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生之风,是否远去

先生之风,是否远去

鞭爆的繁响忽远忽近淡淡硝烟味若有若无,雨夜浸寒,捧书在手,时冷时暖时寒。

“时间可以淹没小丘和山岗,但是淹没不了高峰。这是法国作家莫洛亚在《雨果传》中一句话。当时我看到这句话,心头不由一颤,抬头环顾四周,发现四处一片荒芜。

直到遇到了这本书——《先生》,发现里面不止有几座高山,而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高山,群山巍峨,高耸入云。

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扑面而来:他们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学问自由,莫不是时代的榜样。

在波澜壮阔的民国文化、烽火连天的抗战守拙和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中,他们宛如一座座顽强的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那个时候,先生,不仅是一个称谓,而是一种修为,一种气度,一种精神!

      1917年到1937年的中国,战乱频发,但很有意思的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许多大师了,出现了很多精英,创造了很多成果,而这一些,绕不开1917年入住北京大学的蔡元培。

早年的北京大学,即京师大学堂就像一个大衙门,教师很多都是官僚出身,学问不大,架子不小。学生大多数都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把学校当成通向仕途的台阶,除了学问不行之外,打麻将、喝花酒样样在行,个个都是逛窑子的猛将。

蔡元培之前的北京大学是行尸走肉的北大,自从有了他出任北大校长才有了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就职演说》「现代」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思考: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学问高书法水平就一定高?北京大学掌舵者告诉你真相
蒋梦麟:北大任职时间最长的铁腕校长,治校做事奉行“三子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