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故事——《热性药之石菖蒲》三管齐下治痰饮

《热性药之石菖蒲》

菖蒲开心气、散冷,更治耳聋

三管齐下治痰饮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白术。知道白术是健脾除湿圣药,古代没有苍术、白术之分,统一称为术,宋朝以后才分别用之。

苍术其性更燥烈,能发散风寒湿;白术其性更和缓,可以祛湿健脾补中。《药性赋》里说,白术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其实白术远不止这几样功用,我们上节课讨论了白术的九大功用,这九大功用都离不开白术健脾除湿的大特点。

我们今天再来补充一下,看还有哪些古代的名方用到白术呢?

首先是苓桂术甘汤,这可是治疗胸脘部痰饮的妙方。治痰饮仲景是三管齐下的,我们来看如何通过这四味药、分三个角度去治痰饮。

痰饮为阴邪,当以阳药治之,故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周身最温暖,富有动力之处是心脏,就像天地间最富有动力的是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五脏的暖热靠心脏。

五脏温暖,痰饮不生;五脏阳气不够,痰饮容易停留。所以制阳光可以消阴翳,强大心脏可以减少痰饮。

这就是为何很多中老年人心肺衰竭大都伴随着停痰留饮,咳吐不尽。

所以张仲景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这两味药直入心脏,鼓荡心脏阳光,以其辛甘之性,化作一团阳光阳火,烛照停留在身体的阴霾痰浊乌云。这是在上焦的层面上通过强大阳气,消逐阴寒痰浊。就像阳光出来,地面上的水就容易晒干,衣服容易变得干爽,乌云也容易被拨开。

那第二方面呢?是用白术。白术能够温中去脾胃湿,强脾胃,进饮食。脾胃为生痰之源,当身体脾胃功能好时,水谷精微就变成津液,供周身使用。当脾胃功能不好时,水谷精微就变为痰饮来阻碍周身气化。所以治痰饮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白术乃脾胃正药,乃补土第一药,土能够治水,所以中焦堤防牢固后,水湿泛溢就少了。

第三方面是茯苓,茯苓能淡渗下焦,给水湿一条出路。水湿停留在身体不去,就会变成停痰留饮,把水湿利去,停痰留饮就减少。所以用茯苓是打开痰饮下行的通道,它能够淡渗三焦,畅开膀胱。

这样桂枝、甘草强上焦,白术固中焦,茯苓渗下焦,三焦海陆空同时兼顾。

所以古人才称仲景这个苓桂术甘汤是治疗水饮的代表方,是水剂。当然还有火剂,治疗火邪的代表方,大家要懂得运用这种对偶统一去分析推论。

如果水火两极,寒热两个极端,你都懂得去调理了,你可能凭这两个方子加减变化,就能够应付不少常见病,甚至疑难病。

这就是思考问题站在阴阳角度上,思路方法大大简化的道理。

在一些病人感冒发热后,吃了凉药,或者打了消炎针,热退了,但身体却因此停留了很多湿邪,因为大量的消炎药、寒凉药损伤了阳气。前面我们跟大家讲过,湿盛则阳微,阳微则湿盛。所以病人舌苔白腻或水滑,身体很多水湿,双腿沉重,这时往往给他用上一两剂的苓桂术甘汤,他就有劲了,咳痰也少了。但前提是大家要辨得出他的痰饮是偏于清稀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性药之石菖蒲》肥的是水湿
3味草药泡水喝 耳鸣不敢再牛了 一通一补一消
三味药止耳鸣,一通一补一消,大有奇效!
眩晕的中医诊治精华
中医治耳鸣,这方子被反复运用!发出来让更多人了解
解决10年的耳鸣,一张方子仅用5味药!组成:猪苓、泽泻、茯苓、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