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章 概述——哈佛大学幸福课

第一章 概述——哈佛大学幸福课

来源: 离退休干部局  时间: 2012-09-10 15:2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的一种新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和劳拉·金等。他们认为,以前的心理学主要是“消极心理学”的历史。自1879年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后,就一直在理解和解释人类的焦虑、幻觉、狂躁等消极心态、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很少涉及人的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的优良品质和美德,充分挖掘人们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

  第一节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有个小故事:一天,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在屋前的花园里割草,小女儿尼奇在一边又唱又跳,还不时把父亲割下的草抛向天空。父亲对女儿的行为不耐烦,大声训斥她。尼奇一声不响地走开了。可不久她又回到花园,一本正经地说:“爸爸,我想跟你谈谈。”

   “可以呀,尼奇。”爸爸回答。

   “爸爸,你说我从3到5岁是个爱哭的孩子。5岁生日那天,我下决心再也不哭了,当然这很难。不过,如果我再也不哭了,你是否也能不再做一个坏脾气的爸爸?”

   父亲非常吃惊,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会有如此积极的态度和能力。他开始自我反省,反省对生活、对职业的态度,发现自己总是生活在消极的阴影里,抱怨世上的不公,每天很不开心。在工作中,他与大多数的心理学家一样,关注的是人的消极心理,精神疾病及治疗手段,从未想过去挖掘和发现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力量。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创立了积极心理学。

   当然,这只是个小插曲。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其实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抚平人们的精神创伤,欧洲诞生了主流心理学,并取得重大成果。《心理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收录了340多种心理疾病或精神问题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成为世界性的精神和心理疾病诊断标准;与此同时心理学与“类医学”的界限开始模糊,等于给心理学“穿上了白大褂”,使它陷入精神病理学误区,远离了它本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在下降,负面心理不断加重,精神病学的门诊量不降反升。传统心理学难以应对新的社会局面。1996年塞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开始利用他的影响呼吁创建积极心理学。1998年,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心理学应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 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和更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天才。而传统心理学仅仅履行了第一项使命,未来心理学任重道远。2000年,塞里格曼与契克岑特米哈伊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终于,在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下,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一词,看上去和其他心理学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积极”二字异常重要。首先,积极是指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这种心理素质和态度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积极,还是指一个人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积极,也是一个行为过程,包括过程的体验。积极心理学,同样是一门有关生命从开始到结束各个阶段的学科。不同的是,它从消极心理学关注人的“最不幸的事件”转向研究“最幸福的事件”;从关注“精神病人”转向研究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并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幸福。其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包括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研究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及其生理机制和获得途径。比如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怎样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的情绪和行为,教给个体控制环境和行为的技巧,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2.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包括爱的能力、美的感受力、关注未来、交往能力、创造性、勇气、毅力、宽容、灵性、智慧、好奇和乐观等24种积极人格特质。也包括如何发现和培养具有天赋的人,并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3.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包括如何建立健康的家庭、和睦的社区、效率的学校、有责任感的媒体等各种社会组织,以及这些组织如何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利他美德和礼貌宽容,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比如管理心理学家如何培养某一企业成员的愉悦、兴趣、自豪和满足等积极情绪,使这些情绪促进个人改变观念,并影响组织中的他人和顾客,使人际交往更为有效和顺畅,给整个组织带来变化。

   此外,在治疗层面,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预防的理念。指出传统心理治疗存在严重问题,在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和药物的研究中都可以发现明显的“安慰剂”效应。譬如,在有关抑郁的文献中,约有50%的病人对安慰剂性质的药物和疗法有好的回应;抗抑郁药物所产生效果的75%是安慰剂的作用。积极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精神问题可能性不大。但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心理学研究应立足在人类自身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不是事后修正缺陷。预防的任务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心理力量的科学,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例如,对吸毒青少年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矫治”。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应该找出并发展其自身拥有的力量。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青少年是不会滥用药物的。心理学者在这方面所应做的则是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

   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的影响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形成世界性的心理运动,并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广泛关注。世界心理学史家把积极心理学称为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美国100多所高校开设选修课。在哈佛大学甚至成为该校历史上上座率最高的课程。在社会构建领域,受积极心理学理念影响,99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修订“健康老龄化”策略,重新制定并发布了《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倡议世界各国积极发挥老龄人口的作用,以应对社会老龄化。

   历史表明,当社会处于战乱和伤痛的时期,这个社会就特别关注消极情绪;当社会处于稳定和繁荣的时期,这个社会就特别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而对积极品质的关注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的繁荣富强,两者互为因果。而就个人层面而言,如果一个人越是注意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和体验积极情绪,就越是健康有为。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繁荣、健康的人类社会图画,它的前途似也和这幅图画一样的光明。欢迎老同志积极选择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会调动和更多地体验积极情绪,“锁定”健康,“锁定”幸福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佛大学耗时80年,调查800多人后发现:长寿的秘诀并非身体强健
哈佛大学耗时80年,调查800多人后发现:长寿的关键并非身体强健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课程学习 ||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
想自学心理学,该看哪些心理学书籍?
人际交往心理学 幸福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