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穴位合集,个个实用且有效!收藏备用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则为侧行的分支。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有传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下面罗列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穴位,普及给大家:

01

急救穴位

水沟穴

别名人中、鬼宫。督脉腧穴,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为急救要穴之一,可用于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等的急救。临床中面鼻口部疾病、神志疾病也常用到。操作方法: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

十宣穴

经外奇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手共10穴,可缓解高热、咽喉肿痛、昏迷、手指麻木。操作方法: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02

常用的强身保健穴位

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腧穴。在犊鼻穴(也叫外膝眼:屈膝,在膝盖正前方两侧各有一凹陷处,外侧的即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治疗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民间流传一句话:“常敲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外还可以治疗胃肠病症,下肢痿软无力等。操作方法: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气海穴

任脉腧穴。在肚脐正下方1.5寸,补穴之一,主治元气虚损病症。此外还可以治疗男科病(阳痿、遗精等)、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恶露不尽等)、肠腑病症(腹泻、痢疾等)、泌尿系病症(小便不利、遗尿等)。操作方法: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关元穴

任脉腧穴。在肚脐正下方3寸,补穴之一,主治元气虚损病症。此外还可以治疗男科病(阳痿、遗精、早泄等)、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恶露不尽等)、肠腑病症(腹泻、痢疾、脱肛等)。操作方法: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03

眼保健操中常用穴位

睛明穴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位于目内眦(内眼角)稍内上方凹陷处,可治疗目赤肿痛、视物不明、近视、色盲、夜盲等目疾。针刺此穴临床操作要求特别严格,非专业人士切勿操作,禁灸。做眼保健操时,采用手指按揉。

四白穴

足阳明胃经腧穴,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可治疗目疾(目赤痛痒、眼睑瞤动、目翳等)、面部疾病(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不可过度提插捻转。做眼保健操时,采用手指点按。

太阳穴

经外奇穴,位于颞部,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可治目疾、头痛、面瘫。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做眼保健操时,采用手指点按。

04

生活中小妙招取穴

1、鼻塞不通---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可以手指掐按,以鼻子通畅为度。

2、咽喉肿痛、高热---少商穴:手大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可点刺放血。

3、急性腰扭伤,腰痛不能活动---腰痛点:手背侧,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在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2穴,两手共4穴。可手指掐按,以指下酸麻胀为度。

4、落枕---外劳宫:在手背侧,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可手指掐按,以指下酸麻胀为度。

5、小儿疳积---四缝穴: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黏液。

6、晕车、晕船---内关穴:腕横纹中点上2寸。可手指掐按,以指下酸麻胀为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20考研进行时-第236天
董氏针灸林正泰案例分享之【灵骨大白重魁穴】!
当自己的医生 轻松学会色诊系列(1~4) 【121008 健康520 】
常见小病按摩穴位可治疗
经外奇穴 之 上肢部腧穴
经外奇穴(四肢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