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景差?地位低?还会被骚扰!揭示养老护理行业真相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57位真人故事
我是李雪艳,今年26岁,做养老护理将近7年了。
高考失利后,我误打误撞学了养老护理专业,实习时差点被屎尿关熏走!
受领导和前辈影响,才爱上这份工作。从实习生到护理员,再到管理者,我的月薪也从800元涨到8000元。
从业近7年,靠着耐心和细心,我收获无数家属感谢,用事业点燃自信,照亮了人生。同时,也见识到这个行业的酸甜苦辣。
(生活中的我)
01
我出生在1996年,家乡是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的四川凉山西昌市。
小时候,家里很穷。爸妈为了生计,一直背井离乡在外面挣钱,对于照顾我们姐弟3人,也是有心无力。
爸妈不在家,姐姐是老大,就是管家的。弟弟一到晚上就哭闹,姐姐要抱着他哄睡,腾不出手做事,就支使我。但我又怕黑,不敢去。
姐姐气得直骂我,有时候急起来,还会拍我几巴掌。有一次,我被姐姐打疼了,就委屈地坐在堂屋的门槛上哭。
我暗暗盼着爸妈能回来安慰我,可是我的眼泪都哭干了,爸妈也没有回来。
从小缺爱的我,从没想过将来有一天,会从事养老护理这份有爱的职业,并把这份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工作中的我)
进入这个行业,纯属偶然。
我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大学。去招生处拿档案的时候,有民办大专院校的老师来招生。
他向我推荐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说将来好就业,在办公室做管理人员。我很心动。
其实,我们是首批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形势谁也说不好。
我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现实跟老师说的不一样。好就业是真的,但不是坐办公室,而是去一线伺候老人,大部分还是失能半失能的高龄老人。
第一次见习的时候,是在一家养老院,伺候的大部分是卧床病人,充当的是护工角色。
做养老护理员,不仅要有爱心,有耐心,对生命有尊重和敬畏之心。同时还要克服三大关生死关、屎尿关、性别关。
虽然我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现场实操并不容易。
(2017年,第一次见习时)
我的工作内容是为他们擦身、清理大小便、翻身扣背、喂饭、洗碗之类的琐事,不仅枯燥,而且又脏又累。
最让人崩溃的是,伺候完病人,我刚端起碗吃了两口饭,有人要大小便,我就要放下碗,去给病人抠屎。
忙完这一切,再坐下来吃饭时,发现自己一身的屎尿味,瞬间没了食欲。
那段时间,我都是数着日子过的。熬过了这次见习,我90几斤的体重一下掉到了80斤,人也变得黄瘦。
见习结束,重回学校学习的时候,我开始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像亲友们说的那样:“年纪轻轻的姑娘家,做点什么工作不好,干嘛要做伺候人的活儿?”
但不久后,正式实习的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养老护理工作的认知,对这份工作有了身份认同。
(工作让我找到自信)
02
那是2018年,我和同学一起去另一家养老院实习。这家养老院是新开的,当时还没有老人入住。
单位领导对我们这批实习生很重视,不仅仅把我们当成员工,还会关心我们工作和生活,对我们像亲人一样。趁养老院没有老人入住,还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
这时,我才觉得做养老护理,绝不仅仅是伺候老人吃喝拉撒这么机械冰冷,而是一份传递爱、有温度的工作。
不久后,养老院接到了第一个老人,那是一位80多岁的婆婆。
她有小脑萎缩,伴随记忆力下降,除了她儿子,谁都不认识了。她是坐着轮椅来的,脚上一点力量都没有,并且不能自主进食,需要喂饭。
根据她的身体情况,我们制定了照护计划和康复计划,针对她现有的问题,用饮食上干预,进行上下肢的被动运动和康复锻炼。
(服务过的老人,把我当成自己孙女一样亲)
经过我们十几个实习生的精心照料,这位婆婆从不能站稳,到可以用助行器慢慢走几步,还可以自己用勺子喝粥。
一段时间后,婆婆的焦虑也改善了,变得开朗。还能叫出我们的名字“小李”、“小王”……看到婆婆一天天好转,我们由衷地替她高兴,特别有成就感。
我第一次发现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我们的专业照顾,不仅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舒适度,还能给他们的家庭减轻一些照顾的压力。
其实只要心中有热爱,不管在哪个行业,总会闪闪发光的。不久后,另一家养老中心的老板,来我们养老院参观,正好是我接待的。
他对我的印象特别好,再三邀请我去他们公司。他当时正在做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就是护理人员上门为高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我的工作日常,为失能老人修面、理发、翻身、大小便护理、测血压)
通过跟他的交谈,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数据表明,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超过4000万,而护理机构床位紧张,入住的老人却不足300万。
按国家9073的目标规划,90%左右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靠社区机构协助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养老。而且按照中国老年人的观念和习惯,更愿意居家养老。
但作为照顾老人的主力军,那些成年子女普遍还背负着照顾孩子,努力工作的重担。如果有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就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照顾压力。
国家还特地颁布了长护险政策。在试点城市,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每年缴纳很少金额的长护险,就可以领到一部分护理补贴。
综合各方面来看,居家养老都是大势所趋,未来大有可为。
(外出学习)
03
我跟这位老板聊过之后,觉得他很务实,是个实干派。
虽然他开的养老中心体量不大,但我相信,去那里更能提升自己。于是,2019年,我辞职去了他经营的养老中心,这一做,就是4年多。
在这里,我做的工作更具体,接触到了养老护理行业的方方面面,锻炼了我的能力,是我进步最大的时候。
我刚过来的时候,管了一个小院子,有30多个床位。院子里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我去处理。
哪位工作人员休假,我就要去顶上,下厨做饭、处理马桶,这些琐事都是手到擒来。
各种突发事件,也锻炼了我的应变能力,比如老人出意外,马上送医急救,家属与工作人员有了纠纷,我要马上去协调……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养老院其实也很弱势。比如,在养老院入住的老人出了意外,家属也会来闹事。
(工作中的我)
记得以前有位半失能半失智的老人,平时是坐轮椅的,晚上睡眠不好,爱闹,跌倒和坠床的风险很高。但家属却不愿送医治疗。
有天晚上,这位老人自己起床活动,跌了一跤,把头磕破了,左侧髋关节骨折。
家属来闹事,说老人送到养老院,养老院就得负责所有的事,这次意外产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养老院承担。
后来经过沟通,报完意外险,剩下的费用,养老院和家属各付一半。
诸如此类的事件有很多,老人在养老院生病、跌倒、感冒之类,有些家属就会来找养老院的麻烦。
有时因为病人的原因,护理员也容易流失。比如,有的男性老人会对女性护理员做出不尊重的行为,故意摸对方,还会提出无礼的要求。
(收获肯定,特别开心)
家属不仅不道歉,还说老人是病人,需要体谅,他也不是故意的。甚至还有家属狡辩,说是护理员的问题,机构就不该用女性护理员……所以女性护理员很容易流失。
男性护理员入行的很少,因为这份工作社会地位低,缺乏社会认可度,薪水也不高,平均月薪4、5000元左右。
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老板对我越来越信任,把我的职位上调,除了院内的日常管理,还让我上门做居家养老。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上门给人做服务,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首先,出行不易,当时公司没有电瓶车,我经常背个大包,顶着大太阳,走路去客户家里做服务,风雨无阻。一夏天晒得黢黑。
其实人和人的相处,就是真心换真心。上门服务的时候,大部分家属对我们都很友好。但也有少部分人,觉得我们就是个保姆,对我们的态度冷冰冰的。
(上门服务的路上,等公交车)
04
但几次护理下来,他们就改变了看法。虽然他们嘴巴上不会表达感谢,但态度明显软化了。我们再上门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打招呼,走的时候,也会送送我们。
其次,上门服务最难过的是心理关。我穿着工作服走在路上,总觉得别人会瞧不起我。
我大学毕业谈的第一个男朋友,就因为听说我做的是养老护理,立马跟我分了手。从那以后,有亲朋好友问我做什么的,我都不敢直说。
因此,一开始上门做服务时,走在街上,我最怕遇到熟人。但怕什么来什么。
有一次,我在上门服务的路上,遇到一位同学。当时,我一头汗,背着大包,还穿着上门服务的绿色马甲。
见到老同学,谁不想光鲜亮丽的。那一刻,我觉得特别狼狈,羞窘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上门服务的路上,汗流浃背)
他问我去干嘛,我强装镇定说在工作,要去某某路。
分别后,我内心深处潜藏多年的自卑又卷土重来,开始怀疑自己坚持的意义,打起了退堂鼓,想要转行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重拾自信。
那是2020年,我偶然看到一个养老护理技能大赛的活动,正在招人参加。
我很心动,就找院长请假,院长不同意。因为工作人员紧缺,所以请假很难。被院长拒绝后,我几乎要放弃了。但我回去后,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反反复复去看这条消息。
我看到上面说,这次比赛不仅有奖金、奖励,还有名次。看着看着,我就豁出去了,悄悄报了名。比赛前一天晚上9点多,我临时请了3天假。
这次比赛有100个人参加,我拿了第六名。比赛结果出来之后全区通报,还出了新闻稿,在各个平台推送。
(第一次获奖现场)
老板无意中在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发现获奖人员里有我的名字。他很意外,不禁对我刮目相看,主动发朋友圈,还发到养老院的群里恭喜我,同事们也都来祝贺我。
那天我特别开心,这件事让我明白,想做任何事,都要自己主动争取,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做到。后来,每年的养老护理比赛,我都会去参加。
努力坚持的人,命运总会偷偷给他送糖吃。当我第6次参加比赛时,虽然考的第7名,但我的表现引起了裁判老师的注意。
她说我没有经过特别培训,所以有些流程不够精准,但我对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难能可贵。
本来,前4名选手才有机会代表成都市去参加省赛,但因为其中一名选手临时有事去不了,裁判老师一下子想到了我,就推荐我去参加比赛。
(我在几次比赛中获奖)
05
如果去参加比赛,就要全脱产去参加培训学习。但我深知任何一次机会都是宝贵的,立刻决定去参加比赛。
当时,离比赛只剩10天,别人已经把所有的环节都练得滚瓜烂熟了,我才加入。
时间紧迫,我加紧练习。别人练一个小时,我就练2个小时,别人背一遍,我就背两遍。
后来赶上了疫情,比赛推迟,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练习。因为我加入得晚,比赛前一天,指导老师还问我准备得怎么样,担心我会拖后腿。
万万没想到,在这次比赛中,我过五关斩六将,竟然在决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站在领奖台上,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这次比赛后,有很多学校邀请我去给学生做分享。某次分享后,有位校长感慨地说,我的经历其实是一个正常孩子走过的路,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在学校做分享)
高考失利,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刚就业时,也迷茫过,但在工作的过程中,有觉悟,有认知,直到现在,更加坚定这份工作,这份事业。
如今,26岁的我,从事养老护理行业已经6年多了,月薪从最初的800元涨到8000元。今后,我还会在这个行业继续走下去。
今年,我辞职开始创业,专门从事养老护理人员的赋能培训,为后续开展居家养老项目储备人才。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我国的养老护理人才缺口超千万。疫情过后,年轻人入行的也多了起来,大家也在逐渐摒弃对这个行业的偏见。我相信养老护理行业,未来大有可为。
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我想用自己的故事,对高考失利的人说,人生的精彩不取决于一次考试,社会需要各种人才。无论前路如何,勇敢面对,只要心有热爱,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能发出自己的光芒。
有句话说的好,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岁养老院护工过失杀人背后,是中国老人们面临的真实困境
因为爱,青春无悔--养老护理员的一首诗
一位养老院护士的自白——应该给养老机构更多支撑和理解
养老机构各岗位职责 | 参考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养老院院长
养老院里的那些人和事--本市养老机构现状调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