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正常胆囊解剖
胆囊为梨形的囊性器官,位于肝右叶脏面的胆囊窝内。胆囊分为底、体和颈三部分,胆囊颈部和胆囊体部连接处膨大,称为哈氏囊,胆囊结石常滞留于此处。
正常胆囊声像图改变
胆囊纵断面呈梨形,横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正常胆囊轮廓清晰,囊壁回声较肝脏略高,囊壁光滑整齐。胆囊腔内呈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侧壁可有边缘折射声影,显示为典型的囊性结构。

正常胆囊超声测值:长径一般为5~8cm,横径一般为3~4cm,正常的胆囊壁的超声测量宜选择胆囊体部前壁进行测量,其厚度不超过3mm,多数小于2mm。
胆囊炎临床概述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或胰液反流等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性病变,大多数由结石嵌顿引起。
根据炎症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单纯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型胆囊炎。
主要的临床特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并阵发性加剧、发热、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严重者可有轻度黄疸和腹膜刺激症状。
慢性胆囊炎常与胆道结石并存,炎症反复发作时胆囊壁增厚、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引起胆囊的收缩功能减退或丧失,最终胆囊萎缩变小。
多数患者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有急性胆绞痛病史,可有非特异性的腹痛症状,以及腹胀、打嗝或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超声检查时偶尔发现,临床表现以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可能不一致。
急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
1.胆囊肿大 胆囊外形饱满,体积增大,长径和横径均增大,横径增大更有诊断意义,急性胆囊炎时横径常超过4cm。
2.胆囊壁增厚  胆囊壁≥3mm即为增厚。增厚呈弥漫性,呈强回声,其间出现间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形成胆囊壁的双边影表现。囊壁内膜面毛糙。
3.胆汁混浊 胆囊内透声差,充满稀疏或密集的细小或粗大光点,呈斑片状或絮状,无声影,有移动性,有时可表现为沉积性回声光带。
4.胆囊周围炎 急性胆囊炎发生穿孔时可显示胆囊壁的局部膨出或缺损,以及胆囊周围的局限性积液。
慢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
1.慢性胆囊炎病程初期,胆囊体积无明显变化或可增大,超声成像难以发现和识别;病程时间较长、反复发作后可见胆囊缩小变形,甚至呈实质性团块状强回声。当胆囊腔内充满结石时表现为“WES”征,即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wall-echo-shadow
2.胆囊壁增厚,毛糙,回声增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
3.胆囊内透声差,囊腔内出现沉积状回声,改变体位时可见其缓慢移动和变形,为陈旧、稠厚胆汁或炎性胆汁团的表现。
胆囊结石临床概述
胆囊结石是常见的胆囊疾病,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种类型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临床上以混合性结石最为多见,一般单个结石较大,多发者,结石常较小。
胆道结石的形成与胆囊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可分为三个阶段:胆汁饱和(或)过饱和,起始核心的形成,逐渐形成结石。

胆囊结石与胆囊炎往往同时存在,并且互为因果。本病任何人群均可发生,但好发于多产、肥胖的中年妇女。发生胆囊结石患者长期无自觉症状,合并慢性胆囊炎时多发现为右上腹不适、隐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大部分患者有饱食、高脂饮食后,促使症状发作或加剧,胆囊结石嵌顿时可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并向右肩部反射,如果继发感染可出现化脓性胆囊炎症状,需要及时诊治。

胆囊结石声像图表现
典型胆囊结石 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团状强回声:一般较大而孤立分布的强回声多呈新月形、半圆形或圆形团状强回声;体积较小的多发结石,堆积于胆囊后壁时形成一片强回声带,不易分辨结石数目。
2.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结石后方出现一条无回声带即为声影,结石的声影边缘锐利,宽度与结石的宽度基本一致。
3.强回声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由于多数结石的比重大于胆汁,仰卧位时结石沉积于胆囊后壁,当患者改变体位时,容易引起结石的移动。
典型胆囊结石声像图
GB:胆囊   ST:结石   Shadow:声影
不典型胆囊结石的声像图表现
1.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内胆汁较少或无胆汁,胆囊腔的无回声区消失,胆囊无正常的轮廓或形态,声像图仅表现为胆囊前壁呈弧形或半月状的强回声带,后方伴较宽声影,致使胆囊后壁不显示。此型胆囊结石还有一种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胆囊结石声像三联征(WES征),前方为增厚胆囊壁的弱回声包绕中间结石的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
2.胆囊颈部结石:结石未嵌顿时,结石周围胆汁的衬托下易于显示,表现为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结石嵌顿时,周围无胆汁衬托,结石的强回声显示不清。
3.泥沙样胆囊结石:表现为沿胆囊后壁分布的厚薄不一的强回声带及后方较宽的声影。
充满型胆囊结石
表现为WES征
1.胆囊壁  2.结石   3.声影
胆囊颈部结石
泥沙样结石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凸起性病变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囊胆固醇沉着症、胆囊腺瘤、胆囊腺肌增生症等。

1.胆囊胆固醇沉着症临床概述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胆囊局部胆固醇代谢的失衡造成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沉积与胆囊壁黏膜上后被巨噬细胞吞噬,逐渐形成了向黏膜表面突出的黄色小颗粒,称之为胆固醇沉着症,由于呈息肉样改变,故又称为胆固醇性息肉。其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相似,不易诊断。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声像图表现
胆固醇性息肉,息肉常多发,多发生于胆囊体部,体积较小,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囊壁上见乳头状或桑葚样结节向胆囊腔内凸起,结节可直接附着于胆囊壁,基底部较窄,或有蒂与囊壁相连,蒂细,息肉一般不超过1cm,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胆囊腺瘤
胆囊腺瘤为肿瘤性息肉,是最多见的胆囊良性肿瘤。肿瘤来自于胆囊黏膜上皮,可发生胆囊的任何部位,腺瘤可分为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后者有恶变倾向。胆囊腺瘤女性较多见,可无任何症状,合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时可表现为相应症状。

胆囊腺瘤声像学表现
胆囊腺瘤声像图上表现为自胆囊壁向囊腔隆起的乳头状或圆形强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基底较宽、偶见有蒂,多发生于颈部和底部,可多发。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性息肉大,但多数不超过15mm,直径大于15mm者应警惕恶性变可能。
3.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概述
胆囊壁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
病理表现为胆囊壁黏膜层增生和肌层的增厚,黏膜上皮多处外突形成罗-阿窦,典型者窦扩大成囊,深入穿透肌层,一般不超过浆膜面。

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其中以局限型多见。
本病好发于成年女性,病因不明,症状不明显。

胆囊腺肌症分型
胆囊腺肌增生症声像图表现
胆囊壁增厚,可呈弥漫性、节段性或局限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有小的圆形无回声囊腔,合并小结石时,显示为囊内的斑状强回声后方伴彗星尾征。
胆囊癌的临床概述
胆囊癌为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多见多数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关系密切。

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早期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患者当临床做出诊断时已有肝脏侵犯或远处转移,预后较差。胆囊癌的晚期表现为右上腹的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

胆囊癌症多发在胆囊底部,其次为体部和颈部,多为腺癌,占80%左右,其余可为透明细胞癌、鳞癌、小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大体形态分为结节型、厚壁型和实块型,亦可为混合型。胆囊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局部浸润和淋巴转移。

胆囊癌声像图表现
1.结节型    囊壁的癌瘤向胆囊腔内突出,形成结节状凸起,>1cm,基底宽,边缘规则,呈分叶状或蕈伞状,病变内部回声不均匀,多为弱回声或中等回声,有声衰减。倘若合并结石,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病变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厚壁型    胆囊壁呈局限性或弥漫型不均匀的增厚,常以颈部或体部为明显,回声多为高回声,整个胆囊僵硬,变形,胆囊外壁不光滑。内壁不均匀性增厚,粗糙或不规则。
3.实块型    胆囊肿大,边缘不规则,胆囊的无回声缩小或消失,表现为胆囊内的实性肿块,肿块多呈弱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当其内部有结石时可表现为肿块内的团状强回声伴后方声影,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则胆囊轮廓显示不清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解不清。
4.混合型    厚壁型和结节型同时存在,具有上述两型声像图表现,胆囊癌发展到晚期可见实质性不均质肿块充满胆囊腔,液体暗区消失。
鉴别诊断:
1.小的结节型胆囊癌需要与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前者病灶基底宽,表面不平整,体积较胆囊息肉大,而胆囊息肉直径多小于1cm,蒂细。
2.厚壁型胆囊癌需与急慢性胆囊炎相鉴别: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多连续,而胆囊癌囊壁多不规则,连续性差。急性胆囊炎特别时化脓性或坏疽型胆囊炎,胆囊壁增厚但厚壁光滑,仔细观察时可见囊内有脓液移动。
3.实块型胆囊癌与肝脏或横结肠肿块相鉴别:实块型胆囊癌由于胆囊丧失了正常的形态,易于反正来源的肿块相混淆。结肠内肿块的特征是肿块含义强回声的黏膜腔和气体。
4.胆囊癌还要与胆囊内无声影或声影不明显的堆积状泥沙样结石、陈旧性的稠厚胆汁团或脓团、凝血块等相鉴别。后者改变体位后病变均可移动,借此可与之鉴别。

版权声明:本文为公益性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广大粉丝投稿,所转载文章均已标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胆囊癌超声诊断学
胆道系统超声
胆汁异常的几种超声表现
胆道系统疾病超声诊断
胆囊被切除后是不是从此以后就真的没胆了呢?原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