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着汤,四味中药,清理体内的浊水、废水

张仲景的肾着汤:不补肾,但健脾祛湿,治疗腰腿冷痛

药方的命名都有它的规律,比如以君药命名的葛根汤、吴茱萸汤;以药材数量命名的四君子汤、八珍汤;以药效命名的过敏煎、温经汤;以作用部位命名的温胆汤、平胃散;还有用药材命名的苓桂术甘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但是偏偏有个药方不走寻常路,它就是并不补肾的肾着汤。肾着汤又叫甘姜苓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原著为“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主治寒湿伤脾之肾着病,故亦名肾着汤。肾着即寒湿痹于腰部所致,因腰为肾之外府,故名肾着。本病多起于劳动汗出之后,因腰部感受寒湿,阳气痹着不行,故腰部有冷痛、沉重感。因病在躯体下部,虽属下焦但内脏尚无病变,故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常,治法上不必温肾,只需使其在经去除寒湿,则肾着可愈。它配比简单,干姜12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炒白术15克,(剂量仅供参考)。若是湿重,可重用茯苓;寒重,重用干姜;疲劳,重用白术、甘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性温、味苦,能燥而健脾,使脾运化正常;干姜辛温,逐风湿痹,通四肢关节,去风毒冷痹;茯苓暖腰膝,益脾利窍,除湿;脾须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缓中,益其脾气。故本方能燥湿健脾、通利关节,对于脾肾阳虚,寒湿丛生,气滞不运,阻其流行之气机而引起的身体重痛,腰中冷等症有较好的疗效。肾着汤的四味药,分别代表四个治湿法门。当体内湿气过重,难以排出时,首先需要疏通水道,茯苓能同时通利三焦与膀胱,相当于修建排水沟。通利了水道以后,山路难免变得坑洼,这时便需要填平。白术可以健脾生肌肉,来填补这些坑坑洼洼。

甘草当开沟渠与填坑洼的工作都已经到位了,但是路面的水湿依旧不能完全的化干。这时就需要充足的阳光,当阳光一出来,路面的湿气便会被轻松蒸发。干姜通过升阳以化湿,能够制阳光,温阴翳。但是这三种方式若是不能协调,也无法成功化湿,甘草就像军师,使其他三味药同心协力。这个药方主治的就是腰腿凉痛,伴随状况还有舌苔白厚,舌体胖大,腰部松软、冷重,易浮肿便溏等等。以下疾病可以考虑用肾着汤:以腰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以腹冷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盆腔炎等。

根据寒湿为患的不同部位和症状,有一些加减化裁可参考:脾肾阳虚,寒湿停滞之腰痛。证见腰痛而沉重,下肢微浮肿,劳则汗出,脉沉缓苔白腻等症。以本方治之,偏于肾阳虚者加桂附,偏于脾阳不足加砂仁,丁香、白豆蔻、木香。脾肾阳虚兼外感风湿。证见全身酸痛,四肢麻木,腹痛剧烈,行走困难,头身牵引作痛,活动不能自如。本方与九味羌活汤加减治之。肾阳虚衰,脾湿上犯而至水气凌心。证见心悸气短,呕逆,食少眠差,腹痛而沉重,头眩晕,心区有时隐隐作痛,舌质胖嫩、脉浮缓。本方加肉桂、半夏、生姜、陈皮。【注意】孕妇慎用。本方汤液辛辣,如难以承受者,饮用时可放入适量食糖。

//////:///《金匮要略》原文载:“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肾着汤:茯苓12克、白术6克、干姜12克、炙甘草6克,水煎后服用。第一味药,茯苓。茯苓最大的作用就是祛湿。茯苓一看,不好了,肾的房子被水淹了,赶紧挖沟渠,让水湿顺着沟渠往外排。人体也有自己的排水沟,比如膀胱。茯苓味道很淡,用它煮出来的汤药没什么药味,就像喝水一样,但是它喝下去以后可以把身体里的湿浊淡化,然后引导到膀胱,通过小便排出去。这也是茯苓祛湿的道理所在。第二味药,白术。白术填土,用土把水湿吸附住。像以前一下过雨,那乡间小路就变得泥泞不堪,来往的路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上面,那路难走的很,这个时候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扔几铲干燥的泥土上去,深深浅浅的脚印被填平了,水湿也没有了。人走在上面,相当坚固。第三味药,干姜。白术和茯苓联手还不能把水湿解决掉,又找来了干姜。不同于茯苓的甘淡,干姜是辛热的,等于是把太阳请出来,把水湿蒸发掉。第四味药,甘草。这三位都是能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都不服谁,凑到一块难免会有摩擦,这工作还怎么进行下去?有了甘草就不怕了,甘草号称和事佬,能调和各方的矛盾,让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四味药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归在脾经,茯苓和白术可以健脾,干姜暖脾,甘草补中,中就是中焦脾胃,而且它炙过以后,补益的作用要更好,所以名字虽然叫肾着汤,但用的药材都是治脾的,这也不难理解,脾在中医五行中属土,土本来就是可以治水的,往小了说,它能把泥泞的乡间小路填平,往大了说,还能加固堤坝,让雨水不泛滥,脾主运化的功能一旦恢复了,就能从根上把湿气祛除。肾着汤不光能治腰痛,它的作用大着哩。

1、手上长透明的小水泡,今天挤掉了,明天又长出来。肾着汤加桂枝、桑枝各6克,这两味药走上肢,负责把药性引过去。

2、有朋友说了,我这个腿呀,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走起路来拖泥带水,脚跟都抬不起来,这是寒湿沉到腿脚了,肾着汤用上,把水湿排出去就好了。

3、喝了冷饮,吃了凉果,肚子又冷又胀,也是肾着汤。或者用白术加干姜,就是一半儿的肾着汤,它都管用。

4、下肢浮肿,肿就是有水湿停留在那儿了,肾着汤能让身体变得干燥干爽。

5、耳朵里面流清水,西医辨证为中耳炎的,肾着汤加石菖蒲6克,石菖蒲擅长开窍,可以把耳窍通开,把“治水”的队伍带过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附子为百病之长
去寒湿的方子有哪些
肾着汤医案选
祛湿剂之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实脾散
阳痿无子:道家秘传小方轻松解决
伤寒论苓桂剂: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芩桂术甘汤三方一药之别,而其效差之千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