酸腐之性,于是虫卵随着木气滞留于腔道(主要是小肠)之中,不断发育而为蛔虫。

那么蛔虫为什么会上入膈呢?历代医家都认为是脏寒逼蛔虫而上的。其实这样理解并不健全。

《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古语还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说明万物皆具有两大特性:一是喜温,二是喜食。简称即温饱。蛔虫也一样,当它在小肠中时,它的天性也会促使它追逐温暖和有食物之地。自然它们会上行入膈,寻找温暖之所;或者在人饮食时,闻食味而趋前就食。

如果一味认为蛔虫是因为脏寒才上行入膈的,就太偏面了。即使此时人体正处在厥阴病期间,下焦有寒邪弥漫,但对于整个脏腑腹腔来说,一定还是温热的。所谓的脏寒,只不过是上焦与下焦相比较而言,下焦因受寒侵而打破了之前的平衡罢了。

四个问题辩解至此结束了,下面再就脏厥与蛔厥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脏厥,因厥阴是阴欲尽、阳欲生的特殊阶段,偏阴则表现下寒,偏阳则表现为上热。如果下寒表现轻,而上热表现重,即出现脉滑、持续的烦躁欲死、四肢厥逆等症状时,可用白虎汤直清上热,上热清则阳气才能下回,以温下寒。

而如果下寒表现重,出现脉细、手足厥冷、下利等症状时,可以用四逆汤或当归四逆汤主之,用药温下,同时注重交通阴阳。

蛔厥,是既有脏厥,同时又有湿热,引发蛔虫的生长发育出现的症状。蛔厥最主要的特征是吐蛔、时静时烦。而历代对原文的理解偏差,主要是断句上的不统一造成的。笔者认为作如下改动,则更易理解些: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假)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也。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此为蛔闻食臭出也。其人常自吐蛔。

这样再来看乌梅丸的组成,就一目了然容易理解了:

乌梅:重用在用酸来敛木之枯火,同时有安蛔作用;

蜀椒:温中散湿,同时杀虫;

附子:温下焦之寒以回厥;

干姜、桂枝、细辛:与附子交通,使阴阳相交相接;

当归:补营血以荣肝木,肝木荣则风自熄;

黄连:清上焦热邪,以绝气上撞心之苦;

黄柏:燥下焦之湿热,同时苦寒之性可驱赶余下的蛔虫上行,入蜀椒、干姜之地尽杀之。

所以,乌梅丸看似用药寒热错杂,但实与病理丝丝入扣,上下同治、寒热兼顾,症虽多而法不乱,药虽繁而理清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厥阴病及乌梅丸方证讲稿
治疗厥阴病蛔厥的乌梅丸,看了此文你就都懂了!
汉传免费课程之伤寒论类编补遗418--422条
伤寒论.第89条
《伤寒法祖》
郝万山讲《伤寒论》(厥阴少阳太阳是阳仪,研究伤寒离开五运六气是很难解释得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