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蟋蟀必读:论牙齿的作用

在我们对蟋蟀的认识中,对牙齿的认识应该是第一位的。然而,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思考了几十年还是有许多问题没弄明白。


我曾经写过《浅谈蟋蟀的牙齿》,之后看有许多问题都没有说清楚。


激发我深谈蟋蟀牙齿的诱因,是北京虫友会的好友发来的三段视频。有人用剪刀、水果刀等锐器象打草一样与蟋蟀格斗,而那三只蟋蟀一边鸣叫一边冲上去对着锐器连续不断地撕咬。


更夸张得是,用剪刀“咬住”蟋蟀的牙齿,不断地往前推和往后拉,该蟋蟀同样边叫边咬,未见败像。


这三段视频令我震惊,它比我用草引诱蟋蟀撕咬一般硬件更能说明问题:它有力地证明了擦牙即胜并不是牙齿本身的硬度所决定的,更进一步说明了我的基本观点“牙齿硬度不是取胜的决定因素”。


一、牙齿的构成


蟋蟀在日常生活中是用牙齿来咀嚼食物、驱赶敌人、挖洞筑巢。这些功能决定了牙齿必须是全身最坚硬的部位。由于牙齿表面没有化学、物理感受器(昆虫学名词),也就没有了痛觉、味觉、嗅觉等感觉。


这就导致其结构比外壳的其他部位紧密而坚固,也是牙齿颜色与其他部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些差异并不能改变它的主体结构,因为蟋蟀的牙齿是整体外壳(外骨骼)的延伸,被“昆虫学”命名为:上鄂。所以除去一些微量的辅料外,其结构成分的主要部分与外壳是一致的。


此外,经过实战的反复验证:大多数蟋蟀的牙齿颜色与身体颜色越是接近,格斗能力越是强大。这个结论被许多人拒绝,也就成了他们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说起来也很简单,构成蟋蟀牙齿及外骨骼的主要化学成分: 糖和蛋白质。


糖有很多种类,构成外壳中的糖主要就是几丁质,在整体外壳中的含量可达到33%。必须强调地是,蟋蟀的外壳有软表皮和硬表皮之分,而几丁质则是构成蟋蟀软表皮也就是肚腹、须、尾等部位的主要成分。


在牙齿、头、项、腿等硬表皮中,几丁质的含量要少很多,但也不能没有。几丁质在表皮中起到柔韧作用,如果牙齿中没有几丁质,就很容易发脆导致运动中被折断。


蛋白质可以分解成数百种氨基酸,构成蟋蟀硬表皮的主要成分是酪氨酸,被《昆虫学》命名为“骨质蛋白”,它才是导致硬表皮骨化坚固的关键所在。


因此,从理论上讲酪氨酸含量越高表皮越硬。反之,几丁质含量越高表皮越柔软!


另外,酪氨酸的衍生物是黑色素,也就是说表皮颜色越是黑就代表着外壳越是坚固。那么,是否颜色越黑格斗能力越强?


二十多年前,我就此问题请教上海著名的蟋蟀大师火光汉前辈,他斩钉截铁地说:“色盖问题,深色面虫超过淡色面虫是绝对的,没有还价”!随后有力地挥了挥手。


这些化学原料必须通过糅合剂的作用,才能合成表皮。至于几丁质和酪氨酸是如何被糅合成蟋蟀表皮的,由于论述的篇幅大得惊人,只好麻烦各位查阅郭郛先生1965年出版的《昆虫的变态》28页“表皮的几丁质合成和骨化作用”章节,有很清楚的论述。


糅合剂有好几种,其主要成分是单宁酸。从理论上讲糅合剂的含量越高,表皮越厚。当然,几丁质和酪氨酸的含量也要同步提高。


但在实践中这些化学成分的剂量很难把握,因为糅合剂与糖、蛋白质的比例尚不清楚,随意加减会导致严重后果。


从我所做的大量实验中产生的初步认识是:表皮的坚固取决于内在分子结构的紧密,与厚度无关;过分提高表皮的厚度反而会增加蟋蟀体力消耗及妨碍运动的灵活性,降低蟋蟀的格斗能力。


也有昆虫学家将外骨骼称为与人类指甲相似的“角朊”,这很有道理,指甲遇湿则软遇干则硬的属性与蟋蟀外壳几乎一致。换句话,蟋蟀的牙齿与人类指甲类似。


我熟悉的部分玩虫高手都懂这个道理,蟋蟀洗浴后一天内决不出斗。但也有人为了鉴别拦截“药水虫”而在临斗前用一些中药水浸泡蟋蟀,这是糟蹋!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知道,蟋蟀牙齿及身体各个部位的构成中是没有钙的,所以它是低等动物,归属于无脊椎骨动物。


二、牙齿大小的成因


蟋蟀的生长可分两种类型,平时是缓慢生长,而蜕壳(变态)时呈爆发性生长。本文重点讨论的是蜕变时的生长。


按照举世公认的昆虫学“戴氏定律”进行推论:在蟋蟀的九次蜕变中,每一次头部的宽度平均增长1.4倍。这样大幅度的扩张是什么动力源造成的?


1.肌肉膨胀。靠心脏及辅博器所形成的液压力量将充满激素和能量的体液,按照基因的指令送到某个部位,导致该部位肌肉膨胀产生向周围扩张的力量,撑大其体积。


然而,蟋蟀在蜕变时光靠体内肌肉的膨胀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头部肌肉再怎么膨胀也不可能将宽度扩张1.4倍。


2.空气压力。用嘴大量吸进空气,由胸(项)部肌肉膨胀并按照基因的指令将空气压到某个部位,然后与该部位的膨胀肌肉一起发力将周围撑大。


在这两项动力源中空气压力是最重要的,它比肌肉膨胀产生的扩张力要大数倍,它流向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明显撑大。


这在最后一次羽化成虫的蜕变过程中,以翅膀的扩张最为明显。在薄如纸张的翅膀内不可能有肌肉膨胀,只能靠翅根部的肌肉力量将空气灌入,使得翅膀象气球一样膨胀。此时,气压成为唯一的扩张动力源,气压越强翅膀被撑得越大。


同样道理,气压和液压大幅度流向空心的牙齿,与牙齿内的膨胀肌肉合力将牙齿撑大。


所以,蟋蟀各部位体积的不同是由羽化蜕变时的基因及体能决定的。由此,翅膀、牙齿、大腿、头、项等部位的大小,对判断野生蟋蟀的好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至少可以说明蟋蟀在最后一次蜕变时的体能状况。


向内的压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就是扩张力。参考人类“医学”以及“动物学”,我将在蟋蟀身上出现的这种力量源命名为:内压。


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蟋蟀,其内压的流向是基因决定的。而基因则是根据环境对其生存的压力决定内压的流向及流量。


例如,在北方干旱板结的土壤中,蟋蟀打洞筑巢要费劲的多,也就使得牙齿获得的内压流量要比其他地区的蟋蟀大很多。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是否可以人为地改变内压流向?


我的《浅谈蟋蟀的牙齿》发表后,很多虫友向我索要撑大牙齿的饲料配方。因为无法预测体型巨变后对蟋蟀文化带来的后果,所以我反对过分地改变蟋蟀体型。但同时也难以招架虫友的执着,权衡下来还是介绍些基本原理吧。


改变内压流向的方法源自“中医药学”,那可是比蟋蟀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根据中医的原理,任何中药都有升、降、沉、浮的属性。


例如柴胡升、牛膝降、珍珠沉、葛根浮等等。现代医学证明:有些中药可以明显地改变人体内血液的流向。如牛膝运用在人体上,可以明显地将血液导向腿部,当然,在蟋蟀身上同样如此。


如果你熟悉中药的属性,再加上能接受上述原理,通过不断地实验掌握剂量度,那就应该可以轻松自如地改变蟋蟀体型的某个部位。


但是,这样做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最根本的原因是你在撑大体型时,内部肌肉的体积并没有同步增加。


在正常情况下,蟋蟀的体型是由其遗传的基因以及吸收的营养来决定。除非你有能力改变它的基因,否则在基因限定的范围内只要改变某一部位,其他部位就会发生一连串相似或者相反的变化。


例如在白虫的生产中,你把牙齿撑大,蟋蟀的头部也会跟着一起大,而翅膀却会缩短,小腿细大腿扁等。这样的结果就是身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


蟋蟀发力时肌肉必须要有着力点,人为地撑大牙齿和头部可导致其内壁面积增加,而肌肉体积却没有相应增加,那么肌肉的着力点就会分散从而导致肌肉力量的减弱。


因此,在肌肉体积没有同步增加的前提下,越是撑大某个部位的体积,其力量越是缩小。这也是白虫的肌肉力量明显小于野生蟋蟀的重要原因。


所以,还是让蟋蟀自然生长,由基因决定肌肉与体型之间的比例为好。


可是,我周围许多虫友就是钻进牛角尖,一脑门子的大牙可以“咬死对方”的幻想,不能自拔。没办法,只好提三条不够完善的原理供生产白虫的朋友参考。


1.选择大牙的母本和父本。雄蟋蟀接受的遗传70%来源于母本,因此选择大牙三尾是关键。


2.增加肌肉组织的体量。只有靠发达肌肉撑大的牙齿才是真正有力的。


3.减弱气压,引导液压(体液)流向头部,促使头部和牙齿的肌肉茁壮成长。当然,如果你撑大牙齿是为了观赏或出售,那只要增强气压并引向牙齿即可。


由此,我们可以产生一条极其重要的认识:气压撑大的牙齿大而无力;肌肉撑大的牙齿小而有力!可见,就是在幼虫的生长阶段,肌肉力量也是最关键的,更不用说参与格斗的成虫了。


三、牙齿的开和关


蟋蟀牙齿的根部是横断平行的,约三分之二开口,三分之一封闭。它不象人类的牙齿根部又长又尖深深地插入牙床,而是很浅地嵌入牙床。在离根部内侧开口与封闭的交界处有个结缔组织将牙齿与牙床连接。


也就是说,牙根的大部分与牙床是不连接的,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牙齿左右开关自如。


牙根开口处可以让头部肌肉延伸到牙齿的内部,这是牙齿闭合的力量源。当牙齿开足的时候,大部分蟋蟀的开牙都呈八字形,导致牙根内侧是露出来的。


但也有少数蟋蟀的牙根内侧不会露出来,究其原因:1.牙齿嵌入牙床相对较深;2.牙齿内的肌肉粗壮。


当蟋蟀在格斗中咬住对方扭转时,牙齿与牙床的连接点也就成为最先受到大力冲击的着力点,这也是蟋蟀在格斗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大约占了败因的90%。


而那些牙齿嵌入牙床相对较深的蟋蟀,就不容易受这种伤,因为它的牙床分担了连接点受到的冲击力。


所以,开牙不露牙根是选择蟋蟀好坏非常重要的标准之一。


另外,在格斗中除了双劲夹,往往有一方蟋蟀抢先咬住对方单牙进行扭转。此时,主动的一方是两颗牙齿的连接点在分担冲击力;而被动的一方只有一颗牙齿的连接点承受冲击力,这就形成了两个连接点对一个连接点的较力,导致实战中主动进攻的一方胜率明显高于对方。


当然,如果被动的一方牙齿嵌入牙床较深就不太容易吃这个亏。


蟋蟀牙齿的展开主要来源于气压。胸部肌肉膨胀将嗉囊中的空气压入头部并在头部肌肉膨胀地帮助下进入牙齿内,使得牙齿向外展开。


此时,头部延伸到牙齿内部的肌肉处于松弛和向外弯曲的状态,当需要闭合时,这部分肌肉迅速膨胀可在瞬间伸直,使得牙齿产生闭合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咬合力”。


显然,气压展开和液压闭合是蟋蟀牙齿开关的力量源。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牙齿内肌肉粗壮强大的话,就不允许其开得过大,并由此形成开牙角度的区别: 肌肉强壮的开牙呈“11”形态;肌肉弱小的开牙呈八字形态。


四、牙齿的力量


蟋蟀牙齿的力量可分别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就是上面讲的牙齿闭合的咬合力;广义就是全身的力量。


为什么要把全身力量扯进来,因为蟋蟀格斗是全身发力,而咬合力太微弱,只占很小的比例。


为了把这个主题讲清楚,不得不把蟋蟀主要的发力形态按照格斗时的先后顺序描述一下。


1.腹部收缩力。这一步程序非常重要,腹部收缩的意义在于顶住来自胸部的内压,使其流向头部和腿部。腹肌一旦顶不住内压而被其灌入后腹部,轻则打出去几节产生痛感,重则可将腹部打爆裂。


力量强大的蟋蟀在格斗结束后,腹部依然保持收缩状态。而大部分蟋蟀则呈松弛状态,拖出去几节,然后通过不断地收缩、放松,使其复原。因此没有腹部收缩力则全身无法发力。


2.腿部的支撑力,这是最容易理解的。大敌当前,蟋蟀六腿铺开,身体重心下降,重心越低力量越是强大。


小腿支撑力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大腿;首先是为扭转对方提供支撑,其次是防止自身侧翻。所以,选择蟋蟀好坏时应该充分认识小腿支撑力的重要意义。


3.翅膀鸣叫的力量。个别蟋蟀仅凭鸣叫声就可以让对方仓皇逃窜。这样的高级别蟋蟀我一共见过三个,都是一旦起叫对方立即脱草。


4.双须敲打的力量。仅凭两根须敲打对方就使其别头逃跑,这样的蟋蟀我生平只见过一个。我家四个蟋蟀分别牵到它的面前,被其双须敲打几下扭头就跑,令人叹为观止!


5.这时,才轮到牙齿闭合的力量发挥作用了。它的意义在于咬住对方,不让其脱离,以便后续的扭力发挥作用。


靠咬合力取胜,只能发生在刚羽化成虫的嫩牙上面,因为此时的牙齿嫩如纸。


除此之外,光凭咬合力是不可能取胜的。你想,牙齿内部的肌肉由弯曲到伸直的过程中能产生多少力量?


6.颈部的扭力,这才是取胜的关键力量。只有咬住对方大力扭转才能使其负伤、疼痛、逃跑。仅咬住对方牙齿不扭转,不能让其受伤。就算牙齿坚如剪刀,只要不是大力扭转,同样不能伤到对方。


以上1、2、5、6步的程序缺一不可,扭力的发挥,必须要有腹部和腿部力量的支撑。由此可见,从广义上讲牙齿的力量其实就是全身力量的综合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蟋蟀整体各部位力量的分配比。


格斗时在脑的指挥下由胸部将内压分配到各个部位,如同生长期的幼虫一样,哪个部位得到的内压多力量就相对强大。这个力量分配的比例也是由基因决定的。


我们知道大将蟋蟀在格斗中不会轻易动步,都是靠平夹分出胜负,其六条腿就是落败也不会轻易脱离地面,被对方掀翻甚至举起。这就是全身力量强大及均衡分配的结果。


在普通蟋蟀力量有限的范围内,如果人为地将内压导向头部或者腿部,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局面:


1.内压导向头部。格斗中,牙齿闭合的时间超过张开的时间,但腿部乏力。这种现象在白虫中非常普遍:咬住对方不肯松口,哪怕是咬住草纸、芡草甚至咬空,也要持续几秒才肯松口。


由于腿部乏力抓不住地,格斗中很容易翻滚腾跃,局面精彩纷呈,甚至给人以格斗能力强大的错觉。究其原因很简单,白虫的饲料中大都具有升浮的属性。


2.内压导向腿部。格斗中,牙齿张开的时间超过闭合的时间,甚至始终不闭合,上海人称“不落夹”,但腿部的支撑力相对较强。我曾经做过这方面的试验,格斗中非常被动,老是只用一侧牙尖去顶对方,很少咬住对方扭转。但腿部有力,可将对方顶到栅边迫使其身体变形而败退。


因此,在白虫的培育及成虫的饲养中,内压的导向始终是个大问题,它涉及到全身力量的分配比例。


五、牙齿的硬度


这个问题太复杂也太重要了!因为,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牙齿硬度是取胜的决定因素”,且对此深信不疑达20多年。


那么,如何判断蟋蟀牙齿的硬度?标准是什么?我们不可能用测定人体骨密度的技术手段去测试蟋蟀牙齿的硬度,怎么办?大多数人是根据格斗中的局面用经验来判断。


按照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一口即胜”或者“擦牙即胜”就是牙齿硬度在格斗中的最高表现。这种局面在早秋很容易看到,但到了中秋斗虫的旺季,“一口即胜”的局面少于3%,晚秋更是罕见。


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观察,这种局面在蟋蟀的幼虫阶段更容易看到!凡是培育白虫的人都知道,那些小秧子一出世就好勇斗狠,只要一遇他虫不由分说上去就咬,结果几乎都是“一口即胜”!


于是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蟋蟀的年龄越小,“一口即胜”的局面越多。遗憾的是,人人都知道年龄越小牙齿越柔软。那么,“一口即胜”作为判别牙齿硬度的标准靠谱吗?


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口即胜”的:


1.由于双方的年纪太轻牙齿太嫩,轻轻一碰即产生痛感从而迅速撤退。这种现象在幼虫及成虫的早期阶段很普遍,完全是由牙齿本身的硬度决定的。


2.格斗双方的年纪反差太大,导致牙齿的硬度相差太大。一只刚羽化(蜕变)才几天的成虫与养了60天的白虫相博,被对方一口将牙齿咬扁变形触及内部肌肉导致疼痛,迅速别头逃跑。


3.外骨骼的硬度反差太大。尤其是力量强大的蟋蟀,在格斗中一口即可重创对方甚至自己的外骨骼,请参考《浅谈蟋蟀的格斗能力之外骨骼》。


这种现象除了一些部位如牙床、须尾、肚腹等处较为柔软外,也与用力过猛有关。


少数蟋蟀在格斗中,内压向周围急剧扩张,导致腹部肌肉顶不住,或外骨骼薄弱处箍不住而被重伤。


这种局面往往出现在中晚秋,主要原因就是外骨骼坚固程度和肌肉力量反差太大,与牙齿硬度关系很小。


4.还有一个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的原因:神经系统的痛觉。这也是本文想重点讨论的。


感到疼痛就别头是蟋蟀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之一,它不可能因主观意志而死扛疼痛。巴普洛夫将这种行为方式命名为“条件反射”,也就是你给它疼痛的条件,它就产生逃跑的反射。


蟋蟀的幼虫和刚羽化的成虫,其感觉神经中的痛觉非常敏锐,格斗中只要产生一点点痛感,就立即别头,导致“一口即胜”的局面层出不穷。


必须说明得是:这些败虫中有相当部分并没有受伤,这是因为其运动神经也同样敏锐,一旦感觉不对即迅速撤出战斗,避免进一步被创伤。


随着蟋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感觉神经则不断老化,在格斗中的痛觉也越来越麻木,甚至失去痛觉,导致“百口不胜”的局面逐渐增多。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中晚秋的斗场中。


必须指出的是:人们的饲养方式很容易强化上述局面。许多人在饲养过程中用增加营养的方式,如黄豆、胡萝卜等,无意中大幅度提升感觉神经中痛觉的敏感度,导致格斗中“一触即溃”。


而少数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用饲料抑制甚至麻痹感觉神经,导致格斗中即使被咬得遍体鳞伤也不败退。


至于极个别天生不怕疼痛的蟋蟀属于个案,暂时不在本文的讨论之例。


由此,我认为感觉神经系统中的痛觉高度敏感,是导致“一口即胜”局面的重要原因,也是缠斗中落败的主要原因,且发生的数量相当可观。


5.旧伤复发,也就是上海人称的“隔笼伤”。这个原因很容易理解,上一次格斗中产生的创伤被触及,导致旧伤复发,被对方“一口即胜”。而且,这种局面在斗场中并不少见。


如此看来,导致“一口即胜”局面确实有很多原因,不仅仅是牙齿本身的硬度。因此,用“一口即胜”的局面作为判断牙齿硬度的依据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判别牙齿的硬度。那该怎么办?难道我们的思维就永远钻在这个牛角尖里吗?


其实,讨论到这个地步,再争论牙齿的硬度和力度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对蟋蟀的认识一定要立足于对全身的综合判断。


我始终觉得蟋蟀内在的格斗能力,取决于肌肉的力量、神经的平衡、外骨骼的坚固。


文章来源:蟋都微讯。作者:蒼青201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淡蟋蟀的格斗能力之外骨骼
为什么早秋收虫,不能收翅发光的蟋蟀
12篇玩蟋蟀的经典短文
我对玩蟋蟀的一些小看法
除虫脲
选虫秘籍,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