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诊室即景——临床接诊面面观
王昆文
一.无法说话的喉癌病人
曾某,男,在七十余岁时患喉癌,在医院做了手术。术后,他一直坚持在我处看中医,服中药调理,前后长达十四年之久,直至他87岁时去世。他带癌生存的时间应该算是比较长的,颇为不易。每次他来看病时,颈部外面都用一块纱布遮挡着。因为其喉间有一个做手术后留下的洞,不能发声,也不能说话。只好随身带着一块带磁性的小黑板,用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病情给医生看。然后由我给他开处方下药。这样,小黑板就成为医患之间交流的工具,凭我记忆,他不只用一.两个这样的小黑板。
二.因吸毒而多处生恶疮溃疡
谢某,女,49岁。四年前来我处看病时,其双下肢肿亮,双腿长期患有多处深部溃疡,且流着脓血不断,平时自己用鱼石脂油膏外敷,不能愈合。全身痉挛僵直,行走困难且慢,呈扭曲状,面色晦暗,表情痛苦,体廋。她说自己每日要服头痛粉七八包,分为两次,每次三四包。其母亲说她近两日头脑有些欠清醒,易饥饿而大便干,舌红乏苔,心烦不宁,腰痛。为了戒毒,她必须每日去防疫站服一支**。由于其毒邪深入骨髓,元气大伤,约在一年多后她自己一人扑倒在家里卫生间而去世。
三.要找老中医,但仍不大信任
某日,一位中年男子来药店,说要找老中医。于是我为他看了病并开了处方。其症状是右足后跟痛,但早上起床时不痛;体略胖,腹部较凸出,舌苔白略腻。我诊断为肾虚夹湿热下注。他拿处方去划价时又回来问我:“吃几剂药能好?”我答:“你先服两剂再说,很难准确估计。”他又问:“有无必要去大医院检查一下?”我答:“有些病仅靠仪器恐怕也未必能检查得出什么,由你自己决定。”最后,他还是没有抓药而离开,还说“这个药怕吃了不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按:据我的观察,凡是这样抱着疑心来就诊的病人,往往服药后的疗效多半都不够理想,这大概就是俗话所谓的心诚则灵吧。
四.认为中医比西医落后
某日下午,一位约五十岁的男子来药店要求看中医。我接到电话,马上赶到店里。他说:“我就是咳嗽,咽痒,吐白色痰,还有晚间睡眠中流梦口水。找你试治一下。”同时,他又直言不讳地说:“中医比西医落后,没有ct和x光等;中医在国外没有市场,外国人不相信中医;中医只能调理。”由此看来,他对中医还真是不大了解,也很不待见,更不知目前中医在国内外的发展态势,所以他对于中医还是一位持怀疑论者。像他这样的人并非个别。难怪我虽然给他做了些解释,也给他开了中药处方,他也拿去划了药价,但最终还是托辞说自己忘了带卡,故没有抓药而离去。
五.因书结缘,千里寻医
李某,男,30岁,正在江苏某地服兵役。他利用休假于去年12月中旬从江苏直接乘火车来自贡找我看病(预先,他通过微信与我有联系)。来时身上还偝着一个背包,打算看完病的当晚就乘火车到成都,再转车回河南老家。因为他先前在网上买了一本我写的《坐堂医笔记》,见到书中有一个与他的病情有些相似的病例,所以特地不远千里来求医。他的病情主要是右前臂内侧长一纤维瘤,大小约2x1.5cm,质硬,有压痛,四年多前曾在某医院动手术切除后放疗,继发感染。至今该处皮下仍有小包块。加之目前左上臂外侧皮下亦有一包块如杏核大,质略硬,有时隐痛,已一年多,未开刀治疗。他本人对自己的病很担忧,影响长期睡眠不好。我诊断后,为他开了一个治法为散结化痰解毒通络的处方,嘱服五剂后再诊。
六.生育了九个子女的心衰老妪
徐某,女,83岁,富顺板桥人。去年某日上午,由其三个女儿一起背着她来药店就诊,还有她的老伴也来了。患者体弱,面黄肌廋,眼有泪,精神也较差。主要病情是心累,头晕,说话吃力,口鼻干,舌质深红乏苔,证属气阴两虚,心衰明显。另外,有时还兼有胃胀,食少,失眠,足略肿,或大便下坠,等。总之,是一个以虚证为主的重症。所以我在给她开的中药处方中,皆以扶助正气为主,大多数时候都用了补气的白人参,以生脉饮为基本方加味。后从与她们的交谈中得知,这个老年病人,曾经生过九个子女,除一个儿子病逝外,目前还有八个子女健在(四男四女)。这是多么地不容易啊!我想,这么多子女的家庭,今后是不可能出现了。
七.亲属过度干预,不利疾病治疗
2010年3月17日,郭某,女,66岁,由其丈夫陪同来诊。她丈夫每次来都在旁边帮着妻子向医生叙述病情,但对其又多有埋怨。如这次他就多次打断妻子的主诉,说其妻对自己的病“不懂”,不该对医生说自己的眼睛视力下降,因这本身就是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等等。妻子听不下去,就有些生气地说:“人家医生在开药,你不要说了,越说我心里越烦!”但是,其丈夫仍然在旁边念叨,说“这十多年都是我在照料和护理你,不然你早就死了!……”妻子则说:“死了就好了,省得你操心!”——由此例可以说明,家属对病人的护理和照料也要得法,尤其是在与病人说话的语言及语气上,都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过于干预而使其不愉快。
八.病情一样的双胞胎
三天前店里来了一对小男孩,双胞胎,仅有一岁零三个月大,十分活拨可爱,是其父母用手推车推着来的。他们兄弟两在店里跑来跑去。
据其母亲说,两个小孩一周来解的大便中都带有涎液,已喂了西药(益生菌等),涎液有所减少,仅在大便末尾还有,尚未彻底清除。其中,大双的大便中带涎液多一些,喂药也更费力;而小双的大便涎液较少,喂药也不那么费力,用不着勉强地灌他。两个小孩的小便皆臭,打屁也臭。其母还说,他们二人的病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引起,因为他们爱在地上去抓什么的。于是,我看了两小孩的指纹和舌苔,认为是饮食不洁所致,属于较轻微的痢疾症状,只不过没有出现腹痛等。估计二人的大肠可能还伏有湿热,就开了一剂清利大肠湿热的药方予之,用的芍药汤加减,内有黄连.枯芩.木香.芍药等药,嘱两个小孩都同时服用这个药,应该对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仝小林方药量效心悟
老中医口述:祖传治肾秘方“保元汤”传奇
医生处方:小方未必不如大方
白药师
大病就一定要多的药吗?
前列腺炎,不得不说的“男”言之隐,这6件事千万要少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