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短暂的中兴梦:英王陈玉成一死,太平天国再无翻盘的可能

太平天国自从定都天京后,一直被清军围困,江南江北两座大营死死围困天京,但在东王杨秀清的指挥下,连续摧毁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彻底解除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也让太平天国走向了极盛。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解决天京之围几个月后,“天京事变”爆发,各个实力派自相残杀,不仅杨秀清、韦昌辉和秦日纲等名将相继被杀,还葬送了两万太平军的精锐,也让太平天国由盛而衰,虽然石达开随后掌握朝政的,但因为猜忌第二年带兵出走,太平军面临群龙无首的局面。

而湘军看准机会,先后攻克湖北和江西各地,意图包围天京,而之前被摧毁的江南和江北大营则再次建立,继续围困天京,形势比之前更加危急,衰败之际,洪秀全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开始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的将领,才让太平天国度过难关,要是没有他们,太平天国在1856年就被清军剿灭了,而他们的出现也让太平天国出现了中兴的可能。

年少成名的陈玉成

陈玉成是广西藤县人,早在14岁的时候就参加了金田起义,因为枪法出众,在太平军内担任童子军的首领,此时的他在太平军中根本没啥说话的地,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1854年,太平军在进攻武昌的战役中屡屡受挫,17岁的陈玉成主动请缨,愿意率领敢死队为大军杀出一条血路。

随后陈玉成率领500敢死队猛攻武昌城东防守薄弱处,亲冒箭雨滚石,第一个冲上城头,一举攻占武昌东城,为太平军打开了武昌的大门,事后论功行赏,陈玉成被推为首功,提拔为殿右三十检点,节制太平天国的后十三军和水军大部,可以说陈玉成年少有为,此后,陈玉成镇守蕲州,多次击败湖北的清军,独当一面。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后,看准机会的湘军重整旗鼓,向西推进,同年11月,胡林翼就攻克了武昌,两湖总督官文也收复汉阳,长江中游的两个重镇一下子落在湘军之手,而江西因为石达开的出走,防御空虚,先是九江被攻克,随后江西各城相继被收复,湖北和江西落入湘军手上,安徽就成为太平天国唯一的后方。

湘军在步步紧逼的同时,江南、江北两座大营也得以重建,到了1858年,天京已经被湘军、江南、江北大营团团包围,可以说形势比之前还要危急。关键时刻,洪秀全将陈玉成和李秀成调了回来,重用他们,而他们也不负众望。

1858年11月,陈玉成和李秀成联手,击败德兴阿,取得“浦口大捷”,消灭清军万余人;

1858年12月,二人再次联手,歼灭湘军精锐6000余人,取得“三河大捷”,曾国藩、胡林翼湘军元气大伤。

1860年4月,陈玉成、李秀成又一次合作,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南方八旗、绿营两大军团溃败,彻底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围困,顺便攻占江南,建立了苏福省,建立了新的后方基地

这是1856年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军事最鼎盛的时期,而英法联军也在天津登陆,清军在八里桥溃败,沙俄也在东北虎视眈眈,清朝力不从心,大大改善了太平天国的局势,可以说太平天国迎来了中兴的可能。

而这一年,也是陈玉成的高光时刻,不仅被封为英王,成为太平天国最年轻的王爷,还被洪秀全委以重任,“外事不决问英王,内事不决问干王,二事不决问天王”,可以说太平军对外征战的所有军队都必须听命于他。

兄弟若离心,中兴只能是个梦

如果陈玉成和李秀成继续保持这样的态势,那么太平天国不仅可以中兴,甚至还可以翻盘。

但从始至终,两线作战一直是太平军的一个特点,东线是八旗绿营的江南江北大营,西线是曾国藩、胡林翼的湘军,在太平天国这里,东线是稳固天京的根本,西线是征集天京必备之粮食物资的地方,也可以为天京建立屏障。

在杨秀清时代就一直寻找突破口来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把握主动,本来攻破两座大营有了一线的可能,但“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军再度陷入战略被动的局面,局势不妙。因此太平天国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同时守住东线和西线。

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守住其实问题不大,只要陈玉成和李秀成团结合作,患难与共,就可以为太平天国续命甚至翻盘,在洪秀全的安排中,陈玉成负责西线,以安庆为中心,与湘军争夺湖北、安徽,稳住长江中上游的基地,而李秀成则负责东线,以天京为中心,对抗江南大营,确保天京的安全。

前期双方尚能团结协作,但随着不断地胜利,陈玉成和李秀成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了,首先就是攻占江南后,陈玉成为了补给军需,在苏州、常州等地设卡征收税金,但这里却是李秀成管的地方,双方部下因为税金发起了争执,虽然很快处理好了,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但透露的却是太平天国诸王之间的领地意识,双方存在了一定的隔阂,杨秀清时代的亲密无间已经荡然无存。

双方矛盾的爆发起源于西征还是留守,打下江南后,李秀成认为巩固和扩大苏浙的地盘,为太平天国谋求一个强大的财源之地,但湘军不断围困安庆,曾国藩把所有家当都投入到安庆战役,西线战局刻不容缓。

为了解决安庆之围,洪秀全召集众人商讨如何解决,其中陈玉成建议应当效法石达开远征湖北解皖南危局的战法来跳出僵局,这就是陈玉成的“围魏救赵”之计,洪秀全表示赞赏,当即下令太平军分两路,一路由陈玉成栓领,从皖南出湖北,直攻武昌,一路由李秀成率领,从江西出湖南,绕出武昌之西,剩下的则是李世贤和杨辅清则从江西入湖北,攻武昌的南北两面,目的是拿下只有三千人守城的武昌,迫使曾国藩救援。

本来计划很好,陈玉成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攻破黄州,距离武昌只有一百多里,但形势大好的时候,英国人前来搅局,认为太平军影响了英国利益,如果继续前进,英国将会武力干涉,另一方面则是曾国藩继续围困安庆,安庆局势危急,陈玉成陷入两难境地。

而李秀成在干什么呢?他并没有听从洪秀全的命令,依旧带领主力进攻苏浙,只是派遣堂弟李世贤和杨辅清进攻皖南,面子上策应一下,之所以不听命令是因为李秀成拿下苏浙大部分后,苏浙的富庶让他们逐渐失去斗志,军中很多人弥漫留居苏浙的情绪,不愿意西征。

况且李玉成因为年轻气盛,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怼人,之前就发生和州内讧,迫使太平军将领韦俊投降清朝,也是他最后攻克安庆的命脉枞阳,可以说陈玉成和李秀成待人以宽脾气形成了反差,他们表面上虽然没有什么不和,但他们性格上的差别、势力范围的划分,让他们最终在战略方向上分道扬镳,这也是李秀成不愿意西征的原因。

虽然在洪秀全的命令下才慢腾腾的出兵,甚至一度攻陷了武昌,但时间太晚了,陈玉成因为英国海军的阻碍,无法和李秀成会师,成了单独作战,李秀成认为陈玉成是故意不来会师,一气之下,退出湖北,继续进攻浙江开辟江南基地,而李秀成出走后,本来动摇的湘军加紧围困安庆,也知晓了陈玉成的计划,根本不搭理他。

1861年8月,安庆最终被清军占领,至此,太平天国失去了西边最为重要的屏障,安庆之战因为李秀成的不积极导致陈玉成的惨败,其主力军团损失殆尽,被迫退守庐州,清军围困庐州之际,李秀成则发动第二次东征,夺取苏浙大部分地区,却没有派兵救援庐州,如此,陈玉成的处境更加被动。

虽然庐州粮草可以支持数月,但孤城无援,长此以往,势必弹尽粮绝,不得已拉拢早有割据心思的凤阳团练头目苗沛霖,保举苗沛霖为奏王,而洪秀全也赐给苗沛霖王娘、白银等。

但苗沛霖本来就是首鼠两端的人,一方面假意支持太平天国,一方面却被清军招抚,但因为苗沛霖寿州擅杀案的前科,并不被清廷所信任,因此苗沛霖准备将陈玉成当成投名状,获得清廷的信任。1862年,苗沛霖诱骗陈玉成入城,将其抓获送给清廷,受凌迟处死,时年26岁。

没了陈玉成,太平天国西线战场一败涂地,湘军顺利夺取安徽,杀向天京,在雨花台下扎下大营,天京彻底被围困,两年之后,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彻底被灭亡,可以说陈玉成一死,意味着太平天国中兴之梦的破碎,短暂的兴盛掩盖不了内部的衰退。

其实“天京事变”虽然让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但根基还在,但洪秀全因为杨秀清的事情对每个人都有戒心,因此搞出了“封地制”,“封地制”下,太平天国诸王互不统属,都有自己的辖区,他们只关心自己辖区内的事情,不管队友的死活,李秀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年轻一代中最能打的,而且都是统帅级别的,双方互相合作的时候,令太平天国再次兴盛起来,但就是因为嫌隙和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再也没有之前团结合作的精神,最终各个被击破,陈玉成一死,李秀成独木难支,最终走向覆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玉成的私心
事实证明,陈玉成虽然英勇无敌,但难以承担大任!
二十六岁时被凌迟三千余刀而死的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最后的联手作战:未能扭转乾坤
英王陈玉成寿州被俘:太平天国最闪耀的将星悲情落幕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晚期的陈玉成和李秀成关系怎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