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也需要尺度——梁孝王刘武之死
userphoto

2022.12.10 河北

关注

西汉梁孝王刘武之死,不能简单归为由窦太后的溺爱引起的臣子犯上的宫斗大戏,这其实是因太过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而超越了家国界限所引起的亲情悲剧。

相同的配方
不同的疗


先看类似的一个故事,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词源:

《左传》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宠爱幼子叔段,憎恶长子庄公。长子因名分继承了王位。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一块富饶且靠近都城的封地,庄公哪敢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不那么近的封地,庄公同意了。叔段到封地后,称太叔,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

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母亲宠爱,我也没办法。”祭仲忧心再劝。庄公意味深长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没过几年,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此时,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并先下手为强将其剿灭,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跑,庄公追杀不舍,叔段被迫自杀。

看见没?故事里的母亲的极度偏心,并且迫切希望小儿子能够夺走大儿子的江山;弟弟狂妄自大,仅凭借母亲的宠爱,就敢大肆造反起兵;哥哥从头到尾都对弟弟没有好感,最多就是忍让,甚至挖坑坐等弟弟跳入陷阱。

这个故事里充满了母亲的狭隘,弟弟的自大,哥哥的老谋深算。大家都说窦太后、汉景帝和刘武简直是这个故事的翻版,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啊!非也,非也,听俺细细掰扯。

不一样的母亲


先说窦太后,窦太后其实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为了抢夺后位,她以妾身秘杀文帝原配,再秘杀文帝原配四子,然后凭借排名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母以子贵自己成为皇后。

如果说这只是权力之争,那么为了给自己儿子弄一块好封地就随便弄死了庶子,不可不谓之狠毒。当时文帝喜欢的是另一个虽是庶出却才华横溢的小儿子刘揖,并将最富裕的梁地分给了这个小儿子。

窦皇后不爽,于是,这位没有母族没有亲手足只有父亲百忙之中的一些宠爱的可怜孩子,封王没几天,就忽堕马而死,梁则成为了窦氏少子刘武的封地。读多历史故事你会发现,堕马而死简直是大多数绊脚石的官配死法。对于朝中不听自己指令的大臣,更是没有半点含糊。

然而就这样一个厉害的女强人,也是一个很合格的母亲。贴近政治中心的她知道,国器传承是正事,必须长子继承,小儿子再宠,多给些财富就是了。所以,长子刘启顺利继位。

在窦太后的维护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相亲相爱,不同于其他的骨肉离心(后文有佐证)。甚至长子提出把皇储的位置给弟弟时,她虽然很高兴,但也只是窃喜,并没有动作,乃至后来发现兄弟有矛盾的时候,她也能在忠臣的劝诫下及时清醒,停止了幼子为储的幻想。

所以说,窦太后对小儿子的确有宠爱,但并不同武姜一样是把亲子推向犯罪深渊的最主要动力。

不一样的哥哥


汉景帝刘启,不像郑庄公一样母不疼、弟不尊。在刘启的成长岁月里,更多的是与弟弟、姐姐,在母亲的呵护下,阳光成长。从史料中不难发现,姐弟三人的关系早期一直很好,哥哥弟弟拌嘴时姐姐调停,一同分享美食,一同分享趣事,妈妈生病,哥哥弟弟互相安慰。在刘启登基以后,刘武每次进京,哥哥都舍不得其走,多次挽留长住,同寝同游同食

在刘启初登基那几年,强敌环伺,朝野上下只有弟弟真心。是时,刘启幼子嗷嗷,刘启身体又不是特别健康,所以曾经许诺皇位可以传给弟弟。我相信,刘启此时许诺储君于刘武,是有真心在内的,可惜亲情和君臣之间,不能模糊了界限。

不一样的弟弟


梁孝王刘武也不是叔段那样只凭借母亲的宠爱就作威作福的人,他是一个的确有资本争国本的人,而这些资本都是光明正大的。


有宠

前文说,刘武有着爱他的妈妈和哥哥,虽然爸爸不是最爱他,不过也不算太差。妈妈愿意给他倾国之富(窦太后历年赏赐无数),哥哥愿意给他无上荣光(赏赐天子旌旗,千乘万骑),即使后来弟弟犯了错误也愿意一再给他机会改正(后文详述)。这样的宠爱,容易让人迷迷糊糊,看不清真相


有钱

刘武的封地最广也就罢了,其中的核心梁地,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称为膏腴之地,且天下最有钱的老太太——窦太后历年对其赏赐无数,想必有老太太带头,其他长辈给的“压岁钱”也少不了。史书记载,梁孝王“府库金钱百钜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有人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的梁园,吸引了天下英才,如能人公孙诡,杨胜,邹阳,以及大文豪司马相如等。梁园之盛景,直逼稷下学宫。


有功

七国之乱时,国器几移。刘武以一国之力,拖住荡荡叛军,以倾国之力苦守边境,协助周亚夫平复了叛乱。其实从贡献和牺牲来看,刘武才是消灭七国之乱的第一功臣

在这样的的大好形势之下,就算是圣人也会飘飘然吧,何况是刘武这个被骄宠的孩子,而且大哥还曾经许诺过让我当储君呢,我怎么就不能去想一下那个位置呢?

可惜,可惜,刘武的幸福人生也就从他动心的一刻开始土崩瓦解了。

自取灭亡


刘武沉浸在母兄的宠爱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帝王之家,君臣之份是一切的底线。他丝毫认识不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已经达到威胁皇权的地步,不但不知收敛,还大张旗鼓,因为他觉得问心无愧:都是光明正大得来的财富地位,我又不想造反,干嘛要藏着掖着呢?于是出入用皇帝哥哥赏赐的高规格仪仗和护卫,大兴府殿,广制弓弩。

终于在某一年入朝的时候,哥哥没有主动提出留他,他以为哥哥忘了,于是主动请求再多呆些日子,景帝虽然同意了, 但帝心难测啊!也许这就是兄弟裂痕的初期信号了,可惜弟弟没长这个政治天线,没接收到。

在景帝废太子之后,刘武以为自己当储君的机会来了,是该提醒一下哥哥当年的许诺了。于是他在京都鼓动老母亲,并且舆论造势,提醒景帝还有这么个弟弟可以当储君的。

这时候,有直臣直接提醒帝后不妥,父传子是王朝安稳之基,兄传弟是祸乱之缘。景帝自是同意,窦太后也及时觉醒,停止了劝立刘武为储君的想法。

通过这一次努力,已经完全从合法途径断了刘武的储君之路。这时候的刘武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蓄兵造反,一个是收回爪牙当个乖弟弟,谨守臣子本分。

刘武没有那个反心,也没有那个魄力造反,只能选择第二条路。可惜可惜,他偏偏另辟蹊径,听从别人怂恿,派人刺杀当时进谏的直臣袁盎泄愤,不但失败,还留下明晃晃的线索,直接让景帝知道了刘武的不满。

如果说之前景帝只是不那么喜欢弟弟了,那么这次就直接看见了弟弟的野心,由爱转憎。

但是,景帝还是给这个昔日疼爱的弟弟留了面子,交出刺客即可,但刘武出于匹夫之勇死活不交,幸亏由忠臣死命劝谏,他才同意交人,交出去的却是两具尸体。

景帝很生气,但作为哥哥,还想再努力一下,于是让刘武亲自入朝解释清楚,这是重挽圣心的最好机会。蠢蠢的刘武却慌了,又出浑招,受人怂恿,便衣进京,悄悄躲在姐姐家,并试图找机会偷偷入后宫求太后。

景帝派去接刘武的官员只看到了仪仗,没有接到人。还未见到幼子的窦太后怀疑是景帝杀了弟弟,母子之间有了隔阂。虽然后来误会解开,但皇帝由此更气这个弟弟。

犯了错误不直接找苦主道歉,仍妄图走歪路解决,实在是无药可救,还试图希望以母压兄,更是慌不择路的低情商表现。他还以为这是那受哥哥欺负去找母亲出头的年少时期。汉朝的确是以孝治天下,但巍巍皇权,孝只能是点缀,不得圣心,终究死路一条。

仁慈的景帝终究顾念骨肉之情,并没有铁腕处置刘武,只是冷落,遣回封地,待如其他兄弟。最终,在绝望之后,刘武得热病而亡。

在刘武病逝后,太后说景帝,你果然杀了我的宝贝。可以想见,刘武在帝后之间创造的裂痕是有多大,景帝是得多气这个蠢笨的弟弟。

如果刘武有点理性,懂得君臣分寸,就不会失宠与景帝;如果窦太后克制一下母爱,刘武就不会那么不知深浅;如果景帝能够在手足之情和君臣之义之间拿捏恰当,就不会失去忠诚可爱的臣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正疼爱TA的方式,不是给予其各种满足,而是,教会他正确的成长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窦太后有几个儿子和几个女儿?窦太后为何会溺爱小儿子?
汉景帝为何要假意传位给弟弟
历史上废长立幼鲜有成功,但是王美人敢冒险…
中国最早灰姑娘的逆袭——窦漪房
皇帝答应立他为储君,随后他立下大功,皇帝却立儿子为太子
汉景帝有14个儿子,为什么窦太后还强迫他立弟弟为太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