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桐中“技巧联”的应对技巧

安徽省桐城中学在12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面向社会征集“百年绝对”:“桐中敲铜鐘童男童女同上学”的下联。此联应该是本地一句大白话的俚语,作者不详。近百年来不断有人为上联对出诸多下联,但一直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对句出现;而桐中北京校友会从几千投稿中选择的所谓18佳句也不尽人意。

对好此联,首先认清“桐中敲铜鍾童男童女同上学”是技巧联。那就要从二方面入手:一,破机关,二符合“联律通则”。

一,破机关。

按照传统对联规范,“机巧联”以破解机关为主,必须尽破机关方可成联。

首先了解征联公告内容,分析出联有哪些技巧,方可应对。桐中联为例,上联兼用谐音、拈连、拆字、五行齐全,等修辞手段(桐、铜、童、同同音,中、鐘同音,桐、铜、同为拆字,鐘、童为拆字,童男、童女拈连),体现了汉字象形写意、声音有节律之妙。需破六道“机关”:

第一道机关:是五个同音字构成的同音字联。“桐、铜、童、童、同”五字同音同调,[tóng]为平声(阳平),下联也必须在相应位置对五个同音同调不同形的字。最好是仄声字,若用平声字也可,但其它字在平仄安排上需要做调整。

第二道机关:“桐中”与“铜鐘”一对谐音词。这两组词词义完全不同,但是读音一致,构成语音双关。要找到如此两个巧词有点难度,桐铜还需相同偏旁,关键的是“鐘”字还具备拆的“童”字与后面字一致上。

第三道机关:它又是一个“拆字联”,设有双重拆字关。上联前半部分的末字“钟”的繁体字“鐘”,拆成后半部分的“童男童女”中的“童”字,而且与另一组拆字“桐、铜、同”完全同音。这一关颇有难度,大多下联没有攻破此处的“拆字关”。

第四道机关:“童男童女”拈连。童为一个形容词,“未婚的或幼小的”意思,分别修饰并列成分的男和女,而“男”和“女”又符合阴阳相对的字。

第五道机关:男女同校同上课,是开创初级中学近代教育的先河,是破旧立新的文明举措。下联最好能彰显校训及校歌的精髓:龙眠钟起代起人豪,莘莘学子待熏陶。仰止吴公创业劳,勉成国器望吾曹。忠诚信义校训孔昭,精神淬砺兮,永熙永朝。也可以体现学校立范立德树人,砥砺前行,勉成国器精神面貌,歌颂校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群萤乱舞,杂花丛生的美景等。

第六关:上联12个字包含五行中金木水火即暗藏着土。也就是上联五行齐全,阴阳平衡,要求下联阴阳平衡,或与上下联五行可互补。

二,符合“通则”的六要点

《联律通则》,具备基本的六要点是对联格律的底线。即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语意相关。

第一条字句对等。上下联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相同。“桐中敲铜鐘 童男童女同上学”中,首先“桐中”是安徽省桐城中学的简称,是名词,也可认为专用名词(专用名词是指属于人、地、事、物所专用的名称。和“天上、水中、地下”不同,“中”不宜独立出来作方位词。)“桐中”应对以一个名词,当然对专用名词为佳。另外,“敲”为动词,“铜鐘”为名词,“童男童女”为名词(拈连),“同”为副词/动词,“上学”为动词(动宾短语)。都应用相同的词性来对。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的语法结构要相一致。“桐中敲铜鐘 童男童女同上学”的结构分为两段,前面的“桐中敲铜鐘”可视为主谓宾结构,“桐中”、“敲”、“铜鐘”分别当作主谓宾。后面的“童男童女同上学”为主谓结构,“同”为状语虚词。

第四条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停顿切分要合拍。“桐中敲铜鐘 童男童女同上学”的语顺,按语意节奏为““桐中/敲铜鐘/童男童女/同上学”;而按声律节奏为“桐中/敲铜/鐘 / 童男/童女/同上/学”。

第五条平仄对立。

按声律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不必字字平仄相反,但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须平仄相反。单边两段之间,按“平顶平,仄顶仄”接续。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不可“乱脚”。虽说有些特殊对联可以酌情平仄从宽,但还是以能守则守平仄格律为好。

“桐中/敲铜/鐘,童男/童女/同上/学”

“平平/通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上联是按平水韵定平仄的。前段五言句几乎全平声,(“敲”字在平水韵中属于平仄两读义同。)平仄完全出律,后段七言句也是“拗句”,唯收尾的“学”字为仄声,大体作上联是成立的。

对于下联平仄要求,只能将错就错,尽量与上联协调一致。要和上联一样采用平水韵。如果我们拆字用的是仄声字,下联平仄就按上联平仄相反以对:“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如果拆字用的是平声字,下联的平仄就要慎重选字。用平声字拆字,必然造成下联第1,4,6,8,10位置上出现同音的平声字,由于1,4,6,8位置不是节奏点,难度不大,只有10位置是节奏点,对应上联为仄声,却出现了平声字,容易犯“三平尾”的大忌:“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这须借用“拗救”之法,调整成合律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桐中联根本就不算合格的联句,对其下联只需宽对。按照联律通则,对巧联、趣联平仄从宽。如“又见观音迎日立,方言访胜趁月生”以技巧联对就可以。对桐中联只要不犯“三平尾”、“乱脚”等禁忌,即为平仄合格,也就可以了。

第六条语意相关。

上下联不仅形式要对仗,而且意思上要关联,即上下联的内容相互呼应,相互深化,相辅相成,构成互补、延续、因果等内在的关系。如上联讲的是桐城中学,那么下联应和桐中有所联系,可围绕学校、老师、学生,立德树人的内含或环境加以拓展。

下面二对句与桐中孤联关联度比较高。

1)“仲子言種仔,重器重文中成才”,意思是谦逊的老师谈到培养下一代,大器之人、文化名人正符合“勉成国器”。

2)“旗冀乘骐骥,琪草(树)琪花(蘤)其盛开”。就其语义即美感,与“桐中敲铜鐘 ,童男童女同上学”相匹配。让人仿佛看到名校似一面希望的旗帜乘着千里马迎风飘扬,仙境般的校园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铜钟悠扬。男男女女,同学少年,云聚伯乐,识马千里,勉成国器。

3)枥里推历理,力子力民励成才。教育之地推行多样学科,勤奋的学生和老师勉成国器。

上下联务必要言之有理,还要言只有物。彼此关联度较高称得上联珠帘合璧才完美。

最后希望桐城派不仅仅“冠盖满京华”,而且有“文章甲天下,玉兔折桂枝”的声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也议桐中绝联“桐中敲铜鐘,童男童女同上学”
贴春联如何分左右?
对联的平仄格式
律诗拗救在对联中的应用
对联应掌握的100个知识点之八:71-80
平仄对立(春节前夕话对联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