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治通鉴》065:大臣讲的话,往往首先是保护自己的权位和利益

学习内容:卷十八 ,汉纪十 (公元前133年——公元前125年,共9年)

1,汉武帝痴迷李少君“长生之术”

2,马邑之谋,诱歼匈奴失败

3,汉武帝放任黄河泛滥


【学以致用】

01,领导者喜好什么,下面就盛行什么

所以,带领大盘子的领导,大多数都是孤独的,基本上没什么朋友

1,是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用来思考公司的事情

2,你只要爱好哪一方面,下面的人就会动心思了。哪怕你不想,但是你的行为,可能成为身边亲密人的信息筹码,这是能够造成腐败的元素。

汉武帝痴迷长生术, 然后 各种装神弄鬼的骗子就来了

02,大臣讲的话,往往首先是保护他自己的权位和利益

汉武帝为什么会放任黄河泛滥?是因为他的舅舅田蚡说:“江河决堤,是上天的事情,强行堵塞,可能违反天意。” 那些望气用术的巫师也是这样讲的。恰好当时汉武帝崇拜长生术,所以放任黄河泛滥20年不再过问。

田蚡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他的食邑在河北,黄河是向南决堤,对他没什么影响。

观点的背后是立场,立场的背后是利益

人们只会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面来讲话的,毕竟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人,是很少的

在现在的公司管理当中也是如此

一个人发表了意见,并且会捍卫他的意见,不一定是因为他的意见能够解决问题,也不是因为他就真的相信自己的方法能行,而是为了他的利益而存在的

这种利益可能包含很多种,包括存在感,面子,地位,收益,好处等等

这是人性,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是,作为领导,要明白这种人性

明白了这个人性之后,就能够去注意分辨说话人的话

你不要指望员工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思考,这不现实

聪明的人,会以利公司的角度来利己

但是,这里面也有坑

所谓的坑,就是领导能不能看得出来,这个建议是短期有利,而长期不利,还是短期与长期都不利?

领导如果分辨不出来,就会被员工带着走

我曾经经历过这种事情,公司忽视了长期的价值利益,而采用短期的行为,最后就会养成“公司赚不赚钱无所谓,只要不影响我的钱到手”的风气。

这个问题的出现,我认为不在员工身上,趋利避害也是人之天性,主要的原因,在于组织的老大,没有认识到这个层面。

所以,用阶级分析法,先看透说话人背后的立场,再来看说的话对公司是否有利,短期的,长期的,有利的,有不利的,四个维度一起来看,这样就会比较全面

在公司里面,不开会不行,不开会,不总结经验,不统一思想,执行力就不行,公司就没办法前进

但是呢,很多时候都是在走形式,领导还因为大家都在讨论问题,但实际上没几个人会关心。

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把解决问题放在面子和权力之上。快速开会,快速解决问题,解决完了就快速干活。

这个点的关键,在于领导人如何把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巫蛊之祸是如何发生的?汉武帝为何不相信刘据
霍去病逝前的权位超过了卫青,但为什么他的墓葬会安排在卫青之后?
周末阅读︱齐国要打鲁国,鲁人子贡是如何说服齐转攻吴国的
任何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 所以这个世界没有人
不急于阐述,让你的讯息显得意味深长【说话之道455期】
敢于当面顶撞汉武帝而不受处罚的唯一大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