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厥阴肝经穴位(10)足五里

(10)足五里

【名词释义】

五里有二。在上肢者称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下肢者称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

足即下肢,里,居也,此穴居下肢,为足厥阴肝经倒数第五穴,因名足五里。

足,指人及动物行走的器官,由跗、蹠、趾三部组成,在人俗称为脚。五,数名。里,有居里之义里指邑,居意。本穴居脾经之箕门穴上5寸,居大脉之中,《针灸甲乙经》有:“在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又里为理,凡肢体病相关五脏者,本穴皆可理之,故名足五里。

【定位】气冲下三寸,阴股中动脉应手。

标准定位:足五里穴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仰卧位伸足,先取曲骨穴旁开2寸处的气冲穴,再于其直下3寸处取穴。

  

  

  



【功效】理气活血,疏经通络。

1、足五里穴具有舒理肝经之气,清利下焦湿热的功效。

2、足五里穴有通调下焦、理气和血之功。《针灸大成》谓治风痨、嗜卧、肠中满、热闭、不得溺、四肢不举等症。凡穴位之名三里、五里者,均以其能治多经病也。《针灸甲乙经》灸“五里”,左取右,右取左,想其内部经线有交叉也。

【主治】主腹中满,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

1、足五里穴主治以少腹、前阴疾患为主:如少腹胀满,小便不利,睾丸肿痛,阴囊湿痒,肠风下血,四肢倦怠,嗜卧,股内侧疼痛,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阴部湿痒,小腹胀满,股内侧痛,瘰疬,带下,癃闭,少腹胀痛,胸闷气短,现代又用足五里穴治疗尿潴留,遗尿,阴囊湿疹,尿潴留等。

2、足五里穴主治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瘰疬。

3、足五里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倦怠嗜卧,阴部湿痒,股内侧痛等。

4、足五里穴主治阴挺,带下;睾丸肿痛,阴囊湿痒,遗尿,小便不利,癃闭;少腹胀痛。

5、现代又常用足五里穴治疗尿潴留、遗尿等。生殖系统疾病: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泌尿系统疾病:尿潴留,遗尿。其他疾病:股内侧痛,少腹胀满疼痛,倦怠,胸闷气短。

【刺灸法】《铜人》针六分,灸五壮。

刺法:直刺1~1.5寸。注意:避开血管。

灸法:可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特效按摩】

按摩足五里穴,可缓解小便不通畅、阴部湿痒、浑身倦怠无力等症状。

【穴位配伍】

1、足五里配气海,太冲,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睾丸肿痛。

2、足五里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阴囊湿疹。

3、足五里配中极、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

4、足五里配中极、阴陵泉、三阴交,治尿潴留、前列腺肿。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足五里主之。病注下血,取曲泉、五里。

2、《备急千金要方》:主心下胀满而痛上气。

3、《针灸大成》:主腹中满,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

4、《类经图翼》:主治肠风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四肢不得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
【每日一穴】艾灸足五里穴,可治尿潴留
横骨穴:腹胀、遗尿、遗精、阳痿、睾丸肿痛、尿失禁等
大敦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经络养生】足厥阴肝经的功效及主治病症(视频配图)
女性常用六大要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