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写作除了自己琢磨,报名师班,还有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userphoto

2023.01.06 内蒙古

关注

两千年初的时候,我暑假在农村的姥姥家玩。同村有个二十多岁的表舅家诞生了一个小宝宝。我们一群半大孩子跑去串门,偶然发现一本以谢霆锋做封面的娱乐杂志。我们突然就忘了可爱的婴儿,如痴如醉地把杂志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人们总爱批评中国人不爱读教科书以外的书,但其实那时候就算没有学生、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家也储备着几本书来打发无聊,《故事会》、《知音》、金庸古龙温瑞安......去读书的人家就更方便了,浏览一下这家人的书架也能发现不少宝贝。记得我们班里还办过“读书角”,向同学们收集起书互相借阅,后来书借出去收不回来才逐渐没落。像后来年轻人喜欢去网吧一样,阅读资源的匮乏让大街小巷布满租书店。

那时,能把文章印成铅字还是少数人的专利,单纯享受阅读的乐趣已足够让人喜悦,但如今便捷的网络让人们的阅读边界无限拓展,作家和读者的壁垒逐渐消融,保持阅读习惯的人已不是单向被动接收,萌发了更大的野心,输出自己的精神文化,向可以盈利的写作者转变。尽管购买期刊杂志的人们越来越少,但文学青年成几何倍数增长。写作的路艰难而漫长,那些成功上岸的前辈作家就成为楷模和缩短路程的保证。于是写出些名堂的作家争相卖课,学费动辄几千上万,拥护者也不计其数,有人光靠卖课这一项就能暴富。

我也短暂跟随过两个写作老师,都是颇具写作天赋和真性情的实在人。一个喜欢改稿,一个喜欢上课。但总觉得老师的课基本凭借个人已有经验出发,虽然丰富但还不成系统,虽然生动但还不算深刻,许多核心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于是继续自己琢磨,读很多名家作品,但写出的东西始终有重复的问题出现,觉得不成熟,又说不出确切的问题在哪里。直到我开始精读一个画家朋友送我的创意写作的指导书。

读的第一本书叫《小说创作谈》,作者是执教三十多年的创意写作教师,本身又是发表作品的专业作家。这本书实际上是作者的论文合集,谈论的主题有作品和作家真实经历的关系、一篇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否一成不变以及它的作用,究竟有哪些要素一个作家的作品才能做到流畅,等等。观点推陈出新,能讲到人心里。我用勾线笔标记了很多经典语句。在此想和大家把本书的观点详细分享一二,并配上一点自己不成熟的见解。

  1. 每当我们坐下来写一部小说,我们面对的都是一副由各种可能性构成的辽阔的全景式画面——不仅有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还有所有的叙事策略和技巧,我们得借助于它们才能把自己想象出来的人物和事件表达出来。(有时候不要说技巧,光想清楚人物的画像,事件的脉络也够费心思的。

  2. 一个人真正的生活经常是他并没有真正过上的那种生活。

  3. 故事是将一个人毕生积蓄的影像进行扭曲变形和违背常规的并置后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上的那种真实。

  4. 你在写作中越少依赖于个人的亲身经历,你就不得不让越多的想象力参与进来。

  5. 不论是一个角色还是它的作者,公开的生活都是虚假且次要的,而他们内在隐秘的生活才是真实而必要的。(想起须一瓜老师的话,她说她在研究人物时,一定要敲出他的骨髓才算罢休。我的作品常常缺少走进角色内心这一步,畏难情绪让我绕道而行了,在努力迎难直上。

  6. 在我们死亡后,艺术是隐秘生活的最好的——也许是唯一的——延续方式,其中尤以文学为最。文学,在人的内心深处言说人的内心。(我们喜欢明星,觉得明星离我们很远,崇拜作家,无论他(她)的光环再耀眼,都觉得可以拉过椅子促膝长谈。

  7. 要想实现最真实的自我,就需要隐藏自我,并且为另外一个人效力。(和同伴交流我的作品,受欢迎的往往不是极力突出的主角,而是那个当陪衬的配角。

  8. 作家为了达到他所期待的文学效果,会运用叙述视角方面的技巧把握叙述        者与角色以及角色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越娴熟的作家越会运用自如

  9. 清晰易懂的文字让我们阅读起来更为轻松,而组成我们经验的却是不确切的想法和情绪。我们试验的句法类型越多,我们挖掘自己的思想并成功把它们表达出来的机会就越多。(所以大量使用四字成语或者句法类似的并列句是学生腔,是要不得的,我常常犯这个错误。
  10. 当我们谈论小说的流畅时,我们实际上在谈句子结构和长度的多样化,谈论“句法顺序”和它对读者的情感反应产生的影响,还要谈论作品的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节奏关系。(流畅其实包含了很多复杂问题,变化多端是保证流畅的方式之一。

初学写作时,除了闷头苦写,或者寄希望于他人,我们也可以沉心静气研究这些论写作的著作。尽管这些书也无法像数学那样精准地给我们答案,但它可以辅助我们更科学地审视自己的作品,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叙述风格和节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如此'无用'却美好
看书 | 因为自卑他本想放弃写作,却一不小心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对谈黎幺、路魆:虚构、鬼怪、公共议题与文学的参与形式
学习写作这回事笔记摘录之二
初中语文,千人一面的作文现状如何破局?取法名家或许是突围之道
作家现在时·文清丽【新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