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控高血压风险应从清晨开始

管控高血压风险应从清晨开始


原标题:管控高血压风险应从清晨开始

  本报讯 (记者王丹)血压在24小时内不断变化,而清晨通常是一天之中血压水平最高的时段,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事件高发的时段。因此,加强清晨血压的监测和评估,应该成为强化患者血压规范化监测、提高血压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在10月29日举行的《清晨血压临床管理中国专家指导建议》专家解读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提出上述观点。

  据介绍,2003年,日本科学家首次阐释了血压晨峰的概念,即6时~10时,人体生理状态下血压会出现升高的现象。血压晨峰每升高10毫米汞柱,脑卒中风险升高一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教授指出,大量研究提示,清晨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肾脏损害、心脑血管事件等密切相关。然而,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控制情况并不乐观,一项覆盖2000余名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显示,清晨血压不达标率高达54.6%。

  霍勇教授指出,《建议》提出的清晨血压的概念,即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6时~10时的血压。与血压晨峰相比,其定义更明确,且能够通过家庭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诊室血压测量等手段获取,更易操作。

  孙宁玲教授表示,如果家庭血压测量清晨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大于135/85毫米汞柱,诊室测量清晨血压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即为清晨高血压,需要对现有高血压治疗方案进行重新评估。根据《建议》,清晨高血压治疗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使用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的长效药物,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的药物,使用能够真正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等。

  据介绍,该《建议》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发起,联合全国29位高血压专家制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友最佳血压为120~124
- 怎样正确量血压
您知晓自己的血压吗 (第二步)
清晨高血压危害大 专家提醒把握好三大要点
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测血压时,测左臂还是右臂?提醒:不懂这5点知识,或等于白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