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开平人不仅画了《时局图》,还设计了飞艇……
userphoto

2023.03.17 重庆

关注
人教版历史教材上的《时局图》经久不衰,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幅漫画形象深刻地展示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封建帝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现实。漫画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幅漫画的作者谢瓒泰是开平人,他是什么人呢?今天来讲讲他的故事。

时局图(图源:网络)

谢瓒泰祖籍开平,187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的一个华侨家庭。

父亲谢日昌在澳大利亚经营一家规模可观的进出口公司,他是洪门元老级别人马,也是澳大利亚中华独立党领袖之一,一直谋取反清复汉。谢日昌的最好朋友是太平天国瑛王、洪门领袖洪全福。这个洪全福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受雇于一艘洋船上干厨子,后来年纪大了,就在香港上岸,挂牌行医,谋份生计。

说起洪门,好多人都是从影视作品上有所听闻,以为只是“黑社会”的一个门派。实质上,洪门是明末清初创立的一个反清复明的地下秘密组织。1925年10月10日,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陈炯明首任该党总理。大家熟知的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也是世人景仰的洪门元老。由于家庭长期耳濡目染,的确,谢瓒泰从小就对清廷没有什么好感。

1887年5月,16岁的随家人迁回香港居住,并进入香港皇仁书院读书。由于他喜欢数学和机械,因此后来又成功进入香港皇家学院机械工程系继续深造。在香港,谢瓒泰手上拿着替他洗礼的主教Bishop Greenway的介绍信,不久便进入香港上流社会,这些资源被运用在后来的革命事业时如鱼得水。

香港皇仁书院(图源:网络)

还是1887年这一年,谢瓒泰结识了年长10岁的热血青年杨衢云,两人意气相投,结拜为盟兄弟。

由于精通中英文,毕业后,在香港政府工务局内任文员,后又为洋行买办、经理。

1890年,杨衢云想成立一个讨论时事、开启民智的组织。谢缵泰作为杨衢云忠实的小迷弟自然倾尽全力支持,两人联络了在外国人办的书院、洋行求学或任职的进步人士陈芬、周昭岳、刘燕宾、罗文玉、黄咏商、尤列等16人成立了一个叫辅仁文社的革命团体,杨衢云当仁不让出任社长。最初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借刘燕宾开的“炳记船务公司”,后来1892年移至香港百子里一号二楼。

辅仁文社旧址现今建成百子里公园,纪念那段历史。(图源:网络)

谢瓒泰为“辅仁文社” 拟定几条简明扼要的纲领:
一是纯洁品行;二是禁染恶习;三是为未来青年做表率;四是经种种可能,增进中外文武两种知识;五是获得西方优秀科学文化;六是尽心爱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三年前,经尤列撮合,在香港求学的孙中山认识了杨衢云,彼此志同道合,纵论天下,每次讨论国家兴亡大事常常“达旦不倦”,大有相逢恨晚之意。

2月21日,孙中山决定与杨衢云合作,在中环士丹利街13号成立兴中会总会,辅仁文社全体同仁加入兴中会,对外叫“乾亨行”,以商行形式掩人耳目。会上预定在当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举行广州起义,以3000便衣队武装袭取广州,由孙中山在第一线指挥,杨衢云则在香港担任留守重任,负责派遣武装人员及财政接应事项。同时决定革命新政权的旗帜是青天白日旗。此时,谢瓒泰在兴中会是仅次于杨衢云和孙中山的“三号人物”。

这一年的时势大局波诡云谲,由于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政府战败,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尽管李鸿章哀叹:“日本真不再是以前那个弱小的国家,要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先灭日本!”但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传来,依然群情汹涌,举国震惊,革命起义的时机已逐渐成熟。

10月10日,兴中会开会选举起义后临时政府负责人,谢瓒泰提名杨衢云,陆皓东、陈少白则推举孙中山,双方开头各不相让。孙中山顾全大局,说服自己的支持者,将临时政府总统位置让给杨衢云。

早在广州起义之前,谢缵泰就大胆利用舆论宣传,在香港的《剌西报》《德臣西报》等发表一些政论文章批判清政府,将革命合理化。他草拟《告光绪皇帝的公开信》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广为传播,以投石问路的方式探测海内外同胞对清政府的态度,这也成为兴中会第一篇对外宣言。

但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由于广州起义的计划被叛徒泄漏给清廷官员,武装起义还未开始就失败了,两广总督谭钟麟在香港华文报纸上刊出悬赏1000元缉拿孙中山、杨衢云的告示,他们被迫逃往澳门,后辗转去了日本。谢缵泰则留在香港处理善后事宜,他再次利用其在上流社会的影响力,在港英政府中斡旋,既保自己周全,又博得港英政府对革命者的同情。
 
1898年6月,谢瓒泰绘制了那一幅世人皆知、名垂青史的《东亚形势图》,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时局图》。这幅漫画最初是同年7月发表在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最早记载谢瓒泰绘《时局图》是在国民党元老冯自由著的《革命逸史》上:
“戊戌六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一'东亚时局形势图’,以警世人。图中以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

这幅漫画的左上方还题有一首诗:“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时局图》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中外报刊的广泛关注。1899年,当时流亡日本的杨衢云见此漫画后也十分兴奋,他写信给谢缵泰,要求进一步修改漫画,一是涂上色彩,二是加以滑稽化。此后,该漫画在日本出版,并作为革命宣传品寄发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革命党组织。后来,该画还多次被印成的单张宣传画出售,畅销全国各地,影响极大。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直接引领全国各地报刊仿效以漫画形式指点江山的新潮。

修改后的《时局图》(图源:网络)

从1898年《时局图》问世到1904年的这6年,各报刊编辑及出版商不断进行“炒作”,他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对漫画及其画题进行过多次修改,甚至配以各种图说,因此《时局图》有了2.0、3.0、4.0甚至更多五花百门的版本。例如,原作以蛇代表英国,而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所藏的原印件《时局图》则改为以虎代表英国,并且增加了在强邻环伺之时满清官员仍纸醉金迷、耽于酒色的场景。1903年《俄事警闻》创刊号上所载的版本改名为《瓜分中国图》,删去了原图中的英文字母及滑稽化的满清官员的昏聩形象。

《时局图》的出现,将这位兴中会第三号人物在谋求声援、制造声势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史学家黎东方先生在《细说民国创立》中评价道:
“清朝晚期,民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而谢缵泰在民与官、官与洋人、民与洋人之间展现其高超的外交手腕和人格魅力。”

1900年1月,杨衢云辞去兴中会会长一职,改由孙中山任。当其时,义和团运动正在北方蓬勃发展,兴中会认为清政府已无暇南北兼顾,再次在广东起义的时机到来了。同年,杨衢云从日本到香港,发动惠州起义,遭镇压后失败。杨衢云于年底返回香港,于上环结志街52号设私塾辅仁文社教授英文以养妻儿。

1901年1月10日,毫无察觉的杨衢云在其私塾内对着学生高谈阔论侃侃而谈。清廷派来的刺客陈林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枪刺杀,杨衢云欲抽案台抽屉里的手枪还击,情急之中抽屉被椅子所阻。于是凶手趁乱连发两枪正中杨衢云胸部,当即血流如注的杨衢云被紧急送往香港皇家医院抢救,第二天早晨气绝辞世。

亦兄亦师亦友的杨衢云牺牲,对于谢赞泰来说是极为沉重的打击,他悲痛难忍,为杨衢云安排下葬于跑马地香港坟场。因杨衢云生前喜爱太阳和蓝天,谢瓒泰特意选一块居高朝阳的风水宝地告慰杨衢云英灵,寓意待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了,中国社会就是湛蓝的天。杨衢云的墓碑没留名字,只刻有编号6348,刻有青天白日图案。

在日本孙中山写信给谢缵泰,言词哀切,“先友杨君在港遇害之事,弟得接电音,即向同志告知,弟与各同志皆深为惋惜,哀悼之情,有非笔墨所能尽者矣。”然而,此前与孙中山那派早有间隙的谢瓒泰此时已心灰意冷,与孙中山渐行渐远渐无书,转而单独联合祖籍新会的香港富商李纪堂,请出他们认为颇有资历的洪全福重新出山继续干革命。

在那个墙倒众人推的时代,干革命谋求推翻腐朽的清皇朝自然不会仅有孙中山领衔的一家。

1903年1月,谢缵泰与父亲谢日昌、弟弟谢瓒业,还有洪全福、中国首位留美学生容闳、李纪堂等策划了一次名为“大明顺天国之役”的起义,即第二次广州起义。

现在看来,这个起义是有些滑稽。首先是国名,“大明”二字就具有浓厚的洪门色彩,“顺天国”三个字又借重洪全福在太平天国那段历史。洪全福更是顶着“南粤兴汉大将军”的头衔出征。最终起义失败得有些“无厘头”,原因是有些枪械是向广州沙面的曹法洋行购买的,定金已付了十几万大洋,却迟迟不交货,眼看预定起义时间快到,李纪堂不免着急,三天两催告。可洋人可不买账,便将起义的消息故意告诉清军的军官,于是清军广州全城搜捕清洗,因此这次起义再次“出师未捷身先死”。

香港富商李纪堂原先就答应就这次起义资助50万,但起义失败,实际只花了10万左右。洪全福逃亡新加坡,改名浮萍,后来得病后又回到香港逝去。谢日昌于当年2月就忧愤成疾,不久病逝。谢缵泰的弟弟谢瓒业也逃去了南非。

中年谢瓒泰(图源:网络)

那次以后,谢缵泰彻底离开政治舞台,不再参与军事革命,他还是觉得用笔做武器才是他所擅长的革命方式。1903年,谢瓒泰与英国人、原《孖剌西报》编辑主任克宁汉合资创办《南清早报》,10年后这份报纸改名为《南华早报》。后来几十年后,《南华早报》发展壮大,被誉为亚洲最具公信力的报社,同时也是香港以及大陆销量最高的英文报纸。2015年12月11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收购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媒体资产,包括《南华早报》的纸质和网络版、杂志和户外媒体等业务。

1924年以后,谢瓒泰将其平生所收集的兴中会早年活动的资料整理一番,用英文悉心著成《中华民国革命秘史》。

《南华早报》版面(图源:网络)

用现在的话来说,谢瓒泰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天才。他不但热心革命事业,又写文章又画漫画来针砭时弊,而且醉心于航空科学研究。

在飞机发明之前,飞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航空器。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驾驶人类第一艘飞艇上天,航行了28公里。从1894年,谢瓒泰从香港皇家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就敏锐地意识到飞艇存在着巨大的军事价值,一头扎进去研究,五年磨一剑,终于在1899年春设计出螺旋桨推进的飞艇。

消息传来,轰动一时,当时许多报刊都争相刊登谢瓒泰的飞船设计方案,这样记载:
“谢氏之艇纯以铝制,在战争时,其雪茄式之气球亦可以锡包之,以免炮强之射击。……谢氏之飞艇纯以扇式推行机、操其升降进退,而其雪茄式之气球,仅类浮标已耳。其驾艇之器,为钢翅,藏艇内,以电机按之,即外张干艇之两旁,不用舵及挠奖之类。能航行狂风中,无阶越之虞,而其推行机之力,每小时能行六十英里至百英里。”

据说当时谢缵泰满怀希望将命名为“中国号”的飞艇设计图纸进献给清政府,期盼以此建立中国的第一支空军,但结局没有意外,摇摇欲坠、昏庸无能的晚清皇朝哪有心思发展航空事业,最终递上的方案杳无音信、石沉大海。

颇为沮丧谢缵泰无奈之下向英国友人、同样是飞艇爱好者的墨克西求助,将设计图与方案寄往英国。1910年,按照谢瓒泰当时的方案设计出的飞艇,在当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展出,只是它的名字不可能再是“中国号”。对此,当时国内有报纸这样评论:
“即如谢君之制造,外人方且详纪其事,极口赞叹,而吾国上下乃若不知有其人,并若不知有其事。呜呼,欲以提倡实学振兴工业,难哉!难哉!”

谢瓒泰设计的“中国号”飞艇。(图源:网络)

晚年的谢瓒泰对人生际遇处之泰然,潜心钻研古代中国文学艺术,致力于“人类起源”“人种的发祥地”和“诺亚洪水的真相”等历史、科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并在香港出版了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两本书、20多本小册子和一些专论文章。

1933年,谢缵泰病逝于香港,终年66岁。他的墓碑位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合会薄扶林坟场,很不显眼。薄扶林坟场葬有不少香港名人,平时纵然会有一些学者或者学生来追怀名人,但也极少来到谢缵泰墓前。





1月28日晚上,全文4810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张《时局图》,百年屈辱史
中国首任总统——杨衢云
1898年:谢缵泰绘东亚时局形势图
美国发现无人飞艇秘密,让我想起这位不可思议的牛人。
谢缵泰:中国飞艇设计第一人
太平军唯一幸存的王爷,被清军追杀逃到香港,后来成为洪门大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