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书
        唯一一部曾题为“皇 帝御撰”的正史。唐房玄龄等撰。唐以前,关于两晋的史著超过二十家,或用纪传,或用编年,著名者如东晋干宝的 《晋纪》、孙盛的 《晋阳秋》、南齐臧荣绪的 《晋书》等,以 《晋书》为书名而且采用纪传体的就有九种。但在重归一统的大唐王朝看来,这些史著都有缺陷,不能作为一代正史。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646),下诏重修《晋书》,由宰相房玄龄任监修,集中当时第一流的史学家如令狐德棻、李延寿、敬播等,以不到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修史工程,当时称为《新晋书》,以与前此各家撰写的 《晋书》 相区别。唐修 《晋书》 分为纪、志、传、载记四部分,其中 “载记”是 《晋书》 特创,以记载 “五胡十六国” 的史事。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 《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写了 “论赞”,称为 “制曰”,故旧本总题为 “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唐太宗所以要写这四篇史论,原因很简单: 司马懿 (宣帝) 是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炎 (武帝) 是晋王朝统一大业的完成者,唐太宗作为创业和守成之君,想借此来表达自己对治乱兴衰的看法; 而陆机的文章和王羲之的书法,则是唐太宗特别爱好的。据说,唐太宗死时,竟将王羲之 《兰亭集序》真迹同葬昭陵,后来传世的不过是摹本。但后代史家对 《晋书》的评价并不高,甚至偏低,认为其主要不足是 “猎奇”,常将 “小说家言” 采写进去,如 《干宝传》写其母甚妒,其父亡时,竟将其所宠爱的女仆推入墓中,十多年后,母丧开墓,而女仆伏棺如生,载还,经日而苏,言其父常取饮食给她,恩情如生前云云。《旧唐书·房玄龄传》批评说: “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 又所评论,竞奇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 其实,唐代关于 “史” 的观念本来如此,不足为怪,如唐修 《隋书·经籍志》 就将 《搜神记》、《述异记》、《齐谐记》等 “志怪小说”归在 “史部”。从文章的角度说,《晋书》 不失为可诵之书,颇有《世说新语》 的那种隽永、清妙的风味,其可读性远远在宋代以后所修的正史之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觅史记】房玄龄:叙事虽烦猥无刊剪之功,然成败得失之际,十亦得七八(上)
唐太宗吃饱了撑的,修啥《晋书》?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
晋书 | 正史
书法故事 (十一至二十章)
史家史书之唐房玄龄及其《晋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