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拍 10.4 | 张之洞: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交易担保 艺是每日一拍 点击直接进入每日一拍 小程序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列为晚清四大名臣。

他在中国内忧外患、几近亡国的情况下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以求挽救国运。

他是“中体西用”的提出者,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深受慈禧倚重的忠臣。

其名声耸动海外,伊藤博文称张之洞为中国第一能办事之人。

△张之洞

然而在他死后,清朝却痛骂他是致使大清灭亡的罪魁祸首,这又是为何呢?

以南皮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孙中山

注:张之洞是今河北南皮县人,时人称之为“张南皮”。

张之洞出身书香世家,又是个天才少年。

未满14岁应县试,以第一名中秀才;两年后,乡试第一名中举。本应就此金榜题名,但由于家庭原因等,至27岁才进士及第。

△王浩辉《敕治两江》,左起二为张之洞

初入朝的张之洞勇于言事、直谏为国,为实际上的清流派之首。

注:清流派,晚清政派名,特点为以直言进,清流议事。

他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恪守三纲五常,一生忠君爱国。

鄙人立身立朝之道……其于忠于国家者敬之,蠹于国家者恶之,其事利于国家者助之,害于国家者攻之……奉公而不为身谋。

——《张文襄公全集》卷214

△《劝学篇》

而同时,张之洞又是个会“睁眼看世界”的清醒之人。

他意识到今日之变局为开天辟地以来所未有,唯有振兴实业方有一线生机。

他说: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劝学篇》

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张之洞与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发起了轰轰烈烈、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毛泽东

张之洞大办近代企业,发轫于广州而展开于武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国第一家装备齐全、建制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

而该厂出产的步枪“汉阳造”,成为了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用来推翻清朝的武器。

此后,该厂出产的步枪“汉阳造”几乎参与了中国大大小小的所有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个传奇。

除了军事工业外,他还主持兴办纺织、炼铁工业,推进城市建设与交通建设,促使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汉阳造”步枪

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育人才。

——张之洞

张之洞十分重视教育。他先后开办了两湖书院、湖北自强学堂、湖北武备学堂和一批实业学堂、师范学堂、普通学堂,还力主派人出国留学,尤以留日居多。

然而,他所培养的许多学生却成为革命的活动家和宣传家。

武昌起义时的大多数领导人,都是张之洞培养出来的学生。

后来清政府不得不承认:“育才之举,转为酿乱之阶。”

△湖北新军操练场景

调任湖广总督后,张之洞尤以练兵为第一要务。

他一心把湖北新军营建成能够保家卫国的武装力量,征募士兵以能识字为原则,文理粗通者更好。

因而新军的士兵,大多是文人投笔为之。而新军军官也大多由留学生充任。

这一举措,使得民主思想和革命思潮在新军中广为传播。

扩充新军就是增加同盟会的势力,因新军所需之将校,多数取材于日本士官毕业之学生,可以供同盟会之利用也。

——吴禄贞

张之洞逝世两年后,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在他的地盘湖北打响。

恽毓鼎认为,清朝自导灭亡的原因有三:一是派东洋留学生,二是编练新军,三是推行立宪,而其“罪魁祸首,则在张之洞”。

没有张之洞,就没有现代革命的基础。

尽管他一生崇儒卫道,忠于清廷,然其所作所为,均为政敌所感恩。

然笔者相信,他老人家若能见到今日盛世,必然也会欣慰的。

「点击进入小程序竞买」

 ▼ 


艺是每日一拍  十月四日拍品

张之洞(1837~1909)

致李慈铭有关王闿运信札

信笺 一通一页

24.5×15.5cm

识文:壬秋在坐,请即命驾来此共谈为佳延候,晚间即在舍共饭可耳。此请莼客仁兄大人著安,弟洞顿首。户部李老爷,铁门。

说明:今日为晚清重臣张之洞逝世109周年。

李慈铭上款。李慈铭,号莼客,晚清官员,文史学家,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上款人当时在户部任职。李慈铭初与张之洞交好,中起争执,两人关系一度形同水火,所幸晚年关系缓和,尤其是在张之洞兴办汉阳铁厂期间,两人重续前缘,信件往返不断,李慈铭多次致书张之洞,张之洞也频繁资助李慈铭。

据内容推测,此为张之洞邀请李慈铭赴宴信札一通一页。信首提到之人“壬秋”王闿运,为晚清经学大家。张之洞颇为敬重王氏才学,更有言道“我为博学,君为鸿词,合为一人,始可应博学鸿词考试。”张之洞亦是洋务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一度上奏主张修建芦汉铁路,并在湖北一带开办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等新式学堂。信中的“铁门”或指武汉铁门关。1890年,张之洞为建造汉阳铁厂,下令拆除铁门关,至此,中国的钢铁工业迈出了意义重大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张之洞(1837~1909),字香涛、孝达,号香岩、壶公,河北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探花。光绪末年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为清末洋务派首脑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被誉为武汉之父,亲手打造“东方芝加哥”,却最终被其埋葬
张之洞和李鸿章谁对晚清贡献更大?
青年读书说|首发第一档,江科读书分享供您品赏
湖北省武汉蛇山抱冰堂
武汉老建筑的故事:第4篇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湖北新军编练经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