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家五人中毒,只因吃了这种隔夜菜

昨天,胡先生一家五口人,吃了隔夜卤肉,结果5人相继均出现了恶心、发烧、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胡先生一家人前后来到同一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其中,胡先生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休克,并造成多个器官损伤。

经医生询问病史及化验诊断,找到了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元凶——沙门氏菌。而被感染的食物,可能就是隔夜的卤肉,胡先生平时爱吃卤肉,当天吃的比较多,这也可能是导致他症状最为严重的原因。

在食物中毒的四类原因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主要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葡萄球菌、肉毒梭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1.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

1.1细菌污染食物,见于食品腐败变质、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食品卫生中非常重要的污染方式,其特点是病原体从未经处理的原料、容器、设备、加工人员的手等传播到经过加工后待食用的食物上)、从业人员带菌、食品运输、储存等过程的污染。

1.2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

1.3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

1.4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在夏秋季节多见,中毒的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经过简单的的了解细菌食物中毒知识后,我们来看: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食物中毒的主要“罪魁祸首”,大约40%~60%的食物中毒就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进入肠道后大量繁殖,除使肠黏膜发炎外,大量活菌释放的内毒素可引起机体中毒。

3.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3.1中毒全年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主要在5~10月,也就是天气炎热时更为常见。

3.2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禽类、蛋类、奶类等,植物性食物感染比较少见。

3.3中毒原因主要是由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存储场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引起。

4.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表现!

沙门氏菌中毒的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比如恶心、食欲不佳,随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一日腹泻可达十余次。

5.怎样预防沙门氏菌中毒?

天气逐渐变热,温度给沙门氏菌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建议大家平时更要注意食物的卫生安全。

5.1充分加热

沙门氏菌不耐热,在100℃的温度下,只要几分钟就可以杀死沙门氏菌。在平日烹饪时,一定要充分煮沸,保持数分钟。尤其炎炎夏日,很多朋友贪生食、贪凉食,这就给了沙门氏菌“作乱”的机会。如胡先生这个情况,第二天吃卤肉时应进行充分的加热,即蒸上汽几分钟就安全了。

5.2备菜时生熟分离

切菜的砧板应生熟分开,最起码应洗净用开水烫后再用;存放菜时(生、熟、半成品)都做到生熟分开,不要用同一把刀切完生肉,又切蔬菜水果。

5.3隔夜菜要妥善放置

饭菜尽量做多少吃多少。万一做多了,对吃不完的饭和菜,应分开盛装在保鲜盒中,冷却后放入冰箱,以免细菌繁殖。尽量不要多做、避免剩菜,这样不仅更加卫生安全,也更加可口美味。

6怎样预防夏秋季节的食物中毒?

6.1吃新鲜食物  不新鲜、腐败变质食物中有大量细菌滋生,这类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要预防进食变质腐败的食物。

6.2注意厨房用具清洁  厨房中锅具、刀具、案板等都要定期消毒。煮沸消毒最方便,可以减少用具上细菌滋生,也可以避免食物中毒。

6.3食材要完全熟透  剩饭剩菜中容易有细菌滋生,所以吃剩剩饭剩菜时一定要注意好好加热,杀灭细菌。新鲜食材在烹饪时一定要做到完全熟透,尤其是黄花菜、四季豆等,降低食物中毒发生率。

6.4避免吃不熟悉食物  有些食物本身就含有毒素,比如野蘑菇、野芹菜等,如果自己对这些食材不熟悉,尽量避免食用,以免引发食物中毒。

6.5避免生食、熟食接触

应注意生和熟的食物分开用不同的容器贮存,也不要把新鲜食物与剩余食物混在一起。经过安全加工的熟食品一旦接触生食品就可能被污染。这种交叉污染可能是直接的,即当生的畜禽肉接触熟食时即可发生。交叉污染还可能是更隐蔽的,如果先处理生鸡,然后再用未经清洗消毒的案板和刀具切熟食品,就产生了食物中毒的危险。因此,要把生的和熟的食物分开存放,生食品用具与熟食品用具分开使用。

6.6时刻保持厨房卫生

厨房应当有相应的通风、冷藏、洗涤、消毒、污水排放等设施,且布局合理,防止加工过程交叉污染。厨房应当保持清洁,用来制备食品的所有用具的表面都必须保持干净。接触餐具和厨房用具的抹布应该在下次使用之前彻底清洗,必要时煮沸消毒。千万注意:不要在厨房内存放任何有毒物质及其容器,以避免误用、误食!

6.7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制作食品时应当讲究个人卫生,在加工和进食时要注意反复和经常洗手。例如,当开始食品加工前和每次间歇之后,必须把手洗净,尤其是去厕所后。当收拾生鱼、生肉、生禽之后,必须再次洗手,然后方能开始处理其他食品。假如手受伤感染了,最好不要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要参加则必须包上绷带或带上手套。

6.8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树立正确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防病能力。在日常饮食中,应做到不暴饮暴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不买街头无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以防病从口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块冰西瓜下肚,70cm小肠坏死!隔夜西瓜还能吃吗?
隔夜菜到底致不致癌,答案都在这里了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生吃西红柿 沙门氏菌可夺命
一家9人聚餐8人死亡,元凶竟是它!这种致命毒素你家可能也有,一定要警惕!
盘点食物中那些你不知道的细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