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了班还得微信办公、线上开会,算加班吗?答案来了

工人日报

2023年11月09日 09:13:28 来自北京

0人参与0评论

公司在休息日通过微信布置工作任务,并且要求当日限时完成;

单位在下班后召开线上工作会,持续数小时……

这种情况下,

员工算不算加班?

能不能拿加班费?

怎么计算加班时长?

伴随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下班了还要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处理工作成为不少职场人的常态,围绕“下班后用微信办公算不算加班”引发的劳动争议也随之出现。

日前,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员工张晨拿到了民事调解书,经法院调解,公司同意一次性支付她4.5万元。她提供的微信截图显示,公司常在休息日通过微信工作群布置工作,要求当日限时完成。

在被认定为“加班”的判例中,“明显占用休息时间”和“提供实质工作内容”通常成为两个关键判定要素。

2023年7月,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员工张某经常在下班时间使用微信处理工作事务,有时是简单回复工作问题,有时是召开线上工作会议,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

法院判决公司向张某支付加班费5000元。二审维持原判。

法院认为,张某利用休息时间回复工作相关问题,已超出了简单沟通范畴,需要进行实质性处理,应当认定张某存在加班情形。

主审法官同时指出,不是所有“居家办公”“微信办公”都算加班。若是简单沟通,具有偶发性和临时性,未影响劳动者生活休息,则不应认定为加班。

“用人单位滥用信息技术手段,随意'渗入’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如果单位未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加班管理制度,劳动者获取加班报酬的合法权益则难以得到保障。”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班小辉说。

专家表示,隐性加班现象,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和工时监管提出了新挑战。

“工作场所之外的工作时间应依法纳入工时制度管理。”班小辉说,“现行立法有必要进一步对工作时间的类型进行细分,依据劳动者是否提供劳动以及劳动强度等,差异化适用劳动基准制度,以确保工时补偿的合理性。”

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素芬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劳动法律可引入“离线权”这一新型权利,当下可通过司法、行政及用人单位三方合力,有效遏制数字化时代的隐性加班现象。

“引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是根本。”王素芬进一步指出,用人单位可以增强民主管理在工时标准执行中的积极作用,工会也可与用人单位通过集体合同,约定在非工作时间安排工作任务的约束条件等内容,以充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定时工作制下考勤管理的案例一则|子非鱼说劳动法
下班后“微信办公”算加班吗?这回法院判了
在无法确定劳动定额时,计件工资制下的加班工资如何确认?
上海划江封控,职场劳权十问十答
疫情下复工 员工遇减薪、加班、压福利
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每月工作时间 新劳动法对夜班规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