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太极】太极调息功:站桩、丹摆、吞吐、神抖是大道太极的不传之秘

呼吸有内呼吸和外呼吸之分。外呼吸指人体通过口鼻呼吸与外界进行空气的交换。内呼吸指人体器官组织如脏腑或肌肤毛发等的呼吸。

从修炼的角度,很多的流派都有自己的呼吸调息法,而胎息和涌泉呼吸最为大家认可和推崇。

一、 呼吸调息概论

胎息属于先天呼吸,胎儿在母体时,即通过肚子的收敛鼓荡来进行能量营养的交换。涌泉呼吸通过静修,口鼻呼吸之间,一息静松透涌泉,触动涌泉能量的流转。“息”由“自”“心”构成,一停、一静、一定而回归本心。外缘不染,内境不生,一切放下,无我无他,静极而触动。涌泉气化浊为清,满而为虚,真气鼓荡。调息以恒,使涌泉能量满、虚、流转,就可以和外界交换能量了。

胎息和涌泉呼吸实际上是内外呼吸的结合,都是静极忘身,慢慢淡忘了口鼻的呼吸而已。修炼内外呼吸,入静调息,便如崔希范《入药镜》所言:“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调息是佛道两家修行的重要功法,南怀瑾曾多次提到佛家的说法:意注呼吸即修行修炼,把心意注在这个呼吸上去修炼。道家的调息功比较复杂,对调息功也更为重视,道家讲心息相依,道家称一呼一吸为一息,玄妙即在于一呼一吸之间。

调息目的是心念归一。人们常常说的心猿意马,即指人的心意像猿猴一般上蹿下跳,像马脱缰一般一发不可收。而修行的方法就是“守心猿、拴意马”,就是把心意集中在一个地方,做到心息相依。有很多用“息”修静如定的方法,如“数息法”“听息法”等。道家明确提出胎息和踵息。按道家理论,胎息时,心意不落在口鼻肺呼吸,而在腹丹田;踵息则落在足丹田涌泉上,张三丰称踵息为涌泉呼吸法。

我们的太极拳既要涌泉呼吸,又要踵息,胎息和踵息结合,玄同合一。心息形的修炼,就是从有为到无为,从心想事成,到不思而得,阶及神明。 

大道太极通过呼吸来进行动作的训练,动作为内呼吸和外呼吸的结合:开合,开为呼、合为吸;吞吐,吐为呼、吞为吸;收发,发为呼、收为吸;聚散,散为呼、聚为吸;伸缩,伸为呼、缩为吸;旋转,(丹摆)外旋为呼、内转为吸,等等。

二、 大道太极调息法理

太极拳不是打坐,要动,动时怎么办?此时,心息相依之余还要加上形,即心息形相依。胡孚琛也提出过与道家的形气神类似的方法。大道太极修炼有几种调息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吞吐功。吞吐功不直接关注心息形相依,而是训练涌泉发动,把手“吞”进来,再把手“吐”出去。吞吐之所以重要,在于太极拳之吞吐即开合、即收放、即聚散,将这些都包括了。吞吐功具体表现在两个劳宫口和心口的吞吐。涌泉吸,一吸皆吸;涌泉呼,一呼皆呼,形随呼吸吞吐而动,心注涌泉呼吸落在息上,达到心息形相依。

吞吐功的一吸一吐,都吸吐到什么地方?一吸即吞吸进来,升乾透中黄直通泥丸到顶;一呼即吐满出去,降坤满到涌泉。一吸一呼之间,万般俱息,什么也不做、不想,一定、一归无,与太虚合一,归于无为。

太极是个圆场,吞吐有阴阳,吞为阴,吐为阳,阴阳之间生内息,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一呼一吸飘飘然。形动不是单纯的形动,是内部的能量在流动,周围的场在寂动。一吸如痴如醉直通泥宵宫(泥丸宫),气化神,归零神还虚;一呼心花怒放笑嘻嘻的出去,周围的场能涨满,周围的人都恍兮惚兮地跟着出去。吸回来以后,还要沉肩坠肘,松沉下去,不能吊在那儿。一动一静,其中有信、有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返太极,太极返无极,成就再生还原之功,是为造化还原之修。造化是生长,生长是自然规律,这些都体现了修炼的层次。

大道太极的修炼是对形气神的修炼,从心息相依入手,是性命双修的修炼。心息相依是精、气、神的化转之道,是修性炼心之法,也是立命之路,形的修炼是在心息相依基础之上的太极之用。大道太极性命之修,就是对精气神的修炼。一般而言,练习太极首先练形,练折叠、屈伸、开合、收缩等,只单纯修炼形体层面,其结果就会落在体上、力上、劲上;想要落在气意上,就要关注怎么产生气,怎么用气,要意导到哪儿,气就跟到哪儿,落在后天意气上,这就是“意气用事”的本意。大道太极强调修静后的真气流布,真气要通透灵动,汇经注脉,逐渐真气满满,有能量密度,并可化气为神。

意气用事是不可能跨越到练气化神的。

化神的秘密在涌泉,脚底要虚化,脚底不虚化则气不入清,就到不了神。呼气长、吸气长,调气深、长、细、慢、匀,到最后气有多长就不知道了,好像不用呼吸了。调气要跟形相合相依,其间最玄妙的地方,是一呼一吸之间,一呼一吸为一息,这个息就是信息能量,能量交往、交流、交通。息就是停息,就是呼吸停下来。吸……息,抓闭握固,宝瓶气,呼……放松。气息越长身体越静,气息越松越好,停息闭气越长越好,如此练习,最后可得到并增强涌泉丹能,涌泉丹能是从腹丹能量而来的。年轻人可多练宝瓶气。

老子讲“握固”,什么是握固?婴儿小的时候,手是一直团着的,手四指团握着大拇指,这就是握固。婴儿握固的时候,是很难扒拉开的,即使强行让其松开,一会儿就又握固了。握固就是闭息、密气,是养息而不是憋气,因憋气而导致青筋暴起就不叫修炼了。我们的吞吐功也是一样,修炼时要做到养息,吞……握固,吐……放松。

三、 呼吸吞吐功的太极实践

心想事成,这是有为的无为,无为的有为。如是渐增。吞吐是在“漂飘缥”态下吞吐,漂忽忽的出去,动漂、静漂,飘忽忽的还虚。吞吐功熟练以后,吞吐功就可以用在太极拳上、用在推手上,飘手打拳、推手。

首先讲一下呼吸吞吐在太极拳架中起势(两手起掤)的应用。

两脚涌泉与肩井同宽,归到无极状态下,脚底下虚掉,涌泉呼,一呼不够可再呼,两手慢慢飘起,与肩等高,归零,自由落体掉下来。抬起、掉下来……这个太极起式可以多次练。

涌泉呼,两手慢慢飘起,与肩等高,归零,一吸到脚后跟,归无,开背,归零,脚后跟漂起。一吸,把手往鼻子那儿吸,归零,恍兮惚兮。一呼,沉肩坠肘,肘落到两肋,两手掌向前,归零,恍兮惚兮。一呼,劳宫朝外,不是手动,是内部能量在动,两手慢慢推出,与肩平,归零,恍兮惚兮,此时不想呼,也不想吸,万般俱息。一吸升乾,透中黄气到泥丸,沉肩坠肘,两手立于胸前,放松归零,劳宫一吸到夹脊,夹脊珠子往外一开,一呼,亮肘,两臂成平按式。

前面讲的抽丝功,是通过有为法内练“体内松空通”,像蚕宝宝吐丝,建立身体中空如丝的能量的路线。但丹田抽丝到手,涌泉抽丝到手,还属有形,落在“心息形”相依就无形了。能量有了,能量的路线也通透了,推手搭手只要合一,沾粘连随即皆在其中。一吸,不是手将对方带回来,而是能量吞带对方回来;一呼,不是手将对方推出去,是能量吐放对方出去。回来出去都是玄同的,无形无象,无架无式,也无纷扰,人只是在修炼,修炼自己。能量越来越通透,越来越大,两个人一搭手就粘连耦合,有能量且通透,双方就能耦合,完全合一。

大道太极最重要的要求有两个,一是静中漂,无极静桩静中漂;二是动中漂、神抖法,什么动作都是漂态,举手走式是漂态,拳架是漂架,接手是漂空的,归无还虚,出手无手。这些都是基础。所以除了吞吐功中,除了定式吞吐功,还有活步吞吐功。

站桩、丹摆、吞吐、神抖是大道太极不外传之秘。

修炼还虚,还虚就可以漂了。先随意推挽,掤捋挤按,翻来覆去,正着练反着练。熟练以后,接手心念一沾,沾着就不丢、不脱,粘着随便掤捋挤按,对方就飞出去了。一搭手就掤浮你起来,一搭手就捋你虚起,一碰我手,你就被挤弹出去,我一按,你就飘移出去。这就是一层层提高的掤捋挤按、沾粘连随的调息功。

 作者简介 

黄震寰,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十四岁起先后师从田兆麟、吴图南、石明三位太极拳大师学习太极拳。

退休后致力于道家丹道理论和太极拳研究实践,倡导太极修炼从武修到道修的升华,提出并实践“内修丹道、外示太极” 的道修原则,创立了大道太极修炼理论和功法体系。

先生治学严谨,历年来发表论文约20万字,并于2003 年出版《大道太极:太极拳修炼理论与实践》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悟太极拳《授秘歌》
太极的无形无象——访黄震寰先生
大道太极拳理论和实践问答(完整版)
太极拳-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黄震寰
大道太极无极静桩功修炼
大道太极:传统太极“神打”的基础,涌泉丹能与能量反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