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月,遇见《诗刊》

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诗经》,六十年《诗刊》。

这是《诗刊》的广告语,很牛吧。

其实,《诗刊》本来就很牛,自从1957年1月诞生那日起,就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毛泽东主席亲笔复信支持创办,并题写刊名。发刊第一期,就以毛泽东的十八首旧体诗词打头,这份牛气“谁与争锋”啊!因此,《诗刊》顺理成章地拥有“国刊”之称,亦是新中国唯一一本中央级诗歌刊物。

60年来,《诗刊》见证了中国诗歌的发展,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引领风骚的实力派诗人,《诗刊》是中国诗坛的风向标,是中国最权威的诗歌刊物。

然而,《诗刊》在刊发旧体诗词的历程中,却一波三折,充满艰辛。可以说,《诗刊》对于旧体诗词的态度,就是一部当代诗词的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了,旧诗的日子却更难过了。1957年,毛主席在《诗刊》第一期,发表了《关于诗的一封信》,他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人们片面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认为旧体诗不宜提倡,看到旧诗,便认为它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甚至认为写旧体诗、发表旧体诗会阻碍新诗的发展。所以《诗刊》在创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很少在发旧体诗,偶尔发一些,也是开国元勋或文坛巨匠们的专利。

1976年“四五”事件中,人们悼念周总理,反抗四条狼,成千上万首旧体诗词如海浪一般淹没了天安门广场,时局在动荡,旧体诗词在复活。

80年代初,《诗刊》以每期两页的固定篇幅刊发旧体诗词,聂绀弩、程千帆、沈祖棻、沈鹏、李锐、刘征、周笃文等人的作品,在《诗刊》发表,引起广泛关注。诗词回归主流刊物。

然而,盘子可以洗干净,少数人固有的思想却不容易洗涤,《诗刊》刊发旧体诗词,有些人认为这是“逆流”,便纷纷站起来举手反对,要求撤销旧体诗词版面。诗人公刘在《文学评论》上发表文章说,有些刊物为旧体诗张目,是对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倒退,乃至复辟。毛泽东的同学萧三则直接致信《诗刊》编辑部,要求撤销旧体诗栏目。后来,经过《诗刊》首任编辑臧克家的努力,旧体诗栏目才保留下来。

历史的列车驶入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的复兴时代终于到来,据统计,从中央到地方各类诗词社团至少1000家以上,诗词作者百万之众。如今的《诗刊》每期80面,有8面刊发旧诗诗词(旧体诗词比新诗短小,就刊发数量而言,并不比新诗少),每季度还出版《子曰》专刊,专门发表旧体诗词,那些抱着与旧体诗“不共戴天”人的,大概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不薄旧诗爱新诗,为《诗刊》点100个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中华诗词学术论坛专稿:王国钦|让当代诗词与白话新诗和谐发展
三论旧体新诗(朱晨)
党学谦 :重读毛主席 《旧体诗词十八首》
郑欣淼:旧体诗创作 从复苏走向复兴
毛泽东诗词创新观:用诗化口语,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