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验知识的解除

先验知识的解除

西方哲学将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先验知识,一种是经验知识。先验知识讨论的是认识的先验形式,经验知识讨论的是认识的经验内容。

西方学者常把数学知识也称之为先验知识。数学知识是不是先验知识呢?康德认为,在严格意义上数学不属于先验知识范畴。“7+5=12”为例,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指出:“虽然人们最初大约会想:7+5=12这个命题是个单纯分析命题,它是从7加5之和的概念中根据矛盾律推出来的。然而 ,如果人们更切近地考察一下,就会发现 ,7+5之和的概念并未包含更进一步的东西,而只包含这两个数结合为一个数的意思,这个结合根本没有使人想到这个把两者总合起来的唯一的数是哪个数。12这个概念决不是由于我单是思考那个7与5的结合被想到了,并且,不论我把我关于这样一个可能的总和的概念分析多么久,我终究不会在里面找到12。我们必须超出这些概念之外,借助于与这两个概念之一相应的直观,例如我们的五个手指或者5个点,这样一个一个地把直观中给予的五的这些单位加到七的概念上去---这样就看到12这个数产生了。”

数学史告诉我们,数学起源于农耕时代的土地测量、税赋收取、河流泛滥和天文周期的日期计算,是从经验中来的。而一切推论都是根基于经验基础的,如,根据火星上的某种地貌推论火星上必然曾经有过河流,这样的推论显然是根据地球上的经验判断为前提的。

什么是先验知识呢?这就要回到康德的思考。康德认为,客观世界只能给人们一堆杂乱无章的感觉材料,而知识的构成全靠人脑中固有的“先验形式”的整列来制作的,先验形式和经验质料是构成知识的两个基本要素。康德的意思很明确,先验知识所讨论的不是经验的知识,而是探究认识的先验方式,由此形成一种先验知识。

康德的先验学说认为,认识的先验方式的基本架构为:纯粹的感性架构、纯粹的知性架构、纯粹的理性的架构。

1、纯粹先验的感性架构由空间和时间构成。空间是心灵的广延,时间是前后的心灵內感。自在世界在心灵空间的广延中,获得种种形状的、色彩的、大小的、位置的、距离、蔓延的空间表象;在心灵时间的內感中,获得时刻、速度、快慢的时间表象。

2、纯粹先验的知性架构由范畴判断的认识构成。范畴判断整列感性表象的经验对象,借助于概念,进行质的、量的、关系的、属性的范畴判断,生成事物的认识。

3、纯粹先验的理性架构由分析的推论构成。分析推论在范畴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格式,生成逻辑必然的演绎推论,以及理性必然的二律背反。

近现代西方哲学家大多对康德有所质疑和批判,但在先验知识的锚点上则承续着康德,力求获得一种比康德更为实在的先验方式和先验知识。如,现象学者胡塞尔就承续了康德的除去一切经验质料的设想,提出了一种“悬搁”的术语,认为只要“悬搁”一切自然科学和经验知识的干扰,就可以摘取那个先验的既能直观现象,又能直观本质的“纯意识”。

康德的先验哲学的历史功绩是,揭示了认识是主体方式对经验质料的制作,厘清了认识的本质和界限,给出了普遍必然的绝对知识基础,开创了近代认识论的发展,从传统的客观反映认识论转向了主观制作的认识论。

康德的先验知识的缺陷是,康德的学说,始终没有深入到生命意识方式的生物进化塑造和文化演化塑造的经验历史进程,没有察觉人类意识结构的主体方式是感性表象意识和概念建构意识的联结。生命意识方式的生物进化塑造和文化演化塑造的经验历史表明,我们的意识方式和意识结构是纯粹先验的。康德关于感性、知性、理性的先验知识,则将为人类意识方式和意识结构由来的经验历史所解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雅明:未来哲学纲领
塞拉斯“所予性神话”的批评适用于胡塞尔吗?
康德“三大批判讲座”邓晓芒
邓晓芒:认识论问题
总问题的提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一)
纯粹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