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化”问题学生,重在接纳

只有当班主任,用心当班主任,才知道问题学生有多可怕,多难管。实则不然,只要掌握恰当的方法,辅以正确“手段”。解决起来,其实并不困难。

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学生都可以解决。同时,也要明确,解决问题学生,并不是将问题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学生。虽然,品学兼优是我们所期待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应该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人的天赋秉性,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更多的,应该朝着人的这个方向发展。这个社会需要精英,同时也需要市井小民,其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层级。

因此,在解决问题学生的时候,并不能仅仅只朝着“精英”阶层走,而忽视人本教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对人的教育,除此别无目的。

通常被定义为问题学生,那么往往几近“病入膏肓”,甚至“无药可救”。但是,作为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一个凭借良心做事情的职业,面对如此学生,本着“能救则救”,“能帮则帮”的原则,尽自己最大所能做“善事”。

每当这个时间点,最考验的是教师身心。往往解决问题学生,投入大量精力、心血、时间,耗费无数脑力,但是又没有什么明显效果。这时候,基本上,教师身心备受煎熬,甚至会怀疑自己的专业能力。

其实,解决问题学生,并不困难,“接纳”二字,是不二法门。

1.班主任接纳:

首先,班主任从内心深处,一定要告诫和提醒自己,这个学生的差只是暂时的差,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专业和情怀引导好这个问题学生,帮助这个学生走向正轨。

这里需要注意:一定是内心深处的接纳,不虚伪,不做作。

2.科任教师接纳:

这些学生,往往上课不听讲,经常讲话、传纸条、睡觉、甚至和教师争吵;课后,不完成作业,打架、骂人等。导致成绩很差,也会破坏班级氛围,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往往,教师对这样的学生是不喜的,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

学生也是人,我们的不喜欢,往往也会被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喜欢,也会被学生感受到。我们是一个成年人,更应该理性的去看待问题学生。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每一个问题学生一开始都是问题学生。或家庭原因、或社会原因、或师源原因,问题很多。

问题已经出现,我们更应该做一个解决问题的人不妨先尝试接纳这些学生,维持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再想办法解决学生问题。

3.班级同学接纳:

问题学生除了不讨老师喜欢外,往往也不讨同学喜欢。尤其是一个班级氛围较好,同时大多数学生都想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或者提升自己,这个时候如果班上出现一两个或者三四个问题学生,那么很可能会呈现出“孤立”问题学生的情况发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问题学生很容易走向班级的对立面,一个处于班级对立面的学生,将会毫无底线可言,且更加难以控制。所以,班主任应该要教育班级接纳问题学生,时常在班上表扬问题学生的进步点和闪光点。

当然,在表扬的过程中,要讲究艺术,以免你刚一张嘴,就会引起班级的哄笑。

4.父母接纳:

这里不过多赘述,自己的孩子不接纳也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进行陪伴。

如果做到以上“四个接纳”,时间长一点,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班级、教师、老师的关爱,从而可能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才可能会改变一个问题学生。

改变一个问题学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有明确的思路,清晰的方向,恰到好处的目标,否则一切空谈。

这里着重说一下目标:

1.整体目标:做一个“正常人”。

2.分阶段目标(第一阶段):

常规教育阶段

①上课不说话(主要不影响教师上课、其他同学听讲);

②认真值日(融入班级小组);

③必须无条件参加班级活动并且不能划水(融入大集体);

④把握几个时间点,不能够迟到;

⑤其他常规问题。

注意事项:班主任此时主要扮演的角色是“监督员”。解决问题学生之初,学生基本上就是一个纯粹的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总是沉浸在自己的逻辑当中,并且难以变通。对于问题的改变,可能刚刚听班主任讲的时候,热血沸腾,同时有短暂的改变想法。但是,缺乏毅力,缺乏坚持。此时,班主任的作用尤为重要。最开始,要时刻盯着,时刻进行强化。随着学生的变化,我们可以减少提醒的频率,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这个过程,往往要持续几个月或者一年不止。

3.分阶段目标(第二阶段)

思想教育阶段

如果常规习惯方面,已经初步形成或者已具雏形,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情感这一块儿最为重要。

当一个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并且从实际出发,从点滴帮助学生,学生也是人,他们会感受到。

有了一定感情基础,引导起来,就不是很费事。即使,他们现阶段做不好,或者经常犯错,但是相较于以前,可能已经变得不是那么让人“讨厌”,让人头疼。

4.分阶段目标(第三阶段)

价值观塑造阶段

面对问题学生,我们经常说这个学生三观不正,或者三观有问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里面,我个人认为价值观最为重要。这里,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如果去看待发生的事情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你是这件事的主人公,你该如何处理。

当学生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并且学会辩证着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也是他成长最快的时候,同时也是价值观形成的时候。价值观形成,那么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将会逐渐养成。

5.分阶段目标(第四阶段)

持续强化阶段

问题学生,往往问题是持久性、反复性的。所以,眼前的改变,不足以改变一个问题学生。我们需要做长久打算。既然要解决班上问题学生,那么请做好持久战准备,切勿被眼前的变化所蒙蔽。

写到最后:

(1)不要将问题学生仅仅只是当作问题学生看待,更多的请把他们放在班级内部去看待。即使问题再大,也是班级的一份子,不能区别对待;

(2)之所以是问题学生,原因诸多:家庭、社会、学校。所以,问题学生既有普遍性问题,也有具体性问题。多分析,多想办法,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当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有必要纠结;

(3)解决问题的学生,并不是说让这些学生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多的是解决“品”和“德”的问题,切勿舍本逐末。

(4)精英毕竟是少数,市井小民才是多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如何创建班级文化体系?(上)
班主任必看:这份班级管理方法请各位老师查收,帮你开学管好学生!
教育故事:爱是不放弃 红心育英才
(Y)老班说问题学生与精细化管理
班主任工作艺术(6)
班主任应注意的六项教育[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