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荷医典
叶黄素是一种含有紫罗酮环的胡萝卜素。人体无法合成叶黄素,因此,人体的叶黄素来源主要是膳食摄取。自然界中,叶黄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叶菜类如羽衣甘蓝、菠菜,水果,玉米,蛋黄中。
摄入的叶黄素经小肠黏膜吸收,到达肝脏,随后与脂蛋白整合,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器官。其在脑组织中含量较高,是人脑中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在人视网膜黄斑区浓度最高,是构成视网膜黄斑色素的重要成分。
叶黄素是脂溶性的,脂质可介导其吸收;而缺乏铁、锌、蛋白质时,可能影响叶黄素的吸收[1-3]
作用机制
生理功能
保护视网膜
人体视物时,物体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黄斑区域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叶黄素在此高浓度特异性地聚集,是构成视网膜黄斑色素的主要成分。
叶黄素可吸收大量蓝光,形成有效的蓝光过滤器,减轻蓝光对视网膜的氧化损害,从而发挥保护视网膜细胞的作用。
抗氧化
叶黄素分子含有较多不饱和双键,因此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
通常,人体内的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过多的自由基会损伤细胞,诱发多种疾病,如皱纹增多、动脉粥样硬化、记忆减退等[4-5]
相关研究
目前已有叶黄素与眼部健康、心血管健康、神经系统健康等相关性研究,总结如下:
眼部健康
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低水平叶黄素与AMD的发生相关。
多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正常人群长期补充叶黄素可增加血清叶黄素浓度、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和视觉敏感性,对AMD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小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补充叶黄素对长时间光暴露人群,如电焊工的黄斑色素密度及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特别是对暗光照环境下对比敏感度及炫光敏感度具有保护作用。
预防某些类型的白内障
有临床研究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的叶黄素浓度发现,随着疾病加重,房水中的叶黄素含量减低,提示房水中的叶黄素含量与白内障的形成可能相关。
荟萃分析显示,低水平叶黄素与核型白内障的发生相关。
体外研究显示,叶黄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移行,具有潜在的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能。
其他眼部异常
叶黄素通过清除视网膜的氧自由基,可能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缺氧的影响,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功能。
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补充叶黄素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对比敏感度,但对视觉敏感性没有影响[6-10]
神经系统健康
叶黄素可通过血脑屏障,是人脑中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
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健康老年人的黄斑色素密度与认知功能显著相关。
有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叶黄素摄入不足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血清和大脑中叶黄素水平显著较低;而富含叶黄素的绿叶蔬菜摄入量与延缓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减退关联程度最强。
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叶黄素可提高老年女性的语言流利度得分,其联合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补充剂还可提高老年女性的记忆力得分和学习能力。
体外研究发现,叶黄素可直接影响细胞之间的信号通路,可能诱导神经细胞的旁路连接,增强大脑信息处理的速度,改善认知功能[11-14]
心血管健康
动物研究显示,叶黄素可通过上调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诱导抗氧化蛋白的表达,显著干预抑制同型半胱氨酸(Hey)介导的氧化应激。而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证实,Hey浓度升高是动脉硬化(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体外研究发现,叶黄素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可能延缓动脉斑块的形成,预防AS的发生。此外,叶黄素可负向调节白细胞介素(IL)1b、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部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并未发现叶黄素对心血管健康的保护作用[14-15]
皮肤健康
动物研究发现,叶黄素通过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可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氧化损伤,保护皮肤。
部分动物研究显示,叶黄素对紫外线导致的皮肤增生、水肿、免疫功能抑制具有一定预防作用[2,11]
肿瘤性疾病
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可控的细胞增殖、免疫功能紊乱、炎症通路的异常激活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叶黄素的摄入可能降低乳腺癌、膀胱癌、口腔癌、食管癌的发生风险。但这一相关性在不同研究中并不一致。
体外研究显示,叶黄素可通过抗氧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抑制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且随着叶黄素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也增强[11,14,16]
其他健康相关研究
代谢性疾病:有动物实验发现叶黄素通过减少氧自由基、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同样是动物实验显示,叶黄素可参与sirtuin-1和PPAR-α的表达,调控信号传导通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对糖尿病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骨骼健康:部分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发现叶黄素可调节NF-κB活性,刺激骨质形成和抑制骨质重吸收,具有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可能[14,17]
相关产品
截至2023年4月,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查询到的含有叶黄素的保健食品主要适用于:视力易疲劳者、免疫力低下者、中老年人、需要改善记忆者。
其中,既有叶黄素作为单一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也有联合越橘/蓝莓提取物、维生素A等作为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以下介绍了联合成分的主要功效。
越橘/蓝莓提取物
主要成分是花青素,花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可发挥一系列作用。
抗炎抗氧化作用
动物实验发现,花青素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高脂肪饮食等对胰岛素信号传导的负面影响。
流行病学数据发现,摄入更多花青素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较慢。动物实验发现高花青素饮食喂养可上调动物的神经可塑性,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调节胃肠道菌群
动物实验发现花青素可改变大鼠的结肠微生物群落,可更好地防止细菌入侵和促进外源物代谢,同时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保护视力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高水平花青素与较低的AMD发病风险相关。
体外研究发现,花青素可提高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敏感性,保护视紫红素;并与内皮素-1 通路相互作用,调节肌肉收缩性,可能对近视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作用;改善眼部血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对比敏感度,缓解视觉疲劳[18-19]
维生素A
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性摄取。动物肝脏、蛋黄、深色绿叶蔬菜、深色水果等富含维生素A。
缺乏可导致干眼病、夜盲症、免疫系统受损,并增加人群感染和死亡风险。
服用添加维生素A的保健食品时,需要注意避免摄入过量[20]
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的前体。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最稳定的天然色素。
主要吸收360~600nm的可见光光谱,抑制并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免受紫外线的损害。还可增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数量[2,11]
注意事项
含有叶黄素的保健食品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上(http://ypzsx.gsxt.gov.cn/specialfood/#/food)可以查询,查不到的保健食品应谨慎购买。
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有保健食品字样,俗称“蓝帽子”标志,选择时一定要注意。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没有治疗作用,适宜人群外的人群不推荐食用,不适宜人群不应食用。怀疑疾病状态时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而不是使用保健食品替代治疗。
保健食品添加了营养素,与同类营养素同时食用时需要注意不宜超过推荐量。目前没有研究发现叶黄素长期摄入导致的不良反应,但部分保健食品可能添加了维生素A等成分,应按照推荐剂量服用,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以上百科知识由张片红教授审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黄素-----眼底视网膜的双重保护剂
叶黄素护眼佳,但服用需注意这些
【护眼系列产品】“蓝莓”“越橘”“叶黄素”到底是什么关系?你了解多少?新西兰火爆护眼产品介绍在这里!...
营养界前四名,抗癌抗衰老还能抗炎症!这些都是你常见的
眼睛所需的营养,你补足了吗?
贵宾和雪纳瑞竟是白内障高危族?当狗狗出现这些症状主人要注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