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宋开国960-1020》:看宋太祖赵匡胤如何“创业与布局”

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多年里,我国经济、文化空前发展,GDP居于世界前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让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望其项背。

毋庸置疑,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没有之一。

问其原因,回观溯源,也是有迹可循。

在《大宋开国》这本书里,就给出了答案。作者范学辉以北宋开国60年为时限,讲述了北宋开国史上的精彩片段和生动细节,追溯了北宋如何开国、守业的全过程,精彩纷呈。

范学辉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这本书是范教授的沉潜之作,也是一本通俗类历史读物。

01陈桥兵变

大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后,气数已尽,不久就轰然倒下。大唐谢幕,五代登场。

从此,五代十国的英雄们为自己的帝王梦、太平梦驰骋沙场,刀兵相见,生灵涂炭。各路藩王,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姓们苦不堪言。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灭后周建立北宋,终结了长达50多年的藩王割据的局面。赵匡胤也被后世尊称为“宋太祖”。

剖析历史,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有其偶然的原因,也有其必然。

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军人之家,其父赵弘殷当时是一位后唐禁军骑兵的指挥使。

长大后的赵匡胤一心想做个有志青年,不依靠父亲,外出闯天下,他武艺高强,成为了一名江湖大侠。

后来,他投奔邺城郭威,并在后周周世宗柴荣在位时征战北汉和南唐,赫赫战功,号称“少壮派将星”,深获柴荣的信任。

柴荣病重之际,提升赵匡胤为禁军最高统帅。军权在握,这是赵匡胤能发动“陈桥兵变”的资本之一。

后周显德七年(960),河北告急。随后,赵匡胤受命于当时后周皇帝柴宗训及四位辅政大臣之托,全权负责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而此时皇帝柴宗训还只是个8岁的娃,其母符氏也才18岁左右,孤儿寡母。如此情境,当务之急要打败侵略军,也只能依靠军权在手的赵匡胤。

很快,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回京后做局让小皇帝禅让了皇位。同年赵匡胤登基称帝。

回看,如果没有这次“河北告急”这一偶然事件发生,历史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书里,作者也对“陈桥兵变”这一事件作了点评,他认为,尽管这次兵变采取了五代常见的兵变夺权的形式,但与其相比,最重要的区别则是,陈桥兵变是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极其罕见的不流血而创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如果赵匡胤不发动“陈桥兵变”,其他拥有兵权的“野心家”也会跳出来挑战孤儿寡母的朝廷,一场灾难也会降临在老百姓的头上。

02 为政举措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勤政爱民,有着雄才大略,并极具战略眼光的皇帝。

他登基之初,就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以使国家统一。并且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妥善安置,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人才选拔上,赵匡胤不仅修缮了科举制度在五代时的积弊,还建立了科举殿试制度,皇帝亲自阅卷,甄选有为青年。

他也非常重视图书馆的打造,收集各国遗留的书籍,以充实官府藏书。

在经济上,赵匡胤积极治理黄河水患,关注农业生产,劝奖农桑,减轻徭役,赋税专收。

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国家呈现繁荣的局面。开创了史上著名的“建隆之治”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宋真宗赵恒与契丹签订“澶渊之盟”提供了充足的岁币支持。按当时宋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每年贡献给契丹的岁币和绢帛,实属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契丹和宋朝实现了118年的和平局面。

在晚期,赵匡胤又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誓碑,广开言路。如此一来,宋代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上至官员,下至普通读书人,人人都以批评朝政得失,以阿谀奉承为耻。

宋代是士大夫、读书人的黄金时代,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秦观、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名垂青史的文人,则都诞生在宋朝。

当然,“重文抑武”的政略,也为后世埋下了祸根。

后经宋太宗、宋真宗两朝的励精图治,将大宋带入到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太平盛世。

我们从国宝级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就可以领略到宋朝繁荣、国泰民安的景象。

03 智慧母亲

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精明强干,高瞻远瞩。宋太祖能够成就帝业,也有母亲的一份功劳

陈桥兵变中,杜太后率领儿孙和媳妇们留在开封城,替赵匡胤当人质。有了这些人质,后周朝廷才放心地让宋太祖带领大兵出城。

当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拜贺母亲时,杜太后却给他当头棒喝:“为君难”。一语惊醒梦中人,让赵匡胤在皇位上一天都不敢懈怠。

在皇位的传承上,杜太后考虑到赵匡胤的儿子年龄尚小,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命赵匡胤传位给二弟赵光义,赵光义传位给三弟赵廷美,赵廷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史称“金匮之盟”。

杜太后的这一政治谋略,避免了宋朝为争皇位,处于手足相残,喋血宫廷的人伦惨剧之中。并使宋朝在皇位传承上,从来没有真正动用过军队,也没有引发内乱。

这在古代,极为难得。

04 写在结尾

宋朝的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经济的发展都空前绝后。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其中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的发展,都发生在宋朝,这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宋朝造船业也非常先进,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海上贸易开辟了新的丝绸之路,宋瓷是当时世界上的奢侈品。

大宋更是通过出口瓷器和丝绸等手工制品,赚取了西方的大量白银,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交融及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合上《大宋开国》这本书,让读者不仅对宋太祖赵匡胤开国的历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宋朝长达300多年稳定和繁荣的原因,有了一种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开悟。

作者的文笔是平实的,叙述是精彩的,这些特色都让读者能更近距离地走进历史,并以史为鉴,明得失,增强文化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陈桥兵变称帝,善待开国功臣,落得个斧声烛影
揭秘:赵普为何能被宋太祖看重,又助他收拢兵权?
新书丨《宋太祖》
陈桥兵变:一领黄袍,几出闹剧
中国古代政变史话30—3
宋太祖简介 陈桥兵变是否自导自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