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诡异的灭亡:东汉崩溃的前夜,朝廷内外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平六年(189年),东汉最后一位实权皇帝汉灵帝驾崩,谁也没想到,短短三年时间里,朝廷的威严如过山车一样急转直下,天子如同玩物被各路诸侯争抢,最终被曹操挟持而去,至此东汉王朝进入了倒计时。

东汉的崩溃的未免有点迅速

说实话,汉灵帝时期虽然爆发了黄巾起义,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朝廷的统治,反而很快就被平定了下去,至于汉灵帝自己更是大权在握。

哪怕黄巾之乱后天下动荡,但一直到死,天下权力都在汉灵帝自己手上,从未旁落,朝中三公九卿,地方州郡的州牧刺史,只要愿意,他随时可以罢免,皇权如此集中,却在他死后短短三年内崩溃,任谁都想不到的。

但东汉就是崩溃了,崩溃的如此诡异,崩溃的如此迅速。

先谈谈汉灵帝,汉灵帝虽然不能说是贤明,但也不是昏庸无能之人,十岁被外戚扶持继位,短短几个月就依靠宦官铲除权臣得以掌权。

但东汉朝廷本质上是豪族大门建立的王朝,世家大族和外戚在朝廷内外有着巨大的权力,为了对抗世家和外戚势力,汉灵帝推行鸿都门学,意图打破世家门阀垄断官位的局面,靠着宦官、外戚、士族和朝臣之间的斗争,顺利让他掌握朝廷大权。

汉灵帝玩的花,但能力还是有的

但东汉两百年积弊很深,不是他一代人就可以解决的,但至死都没能解决豪门士族土地兼并的问题,反而得罪豪族门阀,极力对抗汉灵帝的鸿都门学,办理官学需要大量的钱财,加上天灾人祸,国库空虚,汉灵帝卖官鬻爵,朝廷大官可以竞标获得,高价获得的官员们又不断搜刮百姓,钱都被汉灵帝得了,苦的却是百姓,最终引爆了黄巾之乱。

为了平定黄巾之乱,汉灵帝不得不提停止打压外戚和士人的手段,大量启用他们来平定地方之乱,甚至为了弥补朝廷军力的不足,汉灵帝还下令让地方州牧自行招兵的权力,至此地方权力开始逐渐加深。

当然为了防止外戚和士人继续做大,汉灵帝只能更加依赖身边的宦官,利用宦官制衡外戚和士人。

但即便如此,东汉还没到崩溃和绝望的时候,毕竟汉灵帝依旧掌握实权,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却处理这些烂摊子,可惜汉灵帝玩的太花,半年前还能骑马持剑检阅大军,但没多久就垮了,不到三十四岁就一命呜呼,更要命的是没有明确自己的继承人,这个烂摊子直接诱发了东汉的崩溃。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何皇后生的长子刘辩以及王美人生的次子刘协,但王美人被却被何皇后毒害,为了防止刘协被害,汉灵帝将刘协交给自己的母亲董太后抚养长大。

汉少帝刘辩

按照宗法制,理应立长子刘辩为太子,但汉灵帝却更加瞩目自己的次子刘协,首先就是刘辩从小被送入宫外长大,生性懦弱,缺乏王者应有的霸气,至于刘协则养在宫内,从小聪慧,威严和仪表都远胜于刘辩,且行事端庄,更适合把江山交给他。

其次就是刘辩的舅舅正是手握军权的外戚大将军何进,将皇位传给刘辩,无异于再度开启东汉一贯的外戚专权的局面,自己好不容易把大权归拢到刘家,不能再让皇权旁落,刘辩如此软弱缺乏主见,无法驾驭外戚,只能沦为傀儡,所谓知子莫若父,唯有自己看重的次子刘协才能独掌大权。

当然刘协能力如何,谁也不知道,也不一定能压制住宦官力量和外戚力量,但至少不会如同刘辩一样很明显就会受人控制,成为傀儡,能掌握实权,只要有实权,刘氏江山才不会垮。

可惜嫡长子继承制的理念下,汉灵帝不敢轻易打破,毕竟黄巾之乱刚刚平息,地方诸侯骤得大权不免有点蠢蠢欲动,需要何进来威慑各路州牧,抛弃刘辩势必会引起何氏的不满,进而引发朝政的混乱。

更别说刘协身边缺乏有力的支持者,董太后等人不管是能力还是势力上都无法和何家相比,自己是可以利用宦官给他增加支持,但宦官的名声早就被自己搞臭了,民间都对宦官极度厌恶。

所以不管立不立太子,在汉灵帝面前都是一个死局,立刘辩可以稳定朝政,但会皇权旁落,外戚再度干政,立刘协可以保证刘氏掌权,但会立即陷入朝政混乱,可以说立也不是,不立业不是,或许汉灵帝想要等拔出何氏外戚力量后在立刘协,可惜没给他时间。

当然汉灵帝不是没有动作,病重前,扩编自己的亲卫部队西园军,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安排自己的心腹宦官蹇硕担任西园军的统领上军校尉,上军校尉权力有多大呢?一旦遇到战事,就连大将军的何进都要听从他的指挥,就是为了压制何进,然后把何进调出洛阳,减少何氏对朝政的影响力。

西园八校尉

但何进会甘心如此吗?何进一看汉灵帝病入膏肓,直接找个理由拖着不去,其次就是拉拢西园八校尉的一些人,架空蹇硕,硬生生地拖死了汉灵帝。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刚刚驾崩,蹇硕就打算除掉何进,拥立刘协为帝,蹇硕计划很简单,就是趁着何进前来参加葬礼的时候,直接一刀结果了他,但没想到除了纰漏,自己身边早就被何进渗透成了筛子,除掉何进的计划早就被上军司马潘隐暗示给了何进。

何进一看潘隐的眼神早就明白怎么回事,直接逃出宫门去了军营,在军营内蹇硕拿他没办法。

蹇硕计划失败,在宗法制下只能让长子的刘辩继位,由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共同辅政,大汉的江山果然如汉灵帝所料,落入了外戚和豪门士族的手上了。

蹇硕想要诛杀何进失败自然引起他的不满,本来何进就和蹇硕不和,现在更是陷入你死我活的境地,只是碍于蹇硕有兵权,不敢贸然进攻,而蹇硕也自知势力弱小,极力拉拢十常侍组成政治同盟。

十常侍密谋

本来宦官和宦官是天生的政治同盟,却不料十常侍里也有何家的人,这就是中常侍郭胜,郭胜是何家的同乡,何皇后能进入宫中全靠郭胜的帮忙,有了这层关系,何家才能在宫中如此舒坦这么多年。

除了郭胜,十常侍也和蹇硕离心离德,毕竟何家和十常侍关系匪浅,现在刘辩继位,自己权势依旧如此,但如果蹇硕拥立刘协成功,那么蹇硕就成为宦官势力最大的一个人,十常侍肯定不会如意,暗中一合计,不如联合何进诛杀蹇硕,向何家示好,就这样蹇硕稀里糊涂地送了命。

本来朝政由外戚和士人把握的,现在更好,宦官和外戚一起联合瓜分大权,至于刘辩,还是安安心心地当个傀儡吧!

此时的何进春风第一,彻底掌握汉朝军权,但豪门士族会让他如意吗?显然不可能,在士族眼里,何家只是一个杀猪的,凭什么和自己平起平坐?

时任中军校尉的袁绍暗中给何进“献计”,让他诛杀宦官彻底掌握大权,对于袁绍的计划,何进一开始是反对的,毕竟诛杀蹇硕,宦官除了不少力,但袁绍却说蹇硕曾经联合宦官,只是蹇硕能力不行才把他推出了送死,万一蹇硕和宦官联合,何进还能如此安稳?

何进一听,还真是如此,在袁绍的刻意挑拨下,何进与宦官的关系越来越差。

至于袁绍为何这么做,是因为他站在自己家族立场上说的,袁氏是汉末名门望族,四世三公,当朝太傅袁隗正是袁家的当代家主,如果外戚和宦官斗的两败俱伤,那么袁氏就可以渔翁得利,掌握大权。

袁绍

听闻哥哥要除掉十常侍,何太后表示激烈的反对,自己在深宫靠的就是宦官,一旦除掉他们,自己和刘辩会彻底被架空,何进的权力将会进一步扩大。

既然何太后不让杀,何进也没办法,决定先看看再说,孰料董太后也想掌权,何进一气之下直接毒死了董太后,袁绍又进言,说宫内宦官都流传大将军鸠杀董后,欲谋大事,此等流言传出来对何进不利,不如先下手为强。

但何进还是犹豫,加上何太后激烈反对,何进还是决定不动十常侍,袁绍见何进不愿和何太后撕破脸,又献出一计,邀请天下诸侯进入洛阳,向何太后施压,让何太后迫于压力会自己诛杀十常侍。

对于召外兵进京,很多人表示反对,既然要除十常侍就应该快准狠,召外兵进京无异于告诉十常侍要除掉他们,更何况请神容易送神难,本来朝廷就很混乱了,现在加上外部诸侯,岂不是乱上天。

但何进不管,满脑子都被袁绍蛊惑,向各地发了密诏让他们带兵入京,结果自己先被十常侍杀死,至于十常侍则被抓住机会的袁绍等人给诛杀,豪门士族一下子解决了宦官和外戚。

好处全让董卓得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何进的密诏把董卓引了出来,好处全让董卓得了。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董卓入京乱政,为了树立自己威望,废立皇帝,引得天下诸侯讨伐,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不过朝廷的遮羞布还在,真正拉下这块遮羞布的是李傕、郭汜之乱,王允诛杀董卓后,西凉兵惶惶不可终日,毕竟王允放言要杀了西凉兵,李傕、郭汜等人打算各自散去逃命,同为西凉人的贾诩不甘被杀,唆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

王允正享受着权力,哪里会料到西凉兵的反攻,李傕、郭汜卷土重来,王允被杀,东汉朝廷彻底失控,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彻底拉下,至此东汉的神器进入倒计时,此时距离汉灵帝病逝不过三年。

《三国杀》里汉献帝的皮肤显示了他的处境

乍一看,东汉的灭亡似乎和袁绍有关,事实上袁绍只是推了一波而已,东汉的朝政长期都是外戚、高门大阀的士族和宦官交替把持,在汉灵帝时期外戚和门阀都被打压,他们不甘心失去权力,自然会联合在一起夺权,只是这种夺权过于盲目,短短三年,各路野心家粉墨登场,让急需休养生息的东汉陷入无休止的纷争,再也缓不过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东汉末年的动乱是如何造成的,为何会首次出现地方军阀控制朝廷
东汉末年开启乱世的罪魁祸首不是何进,不是董卓,而是一位名士
何进喋血宫门,一场诡异政变背后,是袁绍家族布下的借刀杀人之局
袁绍和董卓的路线斗争
他是东汉最后一个外戚权臣,如果他不死,也许就没有三国鼎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