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与络、奇经八脉(针灸58)

“ 概要:络,肾如根、经如干,病的内外因,五脏逼毒汇总,十五络,横膈膜,络之病,十五络穴歌诀,奇经八脉,督脉(后溪),任脉(列缺)、冲脉(公孙),精宫,精的走向,精的产生,任督冲起于胞中,吞津液,公孙内关胃心胸,带脉(足临泣,少腹涨如坐水中),阳跷脉(申脉,外八字)、阴跷脉(照海,内八字),列缺照海主喉病,阳维脉(外关)、阴维脉(内关),阴阳协调,奇经八脉三组穴:足临泣外关(环状胸腰痛)、后溪申脉(项背痛)、列缺照海(喉病)。”

01

经与络、肾如根

络:除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以外,还有经与经之间的络,所以每条经有络穴。

肾主先天,肾如根,十二正经的根来自肾脏,所以十二正经才会枝叶繁茂,如一棵大树。 

病的内外因:人得病,可能是树根的问题(内因),也可能是因为树枝的问题影响到树根,所以固肾(树根)很重要,肾固好就会长寿,同时经常运动可以让四肢、经脉、经络很强,就不会生病。

(1)外因病:包括因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热,节气变化。外邪入侵得病,病先会传到最细的络上,然后再到经,再到腑,最后到脏(如果每天早上五脏逼毒,脏气就会很强,病就只能到腑,到不了脏)。

五脏逼毒汇总:

(2)内因病:内往外走,内因是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或者饮食问题。可打坐心平气和,不吃污染有毒的食物。

十五络:大树有十二个大的枝干为经,再生出15个干枝为络。十二正经各有1个络、任督二脉各1个(鸠尾、长强),再加脾之大络大包,统领诸络,和为15大络。

横隔与心气郁结:横隔身体前络鸠尾、后络第十一椎(即第十椎下,十一椎骨),连线为横膈膜,心脏在横膈膜之上,心气止于此。心气郁结,可以下天突、巨阙、关元(心三针),然后在第十一椎下针,郁气在此散掉。

五脏六腑:横隔属心包(脏)、三焦(腑)油网合为六脏六腑。

络穴治疗:不分虚实,都可以治疗,阴阳经都有络。

(1)手太阴肺经别络列缺,实症手掌过热用泻,虚症打哈欠、尿频用补。

(2)手少阴心经别络通里,络心中,系舌本,舌根。舌下有脉管,属于心系。实则支满,虚则不能言。

(3)手厥阴心包经别络内关,实则胸口痛,虚则头项强痛。

(4)手太阳小肠经络支正,身上生疣,可下支正。

(5)手阳明大肠经络偏历。

(6)手少阳三焦经络外关,搭生死桥处,虚实可下针。

(7)足太阳膀胱经络飞扬。

(8)足少阳胆经络光明。

(9)足阳明胃经络丰隆。

(10)足太阴脾经络公孙。公孙又主冲脉,冲脉直接往上走,任何胃病、肠痈、腹痛、恶心胃病,通通可以用公孙。

(11)足少阴肾经别络大钟。

(12)足厥阴肝经络蠡沟。

(13)任脉别络屏翳即鸠尾。

(14)督脉络长强。

(15)脾之大络大包。

络病:络有病,全身都痛,胸胁都痛,可以下大包。络脉虚,百节尽纵,手无法握拳,全身松软。不管虚实,可络穴下针。

十五络穴歌

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乡;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肾络膀飞扬;脾有大络名大包,任络尾翳督长强。

02

奇经八脉

督脉:督脉行后背脊中,全身阳气汇于此。督脉脉气,源头起于曲骨处(胞中)。

督脉

任脉、冲脉:

(1)任脉分表里:里位于督脉内侧,与督脉相辅相成,膀胱经有五脏俞穴,下针可通到任脉,阴阳互动,经脉由络脉连在一起;外位于前胸腹曲骨中极关元一系列穴道。

(2)任脉为诸阴之海:管所有阴。

(3)任脉、冲脉起于胞中:女子胞即子宫,男子胞精宫(膀胱、小肠中间的带状间隙为精宫所在)。

(4)男女精的走向:

女人的精奶水(白色)往下走,到子宫,月经排出来的是精的残渣。

男人的精在下面精宫,提炼后的残渣顺任脉往上走,口唇旁边残渣变为胡须。

(5)男人精的产生:饮食入胃、小肠吸收,腑为消化系统,消化后的营养通过三焦油网行阳交给脏,脏把精(津液及好的东西)存储起来,脏藏精,后又通过络五脏的三焦输送给精宫(需要行房或A片刺激、亢奋),纯浓度的精血累积在精宫。精宫中的精为黄色(因为有小肠加热精血有红色变为黄色,残渣上行为胡须),精排入睾丸的时候温度冷却变为白色。如果小肠温度不够,射精中会有血。平时精是在脏或三焦里面的。西医认为睾丸生精,是不对的,太监也有精(不多),因为生成精子在精宫。

(6)任脉冲脉走向:任脉和冲脉从胞中上行,任脉走中间上行络喉咙,冲脉沿两侧肾经(穴道相同)上行。女人妇科、子宫问题,任脉可以取穴治疗,冲脉也可以,因为任脉冲脉都源于胞中。

(7)主管穴位:冲脉公孙在管,督脉后溪在管,任脉列缺在管。冲脉经过胃、心、肺,所以公孙内关胃心胸,可以治疗气喘、咳嗽、心痛等。

(8)打坐与津:任督也都起源于胞中处,所以练气打坐,气要沉到小腹处,口中生出的津液(好东西)要吞咽,吞下去会入肾,身体的先天之根更强,长寿。

任脉

冲脉

带脉

(1)足临泣主管带脉。

(2)带脉起于季肋,腋下1尺2寸软肋处,回身一周(十四椎),看似上中下三条,络在腹部。

(3)下针手法:扎足临泣。

(4)带脉病症状:少腹肚子胀满,好像下身坐在水里面,回身一周如带。

(5)带脉共3个穴道:带脉、五枢、维道。

阳跷脉

(1)起于跟中,从外踝裸上行。

(2)申脉主管阳跷脉,跗阳为阳跷脉郄穴。

(3)跷脉:阴缓而阳急,中风,若脚外翻(外八字),说明阳跷脉的问题(绷紧),阴跷脉松弛。脚内翻(内八字),是阴跷脉的问题(绷紧)。

(4)走向:阳跷脉从胆经和膀胱经之间一路上行,到背上,再到头部。病人可能疼痛在胆经、膀胱经中间,就是阳跷脉问题。如果病人说不清楚,就胆经、膀胱经、阳跷脉一起治疗。

(病人连续不断的重复一样的话,为虚症)

阴跷脉

(1)与阳跷脉一里一外,照海在管。

(2)跷,带足旁,阳跷脉、阴跷脉管脚的左右转动。

(3)前行为阳,后退为阴:走三步退两步,亦为阴缓而阳急;走一步退两步,为阳缓而阴急。在急的跷脉上针或灸可治。

(4)走向:内踝上行,到咽喉,中间与冲脉重合。

(5)喉咙病:咽喉有任脉、阴跷脉经过,下列缺、照海,治疗所有咽喉病,包括扁桃体发炎、甲状腺亢进、慢性喉炎,当场去痛轻松。

阳维脉、阴维脉

(1)维脉:控制、维持。正经相当于鸡笼的纵条竹签,维脉相当于横向、环向竹条,固定形状。维在内脏的是阴维脉(肋骨里侧),维在外面腑和经络上的是阳维脉(肋骨外侧)。维脉把所有阳经抱在一起。

(2)外关主阳维,内关主阴维。腑跟阳维互通生息,脏跟阴维互通生息,外关引气后透内关就是搭生死桥,阴阳交合在一起(用于阴阳分离的病)。

(3)走向:阳维,胸腔肋骨外侧一圈,管外侧。阴维,肋骨内侧一圈,控制内脏之间的协调。阴维、阳维协调,则脏腑相互协调。

(4)维脉治症:胸痛,痛在肋骨里面下内关,肋骨外面下外关,内外都痛或讲不清楚,外关透内关。

奇经八脉组穴:

足临泣(带脉)、外关(阳维)一组,治疗上下环腰、环胸痛,环状痛。

列缺(任脉)、照海(阴跷)一组,治疗喉咙病。

申脉(阳跷脉)、后溪(督脉)一组,治疗项强、脖子僵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八、十五络穴 与 奇经八脉
人体的奇经八脉也是药
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病候的重点配穴
五行、五脏、十二地支经络养生
八脉交会穴 临床配穴运用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