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推车
userphoto

2023.09.03 山西

关注

小推车

你到豫北农家小院儿看看,谁家没有一两个小推车。小推车是主要农具,不管五月收麦还是收秋,都得用上小推车,就是平时也离不开小推车,总之一年四季,小推车不离手。

小推车的结构是由一个车胎,两个把,一根肩带,组成。小推车两边可放车篓,装农作物。不需要车篓时,车篓搁家,需要车篓时用拉绳捆两边,捆结实。

小推车不需加油,直接打气,有小推车就得有打气管子,使劲儿摁一下车胎,来肯定气有没有打满。小推车为你效劳,你得让小推车吃饱才行。

每个清晨,家家推开吱吱呀呀的门,然后是吱吱呀呀的小推车声,可以说这个开门声和小推车声是农家特写,是清晨特写,是农村的特写,是生长在农村并且刻在骨子里的声音。木门厚重,开门推门都会发出笨拙的带着一种潮湿的、推不动的、用力去推和开,然后猛一下开了的那种声音。想想还真是。过去用木匠做扇门,大门大都选择厚重,因为是大门,如果薄薄的木门好像驾驭不了,厚重,给人一种可靠、踏实感。就像大门过道贴的对联“坐在大门里,保佑全家安”。大门就有保佑全家安的意思。

小推车在家的位置就是大门里的那个我们叫“过道”的地方。竖在那儿,让小推车作短暂的停歇,小推车停歇,也是给人停歇的机会。不过这个时候所谓的停歇是在家里忙活,做饭,拾掇院落,拾掇庄稼等等。

我发现只要用小推车,当两手握住车把开始推时,都会习惯性的抖抖小推车,这个动作是在掌握平衡还是抖落一下小推车上残留的碎屑,两种可能吧!

沿着乡间熟悉的小路,这是每个庄稼人走得最多的路,往返于此,他们从不叫苦,他们心甘情愿。说白了,这就是生活,是日子,是应该做的事情。

有人专门给小推车创作了一首《推车歌》歌曲——推着那小推车呀,从春天推到秋天,推着那小推车,从山下推到山上……

从春天推到秋天,从山下推到山上,的确是这样的,甚至冬天都在推。累是累了点,但老百姓推得是希望,是一车子的满足和幸福。是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丰收。越推越有劲儿。你看!那堆满脸的笑意。你听!嘿哈嘿哈,推得多么有力。推吧!推吧!推的是信念,推的是动力。

坐小推车是小孩子的专利,一说上地呢,小孩子都会被推着,有时坐在车篓里,有时直接坐上去,扶住小推车中间,这个时候大人就会提醒,小心手,因为手扶着的部分下面是车轱辘,是转动的车胎,所以这是隐患,是必须得注意的地方。我们姐弟三个小时候都坐过小推车。走在路上,你会看到好多小孩子都坐在车篓里,被父母推着,一路的风景就不用说了。父母是愿意推的,这是做父母最开心的时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说孩子小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光,叫什么孩子窝儿。意思是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所以别说小推车推着,你就是让父母背着上地,都乐意。去地时空车,回家时庄稼装满,但每次都会腾出地方,或者把农作物压一压,让孩子坐上去。一个小细节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当然稍微长大些,就主动不坐车了,尽管父母还会说,来,坐车上推着。但是小孩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愿再坐车,也不想让父母就这么推着。从此与坐车疏远。

再大些,主动拉起了车,父母推着,小孩子拉车,起不起大作用,至少没闲着。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是这样。区别是谁经常拉车,谁偶尔拉车。

小推车依旧是吱吱呀呀,吱吱呀呀是车子本身发出的声音,再就是重物压着时发出的吱吱呀呀。还有一种可能,小推车用了多年后,衔接部分松动,发出的吱吱呀呀声。小推车能用时,没有人去换掉它,一直用。如果实在不能用了,碰上赶会买一个。会上卖小推车的多,都在试推。小推车看上去一模一样,但是小推车也在挑人。比如车把长,车把短,两个车把之间的距离,这都是考虑的因素。根据你自己的身高去体验一下推的感觉,然后买回,这叫有缘,也叫适合自己。我经常在文字中提到“适合”和“合适”这两个词,不管什么必须合适,再好的东西不适合你,都是白搭。小推车也是如此。

尤其八九十年代,用小推车的时候多,买一辆小推车就像是添了一件重要的东西,院子里多了一个小推车,那个新劲儿,那个对小推车的热爱,可以说是溢于言表。感觉越发有了劲头。过年你知道小推车上贴的对联是什么吗?“日行千里”。红红的小对联,火火的小日子。步数是不能细算的,你去山坡地走个来回,就是好几千步,甚至万步都有。一天往返好几趟,所以日行千里这个对联不是凭空想象的。是根据老百姓的日常得出的结论。是实践出来的差不离的数据。

或者就像对联“米麦满仓”中的“满”,都知道满则溢,为什么还要求满?其实满是一种动力,是带着一种希望和信念,是为之奋斗的目标,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股劲头。在民以食为天中,只有干,才是硬道理。

抖抖小推车,推开吱吱呀呀的门,走出胡同,沿着熟悉的小路,迎着四季风,哪怕雨雪,都在所不惜,去栽种,去收获,去把丰收搬回家,把小麦和秋推回家。

如果没有小推车,那就得挑,挑远比推累多了,除了浪费时间,更浪费精力。本来一车子的事儿,你非要挑好几趟,这就是小推车的好处,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至于是谁发明的小推车,是谁率先用起小推车,这个是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劳动工具,是一代一代,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经典,这种精神在流传,这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一方人的智慧和内涵。

在我脑海中,有一些声音永远不会抹去,比如那“扑踏扑踏”的走路声、自行车的嘀铃嘀铃声、折断柴火添火里的噼里啪啦声,然后看着袅袅炊烟翻腾景、布谷声,知了声,蛙声,鸡鸣声,街坊邻居的说话声,锅碗瓢盆声,谁正好走过时的打招呼声,捣蒜声,一家家的大人小孩声,我们家的忙碌声,说话声,还有就是清晨推开吱吱呀呀的门,推着吱吱呀呀的小推车声……

我家孩子小时候,每次回老家,我都会说,来,推推你们,女儿和儿子坐在小推车上,一边一个,在院子里转圈。我家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弟弟也还不大。他会说起他小时候被父母推着去地时的情景。就这样舅舅和外甥女,外甥,一起在院子里玩耍。这个时候妹妹带着孩子来了,孩子们又都坐在小推车上,玩的不亦乐乎,笑声不断。

多少年前,小推车还曾以婚车的形式出现,男方用小推车推着新娘子,小推车上系一根红布或一朵大红花,小推车这边坐着新娘,那边搁着嫁妆,遇上黑春年,新娘子会拿一手电筒照明,意思是前途一片光明。婚车小推车一定是新的,是专门让那一天用。

后来再没有用小推车推新娘子,而是变成了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除了路近步行,可以说小推车是开了当婚车的头。是抛砖引玉吗?我认为这个“砖”抛得好。这砖本身就有起头的能力,起了个好头。

为什么是小推车,而不叫大推车,我个人觉得加这个“小”加对了,突出了小推车虽小,五脏俱全,小巧方便,作用很大,在丘陵地带,唯小推车可行。路宽路窄,上坡下坡都可。车篓或加或减,小推车都能派上用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种地不管多少,哪怕不种地了,小推车都不会被赶出家门,家里永远有小推车的一席之地。小推车说了“你用或者不用,我都在这里不离不弃”。

你看,小推车立在那里,随时待命,随叫随到,就看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提升小推车
滋味淮安 | 碧霞宫旁罗世英,凉粉卖了50年
我说,新娘子,婚车都在楼下等着了,咱别玩了好不好!!!
外婆的小推车(于晓文)
放学了,你会在街角停一下么
困难重重写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