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 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程 翔(北京市一〇一中学)
年 级:高 一
课 时: 1课时
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长篇小说《水浒传》的节选,我们要学什么?首先是学习作者如何安排情节,其次是把握林冲的性格特点。(板书:情节、性格)。
小说是有情节的,特别是传统小说,大多以情节取胜。
节选的这部分故事情节,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请同学们梳理出来。
(学生看书,梳理情节)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故事情节由哪几部分组成。
(4分钟后)
师:停下来。梳理情节,会有困难,咱们共同努力。谁先说?
生1:开头是“林教头遇李小二,被请至店中,李小二还昔日旧恩”。
师:字数有点多。“还昔日旧恩”,也不准确。
生2:是“李小二遇到了旧时恩人林冲”。
师:再简练一点。
生3:林冲遇李小二。
师:在哪个地方遇见的?
生4:沧州。
师:好。沧州遇……
生5:“沧州遇故交”。
师:沧州遇故。岂不更好?第一个同学发言,一大串儿。现在只有四个字,精炼多了。这是语文能力— — 概括能力。再往下概括的时候就应该如此。(板书:沧州遇故)那么,沧州遇故,算不算是情节的开端呢?
生 6:不算,感觉和后面的情节没有什么直接关联。文中写道:“且把闲话休提”。这属于“闲话”。
师:有道理。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情节,主要内容是“谋害林冲”,而“沧州遇故”和“谋害林冲”没有太大关系,不能算是开端。“闲话”的作用是什么?
生6:引出下面的情节。
师:叫什么呢?
生6:引子。
师:好!(板书:引子)接下来,情节发展到下一个环节,怎么概括?
生7:发配草料场。
师:远了。怎么一下就跳到那儿去了呢?
生8:我觉得应该是“故人提醒”。
师:“故人提醒”,不错。(师板书:故人提醒)作者在写来的两个人时用词精妙。什么词?
生:尴尬。
师:这里的“尴尬”和“不尴尬”是一个意思,就是不正派,不自然,鬼鬼祟祟的样子。他怎么进来的?
生9:“闪将进来”师:什么叫“闪将进来”?
生9:很快。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很快地走了进来”,而说“闪将进来”?
生9:心怀鬼胎?
师:太棒了!他们东张西望,趁人不注意, “噌”一闪而进。这就叫“闪将进来”,作者用词精妙!这大概是方言,白话小说嘛。接下来,李小二心细,让老婆去听。结果听到了什么?
生10:“讷(nà)出高太尉”。
师:读nè,吞吞吐吐说出来的意思。前面林冲告诉李小二,说自己“恶了高太尉”才刺配沧州。现在听他们讷出“高太尉”,引起了李小二的警觉,觉得这个人和恩人林冲有关,于是就出现了“提醒故人”这个环节。跟第一个环节比,四个字,一步到位,说明同学们有明显进步。好,接着往下来。下边一个环节应该是什么?谁来讲?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呢?你来说。
生11:“发配草料场”。
师:(板书“发配草料场”)
师:讨论一下。“发配”合适吗?他是“发配沧州”,不能说“发配草料场”。换一个动词。
生:调配。
师:调配。这个好。(板书:调配)。我想的是“接管”。行不行?(板书:接管)原来看管天王堂,现在接管草料场。接着往下,下边是什么了?你来说。
生12:应该是“火烧草料场”。
师:又有点儿远啦。蹦得太厉害了,你是不是擅长三级跳远?哈哈,请坐。后面那位同学。
生13:我觉得应该是“草料场交接”。
师:慢了。这位同学你来。
生14:应该是“风雪山神庙”。
师:要讨论一下。接管了草料场之后,林冲在那儿住了吗?没有,因为草料场这个地方怎么样?(生:冷)房子怎么样?(生:破)要崩塌的样子。这就埋了一个伏笔。小说情节一定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找个泥水匠来修理修理,是这样吧?于是林冲就想到老军说的话?什么话?(生:买酒)对!所以,下一个情节应该是什么?(生:市井买酒)这就对喽。(板书:市井买酒)这个情节不能省掉。为什么?你来说。
生 15:去买酒,回来发现雪太大把屋子压塌了。否则,就压死林冲了。房子没法住了,才到山神庙住,才能听到陆谦他们的阴谋。
师:好。这就叫逻辑性。故事情节必然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小说的情节,是讲究技巧的。(板书:技巧)小说的作者是谁?(生:施耐庵)这还有争议呢,是施耐庵呢,还是罗贯中呢?有争议。暂且说是施耐庵吧。林冲市井买酒,这是“明线”,还有一个什么线?(生:暗线)对。 (板书:暗线),这个“暗线”是什么呢?生:谋害林冲)对。明线,读者能看到;暗线,看不到。但是读者能把它概括出来。你来说。
生16:陆谦火烧草料场。
师:谁烧的?(生:陆谦)是陆谦亲自点火烧的吗?(生:管营)哪里有交待?(古庙门外三人对话)对呀。我用红笔写, “暗线”(板书:管营点火)。这条“暗线”和“明线”怎么进行的? (生:同时进行)对,并行的。但是,小说对“明线”写得清晰可循,对“暗线”点到为止,靠读者用想象填补。明线写“那雪下得 — — ”?(生:大)不对。 (生:紧)对喽。 (板书:紧)你们渐入佳境。 “那雪正下得紧”,难道只是说雪下得紧吗? (生:阴谋也进行得紧),棒!所以,课文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两个字,你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刮风下雪,它有比喻义,比喻陆谦等人的阴谋也正在加紧进行当中。明白了吧?好, “市井买酒”之后呢,下一步怎么概括?你来说。
生17:夜宿古庙。
师:很好。真是渐入佳境啊!(板书:夜宿古庙)我问同学们,这个情节的重要性在哪里?
生18:我觉得这个情节的重要性表现在两方面。
师:哪两方面?
生18:第一个方面是因为林冲夜宿山神庙,没有进入草料场,躲过一劫;第二方面,正因为夜宿了山神庙,他才发现了陆谦的阴谋,并杀死了他们。
师:杀死他们,从而使情节进入 — —生18:高潮。
师18:好!那么林冲怎么发现的?
生18:隔门。
师:林冲对于这个阴谋,是不是意外发现?
生18:不能说完全意外。
师:为什么?
生18:他是料到的。
师:是吗?林冲料到了吗?(生:议论)其他同学谁来说一说?请你说。
生19:林冲没有料到。他是“隔门听计”。
师:“隔门听计”,好!(板书:隔门听计)林冲偷听到了这个阴谋。这是一个局。从“故人提醒”到这个情节, “暗线”被完整揭示出来了。但是,一个问题产生了?什么问题?
生20:就是林冲为什么没有料到?
师:很好的一个问题。先放下,一会再说。“隔门听计”,之后如何发展?
生21:“怒杀仇人”。
师:(板书:怒杀仇人)好。这就到了小说的最后一个环节了。同学们对节选的小说情节梳理得很好。
读小说,一定要善于梳理情节。下面,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小说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三部分组成。你们说说,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同学们交流一下。(生: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
生 22:我们交流的结果是:“沧州遇故”是引子;“故人提醒”“接管草料场”“市井买酒”“夜宿古庙”“隔门听计”是发展;“怒杀仇人”是高潮。
师:不错。有不同意见吗?
生23:有一点不同。我们认为“隔门听计”和“怒杀仇人”都属于高潮部分。
师:我同意合在一起。“隔门听计”与“怒杀仇人”联系十分紧密,合在一起好。同学们同意吗?(生:同意)小说情节的“明线”我们梳理出来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这条明显,梳理出小说的“暗线”来。可以交流。
(生:梳理“暗线”)
师:谁来?
生 24:我们是这样梳理的:“酒店约人”是开端,“共商阴谋”“掉包草料场”“点火栽赃”是发展, “得意忘形”“罪有应得”是高潮。(板书)师:很棒!特别是“掉包”一词概括得精彩。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这节课的第二个学习任务:你通过对小说情节的梳理,能不能看出林冲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哪位同学来讲?请你来讲。
生25:我觉得林冲这个人性子比较直。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性子直”。
生25:接管草料场。为什么好端端地从天王堂就换到草料场了呢?林冲心里没有想太多。
师:他有所怀疑,但很快就不当回事了。这是说明他性子直吗?
生25:简单。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生:不善防人)对。他不善防人,缺少防人之心。你还有要说的吗?(板书:不善防人)
生25:再就是,他的警戒心很少。
师:是的,警戒心很淡。文中有一句:“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虽然有点怀疑,但没有深究。大意了。
师:那位同学,有补充?你来讲。
生26:他不拘小节。
师:不拘小节?什么意思?
生26:在那个“夜宿山神庙”情节中,因为草厅破了,他随便找了一个破庙就住下了,所以我觉得他不拘小节。
师:不拘小节,与没有防人之心是什么关系?
生26:都很想问题很简单。刚才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林冲为什么没有预料到这个阴谋,林冲为人简单。
师:说得好。林冲为什么简单?为什么没有防人之心?
生26:就是林冲觉得自己不会遇到危险?
师:别人要谋害他,他却一点感觉没有,这说明了什么?谁再补充?你讲。
生27:说明林冲根本没有认清高俅等人的本性,没有想到高俅会对他下毒手。
师:太棒了!为你鼓掌!(师生鼓掌。师板书:没有认清高俅)同学们,怎么准确地去把握林冲的性格特点?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当时的林冲只仇恨陆谦,不仇恨高衙内,更不仇恨高俅。还有补充,你再说。
生27:我觉得林冲爱憎分明。当林冲知道了一切之后,就毫不犹豫地杀死了他们。
师:爱憎分明。好。
生28:林冲是个性急的人,店小二说他“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他的故人了解他的脾气,认为他是一个性急的人。
师:这有道理。林冲是店小二的恩人,说明什么?
生28:林冲很仗义,帮助过店小二。
师:插叙一下。小说中写道,林冲也救过陆谦。但是陆谦忘恩负义,卖身投靠,陷害林冲。节选的这部分也有相关内容。找一找。 (生: “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交朋友,千万别交这样的人。接着说。
生29:林冲也有点随遇而安。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29:接管草料场之后,当时是冬天,房屋还有点儿漏,他当时想的是等开春找泥水匠修补修补,说明他当时有长住下去的打算。
师:很好。长久下去,将来怎么办?
生29:刑期满了,回家团圆。
师:对。林冲很天真。压根就没想要造反、上梁山。(板书:随遇而安,天真)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你有补充?请讲。
生30:林冲认为自己犯了罪,是个罪犯。他希望经过改造,能回到以前,回到自己家,再做良民。
师:说得好。回到他以前的“家”(板书:家)去干什么呀。(生:团聚)他家里边有老人,还有他的妻子啊。你知道他为什么遇事儿吗?(生:就是他妻子被高衙内看上了……)对,陆谦诱骗林冲妻子与高衙内会面。林冲遇到了人生中非常惨的一种事儿:“夺妻杀夫”(板书)。古今中外历史上, “夺妻杀夫”,对于一个男人来讲,那是要命的事情,但是林冲呢?没有认识到,认为高衙内不会再来纠缠。所以,林冲采取了“忍气吞声”的态度,息事宁人。(板书:忍气吞声)当鲁提辖拔刀相助的时候,他说“算了算了”“别惹高衙内”。
他想忍。但是高衙内能忍吗?(生:摇头)非要把他妻子搞到手,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高衙内的干爹,高俅,帮干儿子一起来干坏事儿。于是,林冲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林冲在沧州,还认为自己是个“罪犯”,得罪了高衙内,要好好改造,刑满释放回家,团圆。这就是林冲。那么,是谁彻底让林冲觉醒了?
生30:是陆谦的一番话。陆谦说:“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
师:抓得准。这话让林冲大梦初醒。林冲一直被蒙在鼓里。
生30:通过这些事情能看出,林冲是胆小怕事儿的人。如果换成鲁智深,肯定要造反了。
师:你能通过对比来分析人物性格,很好。遗憾的是,鲁智深没有妻子。(生笑)生31:我觉得说林冲胆小怕事有点过。小说开头部分,李小二说陆虞候的时候,林冲说:“若是撞到我,我就一定要将他剁成肉泥”。他还是坚持正义的,不只是胆小怕事。当时林冲恨的是陆虞候,并不恨高衙内,更不恨高俅。
师:说得好!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过着小康生活。他没有造反的要求,不像鲁智深,无牵无挂。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非常好。
最后一个问题:当林冲彻底明白了这一切之后呢?
生31:林冲就不抱任何幻想了,他明白了,这不是他与陆虞候之间的关系,而是与更上层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师:这是什么关系?你死 — — ?
生31:你死我活的关系。于是,他抛弃幻想,杀掉仇敌,造反上山。(板书:抛弃幻想,杀掉仇敌,造反上山)
师:好!用一个成语,叫“逼上梁山”!(板书:逼上梁山)林冲的道路就是“官逼民反”的道路。(板书:官逼民反)由此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是有发展变化的。
(板书:发展变化)好,同学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完成了:梳理了小说情节,分析了林冲的性格,这对你们阅读《水浒传》应该有意义。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摘自《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 第13-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实录
高中语文必修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备课资料
师生赏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叶飘然烟雨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转载)
王开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