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 第13-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实录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的明清小说,同样是中华文学宝库中耀眼的明珠,“四大名著”更是妇孺皆知。其中之一的《水浒传》是怎样的一本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长篇章回体小说,写的是108位绿林豪杰起义的故事:井阳岗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管中窥豹,感受小说是如何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的。
林冲何许人也?原先身份,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外貌特征: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绰号豹子头。一说到林冲,我们脑海里会跳出一个成语,逼上梁山,逼上梁山是被逼着上梁山做土匪的意思,比喻被迫进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些事情,典出于此。今天我们这堂课思考的问题是,林冲是如何一步被逼上梁山的?

要知道林冲是如何一步被逼上梁山的,我们先看看他的往事。林冲原先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点地位。但连九品五官也算不上,虽说武艺不俗,但屈居在小人之下。高超的武艺与其教头身份地位不匹配,夫妻俩烧香还愿,高太尉义子高衙内林冲妻子,林冲想打,一看是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反劝路见不平,拔拳相助的鲁智深:“不怕官只怕管”,妻子被调戏。丈夫如此隐忍,想保有安稳生活,与妻子过太平日子是他隐忍的根本原因。后陆谦设计,林妻被骗,遭高衙内凌辱,气愤之下,林冲将陆谦家砸个稀烂,拿着一把尖刀找陆谦,陆谦走到太尉府内三天都不敢回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想过太平日子,高衙内却觊觎林妻,再度设计构陷林冲误入白虎堂,遭刺面之罪,发配沧州,吃了如此的冤枉官司,还是忍。董超、薛霸在途中百般刁难,林冲逆来顺受,险些遇害,多亏鲁智深,暗中护卫周全。林冲拒绝打开枷锁,认为国家法度不可侵犯,拒绝了造反的建议,反劝鲁智深饶了他们性命,此时百般隐忍,是因为安分守己的林冲,期盼苦熬出头,能重新回家与妻子团聚,过小日子。
因此高俅之流步步紧逼,林冲一忍再忍步步退让,因为这些是可以承受的,是有重回家园的终极目标作为支撑的。我们的英雄就这样一路跌撞来到了沧州城。我们不禁问:他的隐忍还能持续多久?高俅父子、陆谦之流,会善罢甘休吗?我们随着林冲的步伐。不妨看看,在这座沧州城,他又遭遇了什么?我们先梳理课本情节。

今天我们集中讨论的就是其中“得知密谋有准备”,和“山神庙。血液。报血仇”这两场。
课文第4段,当从李小二夫妇口中得知,陆谦从东京赶来,好歹要结果自己性命。这一次的逼迫是让林冲忍无可忍了,仇敌要赶尽杀绝。没给他留一点活路。他在梦想过平常日子,真如痴人说梦。当迫害到眼前时,他隐忍的性格发生了逆转,激起了强烈的反抗的意愿。
作者将林冲放在越来越极端的情境中加以煎熬。我们从他的语言、心理、动作,可以看见林冲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心理活动。从“大惊”到“大怒”,行动迅速,买尖刀、前街后巷寻了一日;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又寻了一日,街上寻了三五日,但不见消息。
作者用了动词“寻”字三次。强调了时间。时间是五天,空间是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寻找的行为目的是寻找仇敌,眼看着一场仇杀在眼前。读者和李小二夫妇一样,为林冲捏着一把汗。可作者却故意宕开一笔,将尖锐的、一触即发的矛盾暂时舒缓。敌方不见踪迹,敌暗我明,报酬没有对象,林冲如入无物之阵,“也自心下慢了”。“慢”,“轻忽松懈”。他性急但寻仇未果,又放松下来。反抗之心渐平息了。我们试着用画图的方式将五天来林冲寻底反抗的过程直观的呈现出来吧。

到了第六天注意有新情况,让他去城门外看守大军草料场。林冲觉得,“却不害我,到与我好差事”,虽心生疑窦,但还是在冬天“彤云密布,朔风溅起,却早纷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的天气中,出东城门,往草料场去了,他警惕性不高、麻痹大意。此时仇敌在幕后,林冲却浑然不知。当他看见草屋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复仇的怒火已然熄灭,苟且偷安、心存幻想又占据上风,继续隐忍。林冲的性格就在隐忍和反抗的两极跳跃、摇摆。因风雪严寒,想去市井买酒。草料场在城东15里,一路上无买酒之处,山神庙必定放在草料场和市井中间,偶然路过的林冲才会发现,市井又离草料场三二里。

这些地点如此一路向东安排,才保证买酒来回的林冲不会和前来放火的三个歹人在半路上狭路相逢。漫天风雪中,一方买酒御寒。一方却从城里向东赶来纵火害人。
人是在具体的环境中活动的,漫天风雪,随着林冲出东城到草料场,越来越大。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风雪的?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是这样评价:“《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同学们别忘了刚学过的《祝福》在开始讲述祥林嫂的故事时,鲁迅写道:

漫天风雪中孤苦无依的祥林嫂死去了,增加了小说的厚重感。先生本人就是写风雪的高手。我们学习文学作品时要能前后勾连、瞻前顾后、联想迁移、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温故知新,扩大自己有限的阅读视野。现在看“风雪”有什么作用?林冲去十里草料场时开始下大雪,随之雪越下越大。因风大雪紧,林冲去买酒御寒,在途中才偶见无主之山神庙,这是个伏笔。过一会儿要派大用场的。草料场给大雪压塌,才会当晚寄宿山神庙,躲过草料场大火。又因风大雪紧,林冲才用石头顶住庙门,陆谦三人才纵火后到山神庙看火势,林冲才可能听到毒计,印证了前面李小二而夫妇偷听所言非虚。无风雪就没有后面一连串的情节。对陆谦而言,前五天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在等待时机结果林冲,风雪来了,对他们而言。就可以纵火行凶。
可见风雪不仅是小说的自然环境,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也烘托了人物心情,推动了人物的行为,暗示了林冲危机四伏的处境、外在风险这样的一个情况。人物、命运、情势之危急,构成了强大的张力,暗示将要发生故事的情节趋向,加快了小说的叙事节奏,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情节又牵动人物心境,促成了人物性格,引人走向反抗复仇,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小说人物环境和情节不可分割,三者就这样紧密的勾连在一起。将小说推向了高潮。
雪夜林冲暂借宿山神庙,是促使他性格转变重要的一环,庙门内亲闻阴谋。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次偷听写的这么详细?而李小二夫妇的偷听写的很简略,俗话说得好,隔墙有耳。两处偷听各具特色,金圣叹的点评精到,以敏锐的感受力,寥寥几笔就道出了作品的精妙之处,为我们品鉴小说领路引航:

大家设想,第一次如果听得仔细,后文就缺少悬念,故事就索然寡味。如果什么也没听见,又不能引出林冲,第一次城里城外团寻仇行为。虽说片言只语,可最关键的地方都听到了,高太尉始终是好歹结果他性命,杀人灭口险恶的目的。第二次妙在侧面表现了陆谦三人放火之后,得意忘形。这是逼上梁山前的最后一次逼迫,林冲终于亲闻全部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此时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他真正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了。
这两次偷听情节就是为林冲从苟且偷安、百般隐忍,到被逼奋起反抗而服务的。风雪是危局,火是绝境,二者交融之中点燃了林冲心中的怒火,把情节推向高潮。林冲只听得外面必剥的爆响。课文第12段中。施耐庵。用了一系列30来个动词:

将林冲心中的怒火外化为手中的花腔和尖刀。刺杀仇敌,终于果决反抗。金圣叹评价说:“林冲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熬得住”,就是面对高太尉之流威逼,隐忍再三。“把得牢”就是在屡遭迫害之时,把持自己,压抑反抗的愿望。“做得彻”就是英雄快意恩仇、干净利落。最后被逼无路可走的英雄义无反顾的向东走,走上抗争之路。至此,我们把图画完整,他是决计不能向西走的。回到西边是沧州城,那是自投罗网。小说至此,情节走向了高潮,也意味着故事的尾声的到来。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梳理小说,其实是有两条线索交织而成的,就会发现高俅父子、陆谦之流在暗中动作,其实是构成了一条暗线。这条暗线就是酒店约人、共商阴谋、林冲去草料场、点火草料场、栽赃陷害林冲、山神庙门口,得意忘形,被林冲杀死,罪有应得。这条明线和暗线是怎么组织的?是先分在不同的空间场所并行发生的。但是小说对明线写得清晰可循;对暗线点到为止,是要靠读者用想象去填补的。

但我们要明白,线之中陆谦之流正是暗中狠辣操作,正是一步逼迫林冲、夺妻杀夫,置之于死地的黑暗之中的看不见的一双的手。明线、暗线。双线交织的情节创作,既符合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紧张的故事需要,也丰富了小说情节的维度,增加了复杂性。
想做个安顺守法的顺民,可这普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高太尉、高衙内、陆谦等从东京到沧州,无法无天、残害忠良,编织成一张构建无辜者的大网,越收越紧。在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从软弱、安顺、隐忍到挣扎、反抗,最后怒火冲天,快意恩仇,决绝地走上反抗之路,那是必然的。他的造反具有代表性,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林冲的性格在小说中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转变的,开始是他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听到仇人寻来时大怒、激起反抗意识。他一切隐忍、麻痹大意,但求平稳,知道草料场被烧,真相大白后才忍无可忍,彻底走上反叛之路。林冲的性格中包含两方面,一面是反抗。一面是隐忍。就是压抑、反抗。在林冲故事的大多数情节上,“忍”是占主要位置的,直到最后他的反抗性才彻底的爆发出来。
李小二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在课文的这部分,反抗隐忍是一对立关系,是以故事情节的推进充分展开的:黑暗势力迫害在眼前,林冲就反抗。当迫害暂时隐身,林冲就隐忍、苟且偷安,标示出他性格两面的不断转化。当最后夺命阴谋来临,退无可退,最终就决绝地走上抗争之路。
林冲的故事是一个好汉终于认识到社会现实之下,自己无路可走的命运,从而转入自己真正的反抗性格的故事。今天通过梳理以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尾声,感受明线、暗线巧妙交织的双线结构,重点分析开端和高潮,分析林冲性格如何从隐忍走向反抗的。同时关注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风雪的描写,体会其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等作用。我们还将新知识与已知联系比较,在学习小说中风雪描写时,回忆《祝福》中的风雪,加深了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认识。以后学习时也要时反顾,自己知识宝库里有哪些储备?从而温故知新。
作为观众和读者,我们何其有幸能读到这样丰富复杂的文学作品。同学们,经历了时间长河淘洗的名着,必定不会辜负你。让我们再次向它进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 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必修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备课资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王开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