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在于运动”对吗?

据说“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来的,后来成为了名言。

名言也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别是西方的名言。

比如“生命在于运动”,虎马奔跑如风,生命不过二三十年,飞禽展翅冲天,生命也不过数年,而龟静伏不动,寿长可过千年。

怎么越能运动的,反而活不过静止的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与运动的关系,研究的比伏尔泰之流要深邃的多。

大体可归纳为:生命在于静止,气血在于运动。

也可以说成为:有形之器在于静止,无形之气在于运动。

对于生命来说,身体就是一个“器”,这个“器”必须保持完整不破损,才能为器中的能量——气血提供一个持续运行的场所。而气血保持旺盛的运行状态,反过来能促进这个器不老化、不衰坏。这才是生命长久不老的原因所在。

那么,这个器是越运动越折腾越好呢,还是保持静止好呢?

道理很明显,器经不起折腾。

有形之器为阴,易静;无形之气为阳,易动。

阴静阳动,这才是天地间的至理名言。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就念念不忘“养气”了。

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一个形而下,一个形而上,贵贱不言自明。

所以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

所以中国的圣贤们,都争着去静坐养气,开发出大量玄妙无比的养生气功。

而西方呢,还跟在动物的身后,玩得不亦乐乎着呢。

道家一直把这个身体称作“臭皮囊”,佛家叫“相”。

所以老子说:“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佛家也追求“不着相”。

这与儒家的“君子不器”是一个道理。

由此看来,说出“生命在于运动”的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还处在“器”与“着相”的初级蒙昧阶段。

佛道皆行“打坐”,打坐贵在体现了“有形之器在于静止,无形之气在于运动”这一思想,具体原理可参考2017年拙文《养生,你为什么不打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羿想天开》之一百一六生命在于不折腾
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美自静止——“幻影”极限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当然是运动!不管你动不动,你的血管、心脏、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到底哪个说法正确?
呼吸和心跳次数,与人的寿命长短有着紧密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